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拳背
- 拼音:quán bèi
五指卷攏,握緊為拳。手背的一面稱為拳背。部位名稱拳分為拳心、拳背、拳面、拳眼、拳輪。拳心:手心的一面。拳背:手背的一面。拳面:示指、中指、環指和小指根節指骨相併形成的平面。拳眼:拇指根部與示指相疊而成的螺旋形圓窩。拳輪:...
通背拳又稱通臂拳,是歷史悠久的拳術,在傳統武術中源遠流長,流傳十分廣泛。強調以猿背或猿臂取勢,故又稱“通背猿猴”、“白猿通背”。通背拳流傳較廣,流派較多,除“白猿通背”外,還有“五行通背”“北派通背”“六合通背”“劈掛通背”“兩翼通臂等。較早流傳於山西的“洪洞通背”,也屬於通背拳...
中國傳統武術拳種,流派繁多,起源不一,流傳於北京、天津一帶的通背拳,相傳為清末時河北省廊坊市霸州人祁信所創。祁家本以桿法見長,遇河南人馬先生精於拳技,便以桿法換學拳技,後又遇趙先生擅刀法,遂刀桿互換,形成了祁門特有的“十二連桿”法、“八步十三刀”法、“一百零八單操手”法,祁家通背拳...
通背拳在我國傳統武術中源遠流長,流傳十分廣泛。傳說中在戰國時期的“鬼谷先師”傳道雲蒙山中:仿諸猿之棲息、獵食、爭鬥、求生之法取其精華而成。歷史來源 通背拳始稱為通臂,以通臂猿形為主,仿其形而練,旨在加長臂力,擊法單操居多。通背拳的歷史已歷經千載,先人去粗取精,取長補短,至清末浙江人...
白猿通背拳是一種古老的拳術。以猿背或猿臂取勢而得名,俗稱“通背猿猴”。這種拳法只取猿猴之勢而不取猿猴之形,與猴拳還有很大區別。白猿通背拳以其獨特的伸臂和打擊動作而顯名於武林,其伸臂動作要求力由背發,兩背靈通,將上身之力貫注於臂力之間,擊打動作則講究放長擊遠,掄臂成圓,高態快下,閃展穿插...
《中國通背拳術》是2009年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剛。本書主要對通背拳的口傳身授秘而不宣的內容做了論述。內容簡介 通背拳亦稱“通臂拳”。通背拳強調以猿取勢,放長擊遠,所以也稱“長拳”。通背拳勁道講究“縮小綿軟巧,冷彈脆快硬”,對擊法尤為重視。但各種資料、書籍對通背拳的勁道和...
祁、猿通背拳散手,祁是指祁家通背;猿是說白猿通北,兩家拳雖同屬一門,卻風格各異,拳手投足另有獨到之處。通背拳散手的操練,是學練通背拳套路的前提,是掌握通背門各種功夫的基礎,散手的操練會使臂膀靈活、血脈通暢、腰身挺拔、步履堅實;會增加功力,外壯筋骨,內堅五臟;會對“冷、彈、脆、快、硬...
八門通背拳,是我國西北諸省的傳統拳種“八門拳”的一個套路。 拳分八路,勢走八門,勁力通於背,達於兩肩、兩臂、兩拳,故名。此拳與炮拳、撕拳、九環拳同稱八門拳系的四大拳柱子。主要特點 據史料記載,八門拳術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在清朝嘉慶年間,有燕山常氏人稱巴巴者,將八門拳藝中的基礎拳術套路...
《洪洞通背拳教程》是2015年6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侯介華、劉劍、樊漢武。內容簡介 《洪洞通背拳教程》採用循序漸進的編排原則,在簡要介紹洪洞通背拳基本技法的前提下,以層次遞進的方式用基本動作構建了洪洞通背拳完整的技術體系,同時提供規定套路供大家進一步研習,以期能幫助傳統武術研習者和廣大武術...
通背拳,天蠶土豆所著玄幻小說《武動乾坤》中武學。下乘一品武學,修煉通背拳,需要以衣練功,此拳法講究手掌黏衣發勁,修煉時黏自己的衣服發出聲響,通背拳有九式,也稱九響勁。因為每一式施展而開都會有脆聲響起,一重勝一重,九響完畢,威力堪比二品武技。九響為外,第十響卻是由內而出,通過這種方式,...
(1)沖拳:拳從腰間旋臂向前快速擊出,力達拳面;側沖、上衝要求同此,唯方向不同。(2)劈拳:拳自上向下快速劈擊,臂伸直,力達拳輪;掄劈時臂要掄成立圓劈擊。(3)撩拳:拳自下向前上方弧形直臂撩擊,力達拳眼或拳心;反撩力達拳輪或拳背、拳心。(4)貫拳:拳從側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橫擊,臂微屈...
平鞭拳(左式為例):兩腳開立約比肩寬,雙手握拳緊抱於腰側;上身略向右轉動,左拳由下向上屈臂提至右胸前,然後向左擰腰轉身,左臂迅速伸臂向左側橫掃平擊,力達拳背,同時右拳變掌上提至左肩前。斜下鞭拳 斜下鞭拳:預備式同上,右轉身,左臂屈肘上提至面部右側。然後左轉身,左拳向左向下伸臂鞭出。斜上鞭拳...
根據《太極拳體用全書》所述,此式用法有以下內容:(1)對方從身後擊來,我轉身用左手腕接對方的右手腕向右推開,以右手與對方的左手相接,得機得勢時,左手指下垂,沿對方腕間轉一小圈托起對方右腕,右手在左肘下用拳背向對方的中部橫擊。(2)此式為太極五捶之一,所擊的部位是人的危險部位,慎用。(3)...
(13)撩拳:以肩關節為軸,直臂由下向上撩擊,力達拳背。步型 (1)馬步:兩腳左右開立,腳尖微向內扣,雙腳距與肩同寬,屈膝微蹲。(2)弓步:前腿屈弓,膝與腳尖垂直;後腿自然挺膝蹬直,腳尖斜向前方內扣,全腳著地。(3)歇步:兩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腳全腳掌著地,腳尖外展;後腳跟離地,臀部坐於小腿上,...
花拳是傳統拳術之一,相傳是清代雍正年間甘鳳池在江浙一帶傳授的。花拳在起勢前,先以左拳心外向,右掌心貼左拳背,雙背成環形,於胸前自右向左劃半弧,名為“請手”。花拳簡介 概況 花拳相傳為清代雍正年間江南大俠甘鳳池在江浙一帶傳授的拳種,屬於少林派系。釋義 花拳,化也,非花而不實,雖花而不花。譜記...
右腳下落,向右大跨一步,身體隨右腿右移,右腿呈弓步,左腿呈蹬步的同時,右手變鉤手(即拇指插於中指中節,余指向中指合攏)向下再向右前方劃弧前舉,肩肘腕上抬,拳背並手指呈鷹爪式下鉤;左手也變鉤手,由體前中線向體後劃弧,與臀部呈平行線落位,鉤手翻上。前鉤手為獅頭,後鉤手為獅尾;伴隨前後鉤...
2.左拳收回從腰間向前方衝出,拳心朝下,右拳同時抱肘收回,右弓步不變。(見圖9)(九)回頭望月 動作:1.左拳姿勢不變,右拳向左拳靠擊,拳心均朝下,眼睛注視前方。2.左拳從前向右後劈拳,力點在拳背上,高與頭平;右拳從內向外順時針方向劈拳,力點在拳背上,高與胸平,眼睛向左前方平視。(圖10...
8. 左順水推舟:右腳圈撇,右拳上架,左腳向西北方斜上一步腳尖點地呈左虛步,左拳向西北方斜沖,拳心向下。9. 霸王捶:右腳向後偷步向右轉身180度,面向南,眼看西方,左拳上架,右拳向右下方截砸,呈馬步蹲下。10. 一劈三捶:向右轉為面向西的右弓步,左掌以按掌壓至右腋下,右拳拳背向下反崩西方,接...
(四)躺腿後擂拳 依上勢向右騰開一步,不待步口踏實,雙掌下按,身體縱起兩足凌空,然後乘全身下落之勢,趁勢將左拳撩過護胸,右拳向後用拳背擂去。(五)雙劈掌 依上勢將左手向斜上方揚起,隨即收回,乘勢以手按地,右足既移,足尖向右方立直,同時左足亦以後拖出踏與正右方,上身此時亦轉向右方,左...
依循上式,兩手從雙腿側提起至胸側,兩手握拳,拳心向上,拳背向下,雙臂稍微用力向後拉。正身二字拑羊馬 依循上式,兩膝微曲,雙腳掌向左右分開(以45度先分開兩腳尖,後分開兩腳跟,腳掌貼著地面,不可離地),挺胸收腹,收起臀部,臀部不可向後突出。下交叉耕手 依循上式,雙拳變掌向前交叉下插,左手在上...
D、楊氏太極拳的出拳均含意念和勁點。比如立拳一般在拳面,仰拳在拳背等。勾手 楊氏太極拳的勾手做法是五指併攏下垂,勾尖朝下,如單鞭式右直勾手。勾手的勁點在腕根。4.手的動作 楊氏太極拳手的動作非常豐富,無式非手,概括起來大體有:掤、捋、擠、按、采、挒、摟、搬、攔、封、抱、撇、疊、雲、探...
(五)上步劈彈:右腳向前上步或右弓步,左拳變八字掌前伸,右拳後擺。左轉身成馬步的同時,右拳經右上向左下猛劈,拳心向上,左手抓握右手腕,左掌心向上,兩大臂夾緊,小臂略平。右拳向右前上方猛力反彈,力達拳背,拳與頭同高,同時左手變拳自然後擺,成右弓步。 用途:劈臂或頸,反彈臉部。(六)雙勾...
反背捶拳法是一種以拳背為力點,通過伸肘抖腕的力量,反臂向前彈抽、敲砸對方頭部、胸腹、軟肋等要害部位的突發性實戰拳法。這種動作短促、勁意抖炸冷脆、神出鬼沒、酣暢淋漓、眼鏡蛇般的攻擊,往往令對手猝不及防。其迅猛的進攻態勢正如《六韜》所講:“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赴之若驚,用之若狂,當...
要點:此勢鉗擊時要先屈肘把兩拳收於兩乳前,然後以肩膀及腰腿之力抖擊。抖前身稍下蹲,抖出後成弓步,兩拳經兩耳側再向頭上方鉗擊。36、恨腳海底炮(恨腳劈砸緊相連)重心移向左腳,右腳向左腳內側恨腳跺地,兩腿隨恨腳全蹲。同時右拳經面前屈肘向下劈砸,左手心向上接右拳背,兩手停於襠前。此勢下面...
閃通背是陳氏太極拳基本招式之一。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第二十三式。當被人從背後推擊時,通過左右轉體來化解。簡介 譜訣 自從閃通大轉身,一波三折妙如神。禹門流水三級浪,距少漁人來向津。東來東打原無定,只此一擊定乾坤。人說此中多妙術,浩然一氣運天真。動作過程 第二十三式 閃通背 1.接上式,身體微...
另外,蛇嘴拳也善於點打穴道,比單獨手指梢節點穴更具威力,並且不易傷指,故蛇嘴拳又常被叫做點穴拳。(2)蛇頭拳 五指向里半幅蜷曲,手心涵空,指節並緊,末節指骨和拳背成角度。蛇頭拳,力用在手之第二指節骨,其骨棱尖中撞敵身,自然能夠縮小打出力量的作用面積,增強打擊強度和硬度,並且可鑽人縫隙,如...
要領:①右腳向前跨步,左腳跟進成三七步,右拳向前下擊出(與腹同高,拳心向下),左拳變掌貼於右小臂上方;②右腳再進半步,左腳跟滑,步法不變,右拳稍收,向前上以拳背擊出;③左後轉體360度,左腳在右腳後交叉上步成左騎龍步,右臂屈肘於胸前,隨身體轉動擺擊,左掌向左格擋後拍擊右肘,目視右肘。 要求:上步出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