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肩鰧

披肩鰧

披肩鰧,學名:Ichthyscopus lebeck (Bloch et Schneider, 1801),鰧科披肩鰧屬的一種魚類。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度與新加坡,北至中國台灣、日本,南至澳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披肩鰧
  • 拉丁學名:Ichthyscopus lebeck (Bloch et Schneider, 1801)
  • 別稱:魚鰧、山鳥魚鰧、大頭丁、披肩瞻星魚、甕魚
  • 二名法:Ichthyscopus lebeck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龍鰧亞目
  • :鰧科(膽星魚科)
  • :披肩鰧屬
  • :披肩鰧
  • 命名者及年代:Bloch & Schneider, 1801
  • 同義學名:Ichthyscopus lebeck lebeck 
  • 同義學名:Uranoscopus inermis 
  • 同義學名:Uranoscopus lebeck
  • 英文名稱:Kai stargazer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保護級別,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披肩鰧最大體長22-40厘米。體延長,頭鈍圓,前端稍平扁。頭寬大,覆骨板;吻寬短。眼小,位於頭背。口中大,近垂直;前鼻孔後緣具一鼻瓣;上下頜、鋤骨與齶骨均具絨毛狀齒;下頜附屬瓣不發達。前鰓蓋下緣一列小突起;後肩部上方具一羽狀瓣;鰓膜與峽部分離;體被斜行小圓鱗,頭、頸背與胸部裸露;側線上側位;背鰭一個,退化之硬棘,軟條數17-18;臀鰭軟條數16-17;胸鰭軟條數16-17;尾鰭截形。體背面褐色,具許多大白斑,腹面淺色;背鰭中央有一列黃白紋;臀鰭與腹鰭白色;胸鰭淡褐色;尾鰭淡黃色。
體長22-40厘米。頭大,覆蓋頭部的皮薄,表面看去似頭骨裸露在外體延長,前端平扁。只有1個背鰭,具呼吸瓣,體呈黃橙色,體側上部具有甚多的白色斑點頭的後部沒有刺。體表散布著很多大塊白色斑塊。胸鰭上方有1塊皮質狀的突起物為特徵。軀體急遽收縮,幾成三角形,口垂直上位,下頷突出,口裂最大。背鰭軟條17至20枚,臀鰭軟條16至17枚。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之大陸棚。 台灣各地砂泥底近海常見。屬於近海底層魚類。其常棲息于海底。

生活習性

深度水深約15至400米。底棲,肉食性,喜棲於沿岸沙泥底或石礫灘。具有潛入沙中的習性,僅露出眼和口且靜止不動,一有獵物接近立即將之吞下。有些種類在下頷內側有可伸出的長舌狀突出構造,稱為“呼吸瓣”,以此誘捕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度尼西亞至日本南部以及中國南海、台灣海峽、東海南部等海域。
披肩鰧分布圖披肩鰧分布圖

保護級別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

主要價值

漁業利用 中型魚,可食用,唯處理不易,故常作下雜魚處理。一般均以底拖網捕獲,一支釣亦可釣獲。數量少。其肉煮時有臭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