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訴期間是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裁定,向上一級法院提起抗訴時必須遵守的法定有效期限。時間為自接到判決或裁定之日起算。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抗訴期間為十五日,不服第一審裁定的抗訴期間為十日(涉外當事人另有規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訴期間
- 所屬學科:法學
- 套用學科:審判學
- 套用領域:審判程式
抗訴期間是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裁定,向上一級法院提起抗訴時必須遵守的法定有效期限。時間為自接到判決或裁定之日起算。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抗訴期間為十五日,不服第一審裁定的抗訴期間為十日(涉外當事人另有規定)。
抗訴期限是當事人提起抗訴的期間限定。刑事訴訟的抗訴期限:不服判決的抗訴期限為10日;不服裁定的抗訴期限為5日;某些犯罪分子(殺人、強姦、搶劫、爆炸和其他嚴重...
抗訴期是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裁定,向上一級法院提起抗訴時必須遵守的法定期限。...
抗訴期間是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裁定,向上一級法院提起抗訴時必須遵守的法定有效期限。時間為自接到判決或裁定之日起算。當事人不服第...
訴訟期間,是指為審判機關、訴訟當事人和參加人進行訴訟活動而規定的期間。如送達期間、審理期間、抗訴期間等均屬之。訴訟期間依其性質和效力可分為法定期間和裁定...
普通訴訟時效是指由民法通則規定的,適用於一般民事法律關係的訴訟時效期間。...... 普通訴訟時效是指由民法通則規定的,適用於一般民事法律關係的訴訟時效期間。...
抗訴,漢語辭彙,漢語拼音為shàng sù,指的是指當事人對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一審判決、裁定或評審決定,在法定期限內,依法聲明不服,提請上一級人民...
指人民法院、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各自完成某一訴訟行為所必須遵守的時間限制。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期間兩種。...
期間,指某個時期裡面。在我國法律上,期間分為法定期間和指定期間。刑訴法上的期間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訴訟參與人進行刑事訴訟活動完成某些訴訟行為...
期間是從某一時間起至某一時間止的時限。在訴訟法上,指訴訟主體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應為訴訟行為的時限。期間原則上由法律規定,有時由法院裁定,目的在於使訴訟程式...
當事人不服民事、行政判決的抗訴期間為15日,裁定為10日;不服刑事判決的抗訴期間為10日,裁定為5日。訴訟再審和申訴 編輯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
法定期間,又稱“不變期間”。是指由法律直接作出規定的訴訟期間。特點:期間的長短在法律條文中都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它既不能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約定,也不能由...
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其起訴可由人民法院立案受理的法定期限。行政訴訟起訴期限...
抗訴人與被抗訴人的訴訟地位是由抗訴行為確定的。各國民事訴訟法均把當事人作為抗訴人,至於其他訴訟主體能否成為抗訴人,不同國家規定有所不同。...
抗訴狀,是民事、行政或刑事案件的當事人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審民事、行政或刑事判決或裁定不服,按照法定的程式和期限,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抗訴時使用的...
換言之,在三大訴訟程式中,民事訴訟程式居於更為基本的地位。以行政訴訟程式為例。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存在很大的相通性,民事訴訟程式中關於迴避、證據、期間、送達、...
二審期限是二審法院受理抗訴或抗訴案件的審結期限。根據中國訴訟法規定,二審法院受理的刑事抗訴或抗訴案件的審結期限從受理抗訴的次曰起計算為30天,至遲不得超過45...
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中,因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歸無效,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後,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
民事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經過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權利,依法律規定其申訴權便歸於消滅的制度。 一般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
涉外民事訴訟期間是指人民法院、涉外民事訴訟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訴訟行為的期限。...
第二審程式又稱抗訴審程式,是指由於刑事訴訟的當事人不服第一審法院未生效的第一審裁判而在法定期間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抗訴而引起的訴訟程式,是第二審級的人民...
抗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審判實行法律監督的重要形式。抗訴分為依抗訴程式和依審判監督程式兩種提出方式。對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同級人民檢察院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