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黃土高原的人最怕天旱,每當春不能下籽,夏田冒煙時,惶惶不安的莊稼人就跪在龍王廟祈雨了。
祈雨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商時,地快著火了,商湯跑到高高山上,盤腿祈禱,三天三夜水米不沾牙,為老百姓求救命雨。甲骨文中記載:天旱了,商湯領大家跳祈雨舞,舞師唱贊禮、打鼓,眾人齊聲和唱,慢慢地黃土地上的莊稼漢,把祈雨舞演義成了民俗大餐抬龍王。
發展歷史
西葫蘆南瓜曬死了,莊稼漢們選出一位德高望眾的會長,組織大家抬龍王祈雨。會長跪在龍王像前打卦祈雨,後面還跪著一群赤腳光頭的莊稼漢。“龍王爺爺:天高了、地火了、井枯了,五穀田苗青炸幹了,凡人請你出山祈雨救萬民!”纏纏磨磨求得“三日雨節”,祈雨的人們在一把椅子或凳子上,固定龍王出山小像或牌位,便成了神樓。神樓插滿了細柳條,撒幾點清水。頭帶柳條圈、黃表條、手舞細柳條、裸背、赤腳的男人們出發祈雨了。祈雨隊伍中有舉旗的、打鼓的、雨師、抱水瓶的、護水瓶的、吼雨的、參雨的啦啦隊,抬龍王的是抽了上上籤的未婚青年。
請起了龍王神樓,祈雨的人們抬龍王到各廟謁神,先拜玉帝、又謁如來佛祖、再參觀音菩薩、關公、土地、山神、籽蛾、虲蚱……一座廟也不能落下。請神的會長隨機應變,天花亂墜:“佛家的雨薄玉皇的令,觀音菩薩的盛水瓶,關公老爺磨大刀,雷公的錘鏨打雷鳴……三日雨節”(眾)“救萬民!”說不完的美言,把眾神捧的暈乎乎的。
拜謁了諸廟眾神,鑼鼓聲中,眾人簇擁著神樓踏上了征程。祈雨的人不能說曬、說渴、說累,葛針變成肉刺不能說疼。龍王樓是一匹天馬,要站,立地生根;行進中,忽而抬神樓的抬著一座泰山,忽而好像飄在空中;旋起“龍捲風”,四個後生轉、地轉、天轉,慌得眾人上香、叩頭、祈禱……高興了,神樓涉河、滾崖、朴圪針林、爬嶺、攻寨、奪山。神樓象陀螺一樣旋轉,四個後生誰也摔不倒;神樓跳幾道崖畔四個後生傷不了腿;神樓朴在圪針林,四個後生的衣服撕不爛,從早晨到中午,從中午到傍晚,神樓走、旋、躍、馳,累垮了一夥又一夥茂騰騰的後生,苦了那些有點年歲的雨師,抱水瓶的……一口氣長,一口氣短地追上來。眾人禱告了半天,龍王神樓剛立住腳,吼雨的人扯開了攔羊嗓子回牛聲:
(領)“一柱香、一禮拜,蓮花弟子把清齋。
南無大王老爺佛,南無大王老爺佛,
早鋪雲,下大雨,早下大雨(眾)救萬民!”
十里鄉俗不一般,有的地方祈雨請祖師下山:
“(領)那摩武當有聖靈(眾)武當有聖靈,
(領)快下山來救萬民,(眾)救萬民!”
黃土高原上,多數祈雨歌是唱給龍王的:
“(領)龍王爺爺旱壞了,西葫蘆南瓜曬死了,
龍王爺爺旱壞了,早下海雨(眾)救萬民!”
請龍王的祈雨歌也是各不相同的:
“(領):你老家顯靈下海雨(眾)救萬民!
(眾):咚咚咚,雨點點,龍王想吃個揪片片,
咚咚咚,雨點點,扁豆撈飯獻卷卷。”
……
神樓和吼雨的隊伍到了那座山,那座山上的莊稼漢跟著呼應,進了那個村,那個村的男子漢和唱。人參了雨,拜了龍王,龍王神樓發起新的一輪攻勢,借龍王的神威,一群男子漢抒發著滿腔的豪情,活似當年李自成的鬥志昂揚的農民起義軍。沉睡的村莊沸騰了,黃土地沸騰了。有的地方神樓不落地,晚上人們高舉燈籠火把,繼續圍壇參雨。祈雨中,起了東南風,天上有了雲彩,幾個吼雨的此起彼落的吼雨,眾人接應參雨。
(甲領):“刮北風,調南風,玉皇佬家把雨送,玉皇佬家(眾)救萬民!”
(乙領):“叫雨師,你是聽,你把那黑龍大王往起請,弟子雨,你是聽,
南邊來了漫漫雲,巳時布雲、午時下雨,(眾)救萬民!”
天空下起了雨,領唱的歌詞內容又有了新的變化:
(丙領)“水神娘娘水門開,二位神靈放雨來,水神娘娘(眾)救萬民!”
鑼聲、鼓聲、歌聲、吼聲、雷聲、風雨聲交織在一起,是一首天、地、人合一的雄渾交響曲:雨逐漸大了,祈雨的隊伍吼雨聲越發激昂壯烈了。
(丁領)“黑龍大王老人家,再下十分海雨救萬民!(眾)救萬民!”
……
祈雨中,不管是清風細雨,還是傾盆大雨,所有的祈雨人,鄰村鄰舍的在場人,誰也不能臨陣逃脫,男子漢們更加起勁地吼雨、參雨、唱呀、舞呀、連吃飯、喝水都在雨地、夜晚也不能休息。祈雨中,就下了及時雨、海雨是稀罕事,自然就留下了一段少有的佳話。
打鑼千聲、捉音一點,熱熱烈烈的祈雨到了第三天,就開始取水了,取神水、下神雨。取水時,龍王樓前邊導引,老成持重、或未婚的得了大吉簽的男子漢懷抱水瓶,左右前後多人擁護。龍王取水各有絕招:有的在山上挖到濕土,倒扣水瓶;有的把田苗、樹葉的露水珠滴進水瓶;有的在冷澗清泉處取水……俱說只要水瓶進了幾滴水,很快會溢滿,這時立即用紅布束緊。水瓶萬萬不能在別村跌落打碎,不能被別人搶去,否則雨就下在瓶破處,無功而返,所以取了神水後,抱瓶的人一步一個小心,兩步一個再意,護水瓶的隊伍也是百倍警惕,神水瓶裝滿了莊稼人無限的希望和企盼,倒是弘揚了浩氣,霸氣的龍王樓反而落在抱水瓶人的後邊,慢悠悠地走著。人們把神水瓶安放在龍王宮殿,神樓安放在龍王宮殿,眼睜睜地等待龍王爺巳時布雲,午時下和風細雨、下海雨。
黃土高原上,到處流傳著金鎖候龍王護水瓶、大鬧米脂城的故事。
綏德有兩座龍王廟久負盛名,一座是趙徽宗敕封的龍灣淵靜候黑龍廟,一座是康熙敕封的黑家窪金鎖候黑龍廟。綏德城東北三十里有前、中、後黑家窪,古時後窪一個攔羊老漢,三伏的午後在溝里攔羊,忽然走來一位白鬍子老人:“老鄉,今天能不能到黑龍潭?”攔羊的對這位神清骨爽的老人說:“太陽退到高畔上了,這裡到黑龍潭百三十里路,不得到!不得到!”說話間老人不見了,攔羊的也沒再意。第二天,攔羊的又到老地方攔羊,他一下子驚呆了:原來昨天白鬍子老人站得地方,有一尊三尺瓷像,眼、鼻、口酷似老人呀!“小人有眼不識黑龍大王!”他爬在地上美美叩了三個響頭,叩的土眉土臉;一口氣跑到溝里,在筷頭粗的水泉里,掬起了一把清水為龍王洗塵;摘了九顆木瓜為龍王接風;柳條從龍王的頭披到腳;還把十八朵山丹丹花編成花環系在龍王像的脖子上;拉來一隻山羯羊為龍王領牲;搬來三塊石板替龍王蓋了世界上最簡陋、也是最虔誠的小廟。趕著羊群,不顧天黑,跑遍了三黑家窪,把黑龍大王顯靈的事,告訴了上至沒牙老漢,下至赤屁股小孩,從此,黑家窪修起了一座黑龍廟。黑龍大王來到人間二千五百年了,據說解放台灣立了大功,清康熙帝封他為金鎖候,宮內也稱靈應候。金鎖候一處宮殿在榆林鎮川黑龍潭,一處在綏德三黑家窪,這是兩座名震方園百十里的廟。究竟那處是正宮,那處是行宮(別墅),誰也說不清。金鎖候十分靈驗,所以得了靈應候的美名。只要抬靈應候祈雨就有求必應,不過他和一般龍王不同,祈雨非要到娘家黑龍潭神泉處取水,因此就演義出搶水瓶的傳奇故事。
古時,三黑家窪的會長領著一群赤腳、祼背、頭帶柳稍的後生們,抬金鎖候龍王到黑龍潭取水,單程百二三十里。抬龍王的人起早睡晚,翻山越嶺,天赤熱炎炎象火燒,祈雨的人誰也不叫苦。憑龍王指點,人們翻山路,走捷徑,那站吃飯、那村的會長接應黑家窪祈雨的人繼續吼雨、參雨,金鎖候指揮的井井有條,多少年來令多少人欽佩得五股投地。祈雨路過米脂城,城裡有財大氣粗的人,有橫氣一世的人,見黑家窪抬龍王的人過來了:“金鎖候靈驗,咱們把水瓶砸爛,教海雨下在米脂地!”靈應候龍王十分惱怒:祈雨的人踏了毛頭小伙賣饃的籃子,踢翻了賣西瓜的筐子,踢飛了的西瓜滿街亂滾,砸爛了賣瓷的水缸,扔了大商號的金字牌……到了黑龍潭,祈雨的人和娘家人好不親熱,娘家人給黑家窪祈雨人吃了扁豆小米撈飯,涼調茄子菜瓜,用神泉水為龍王、為祈雨人洗了塵。取了娘家的神泉水,抱水瓶的和抬龍王神樓的匆匆返程,再經米脂城,祈雨的人心裡毛了,會長跪在地上打卦問金鎖候龍王:“穿城過,繞城過?”“穿城過!”眾人齊刷刷地跪下來:“金鎖候大王,昨天咱造了米脂城的反,萬萬不敢穿城過!”“穿城過!”又一卦還是“穿城過!”惶惶不安的祈雨隊伍硬著頭皮走進西門。剛進了西門,晴天紅日,米脂上空響了一聲炸雷,市民看見龍王神樓盤一條水桶粗的龍,文文亮一爪,遮了一道街,輕輕一口氣,吹涼了一座城……龍王顯靈,一是稍微嚇唬嚇唬口出狂言的人,二是米脂人如果請他出山,他可以到玉帝面前向米脂百姓求雨。再說街道兩旁百十個後生,人人手握野柳棒,準備砸水瓶,報復祈雨的人,結果一聲炸雷一盤龍,亮一爪、吹一口氣,那百十個後生,個個眼呆、口呆、手呆,黑家窪祈雨的隊伍象股旋風,乘機衝出了米脂城……
眼睜睜地看著祈雨的人走遠了,手握野柳棒的後生們一個一個醒過來。常大:“杜二,你怎不搶水瓶?”“你也不是沒動手?”“張三……”“我當時被一聲炸雷嚇得魂都飛了!”李四:“我看見一盤龍,我的手腳就不由我了!”……
黑家窪祈雨的一氣跑了十里路,才放慢了步子,會長:“水瓶?”“在!”吼雨的:“水瓶?”“在!”眾人一齊擁上來:“水瓶?”“在!在!在!”“抱水瓶的平時走路慢吞吞的,怎么今天跑在最前面?十幾個好後生都追不上。”抱水瓶的說:“我好像在後邊”。“哈哈哈!”祈雨人提在半空的心終於放下了。金鎖候龍王大鬧米脂城的故事,從爺爺的爺爺傳到孫子的孫子,直到現在說的人眉飛色舞,聽得人痴了迷了。
下了及時雨也好,下了海雨也罷,人們把玉帝、三清、如來、觀音……統統請在龍王宮裡來,殺豬宰羊,呈上豬心、羊肝;呈上精美的面鳥、面魚、面兔;呈上香甜的小果、西瓜、毛桃、葡萄。清水撒廟,綠柳拂塵,給龍王披上紅袍,佩上金花。還在龍王廟對面搭起戲台,白天唱泥圪瘩(木偶),晚上演牛皮影。莊稼人還了口願,拆了龍王神樓,送神會長又唱了一通詠神贊禮:“天靈靈、地靈靈,玉皇爺爺下金令,如來菩薩起善心,關公的寶刀磨的快,黑龍大王顯神通,雷公、風師、水神都有功……叩三頭,送神靈,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那時祖祖孫孫,再到諸位神靈前獻上三牲……”(眾):“謝神靈,送神靈!”哨吶聲中,送龍王回宮,好好歇歇腿腳。哨吶聲中,莊稼人把玉帝諸神也一一送回自己的金鑾寶殿。
至今,七八十歲的老人,一提起當年抬龍王津津樂道:“抬龍王一會好像騰雲駕霧,一會好像擔著一座泰山”。“黑龍潭那股泉水比筷頭還細,那聲音象仙女彈琴,喝了神水不渴不餓。”“嘿!黑家窪龍王大鬧米脂城後,以後祈雨還沒進米脂城,城裡人清水掃街、跑到城外為龍王神樓插柳稍,上豬心,和祈雨歌,給抬龍王的人吃扁豆撈飯揪片片面,還相送十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