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祭牲抬龍王
- 別名:領牲、獻牲
- 分類:民俗
- 流傳地區:陝北
背景介紹,活動過程,習俗發展,
背景介紹
祭牲,民間也稱“領牲”、“獻牲”,時間一般是在農曆的三至四月中進行,當時正是農作物大面積播種和出苗之時,因陝北這塊土地受各種自然條件的影響,春季氣候乾燥,雨量稀少,有時一直早到六七月份還沒有個飽墒,農作物遲遲不能按時入種,俗話說“春雨貴如油”,農民急地心跳眼瞪沒其辦法;所以人們出於一種唯心主義的想法,給管雨的龍王爺花一點“賄賂”,獻上一頭豬或一隻羊以便龍王爺開恩德、顯靈氣,在關鍵時刻下一場飽墒雨,使農物能得到按時人種。
活動過程
“祭牲”的過程是這樣進行的,首先買上一頭肥豬(不宜母豬),趕到龍王廟前(有時在當院中豎起龍王爺神位也可),由一老者點香、燒裱,說明意圖,在場的人全部跪地叩頭,然後老者將奠酒倒在豬的頭、背、尾、躋、耳朵等部位,因豬耳入水受利,當場搖頭捶耳,人們意謂龍王爺收了牲,即當場把豬殺掉供全村均分之食。俗諺有“分牲分牲,全村分爭”。有時祭了牲,碰巧一兩天內下了雨。人們便說:“龍王爺原來想吃豬了”,笑話!豬究竟誰吃了呢?而大部分時候龍王爺不給你“面子”,照樣一月半載不下一點雨,細問既然龍王爺收了你的牲,又為何不給下雨呢?所以,這下雨不下雨一切都是由氣候的變化所造成的,與龍王爺是無任何關係的。 抬龍王,民間也稱“抬樓子”,首先,人們到龍王廟上將龍王爺的牌位請回置入用木棍、柳絲編制,有時也用小桌、木凳倒置前後左右用紅布蒙住,左右並綁兩根長棍的所謂“神樓”內,然後由四位年輕力壯的後生抬上,後跟光著上身,頭盤柳稍,並呼天吼地的唱著“祈雨歌”(本書已有介紹)的所謂“祈雨人”到本村或鄰村的龍王廟上點香燒裱,占卜問卦去祈雨,在返回的途中若遇泉水“祈雨人”落樓眾跪,雨師(主持人)用柳葉將其水盛入預先準備好的瓶子,俗稱“聖水瓶”內,並用紅布遮口,意及祈到了雨,然後抬上樓子火速離開回家,將龍王的牌位插入廟中。
習俗發展
隨著科學的發達,現一有條件會採取人工降雨,祭牲、抬龍王的習俗均漸漸地被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