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胃分泌藥

抗胃分泌藥

抗胃分泌藥(gastric antisecretory drugs),抑制和減少胃酸分泌的藥物。可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和胃液的消化活動度。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病,特別是十二指腸潰瘍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胃分泌藥
  • 外文名:gastric antisecretory drugs
  • 用處:抑制和減少胃酸分泌的藥物
  • 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一、定義,二、相關生理機制,三、藥物分類,1.組胺H2受體阻斷藥,2.H+-K+-ATP 酶抑制藥(質子泵抑制劑),3.M膽鹼受體阻斷藥,4.胃泌素受體阻斷藥,5.前列腺素衍生物藥類,

一、定義

抗胃分泌藥,指能抑制和減少胃酸分泌的藥物。可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和胃液的消化活動度。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病,尤其是十二指腸潰瘍病。

二、相關生理機制

胃酸的分泌與調節胃酸由由壁細胞分泌,並受神經分泌(ACh)、內分泌(胃泌素)、旁分泌(組胺、生長抑素和前列腺素)等體內多種內源性因素調節,他們作用於壁細胞的特異性受體,通過兩種細胞機制,增加cAMP及鈣離子濃度,最終影響壁細胞頂端分泌小管膜內的質子泵(H+-K+-ATP 酶)而影響胃酸分泌。

三、藥物分類

目前,國際上臨床常見的抗胃分泌藥大致可分為以下5類:M膽鹼受體阻斷藥、組胺H2受體阻斷藥、胃泌素受體阻斷藥、H+-K+-ATP 酶抑制藥(質子泵抑制劑)和前列腺素衍生物藥類。其中H2受體和H+-K+-ATP 酶是抑制胃酸分泌的主要作用靶點,是臨床最廣泛使用的抗胃分泌藥物。

1.組胺H2受體阻斷藥

代表藥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在組胺的許多效應中,刺激胃酸分泌的效應在胃腸病學上具有重要意義。
【藥理作用及機制】 阻斷胃壁上的H2受體,對基礎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最強。對以基礎胃酸分泌為主的夜間胃酸分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口服吸收較好,經腎代謝(10%-15%由肝臟代謝)。肌酐清除率降低及肝病晚期伴腎功不良者減量。晚餐後、入睡前服用,此為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首選。
【臨床套用】主要用於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亦可用於無併發症的胃食管反流的治療和預防應激性潰瘍的發生。
【不良反應】1.一般表現 輕微腹瀉、眩暈、乏力、便秘、肌肉痛;2. CNS反應、頭痛、意識混亂、幻覺、譫妄、語速加快;3. 血細胞減少。
【代表藥及其特徵】①西咪替丁(cimetidine):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維持3~4h療程4周。對十二指腸潰瘍療效好。不良反應:有抗雄激素作用、促催乳素作用、抑制細胞色素P450,抑制苯二氮卓類、華法林、苯妥英鈉、普萘洛爾、茶鹼、奎尼丁等藥物的代謝。
②雷尼替丁(ranitidine):第二代高效、長效H2受體阻斷藥。含有呋喃環,可對H2受體具有特異性競爭抑制作用。作用時間比西咪替丁長,抑制人體胃酸分泌強度是西咪替丁的5~12倍。
③法莫替丁(Famotidine):第三代具有高度選擇性的H2受體阻斷劑。具有比其他藥物更強大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 抑酸效果為雷尼替丁的6-10倍,西咪替的30倍。一次口服20mg,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可持續12h以上。
④尼扎替丁(nizatidine):第四代具有高度選擇性的H2受體阻斷劑。不抑制肝藥酶,無抗雄性激素和促催乳素分泌的作用。

2.H+-K+-ATP 酶抑制藥(質子泵抑制劑)

H+-K+-ATP 酶抑制藥 (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代表藥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
【藥理作用及機制】 H+-K+-ATP酶是由α和β亞單位組成,負責轉運H+,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與α亞單位結合,使酶活性降低,而抑制H+分泌。其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強而持久。質子泵抑制劑( PPI s) 通過抑制酸分泌的最後一個環節達到抑酸目的,因此是目前最強有力的酸分泌抑制劑。現應餐前空腹口服。
【臨床套用】 胃、十二指腸潰瘍;胃食道反流病;上消化道出血;幽門螺桿菌感染
【不良反應】抑制肝藥酶,延長苯妥英鈉、地西泮、華法林的消除;長期使用,會誘發胃竇反饋機制,導致高胃泌素血症
【代表藥及其特徵】
①奧美拉唑:第一代質子泵抑制藥。用於消化性潰瘍、返流性食管炎、卓-艾綜合症(ZES)的治療。不良反應:1、神經系統症狀:頭痛、頭暈、外周神經炎;2、消化系統:口乾、噁心、嘔吐、腹脹等;3、其他:促男性乳腺發育、皮疹、溶貧等。建議餐前空腹口服。
②蘭索拉唑 (lansoprazole):第二代質子泵抑制劑,抗胃酸分泌和抗幽門螺桿菌作用強於omeprazole。
③泮托拉唑(pantoprazole):第三代質子泵抑制劑。
④雷貝拉唑(rabeprazole):第三代質子泵抑制劑,在抗胃酸分泌能力和緩解症狀、治癒黏膜損害的臨床效果方面遠優於其他抗酸藥物。

3.M膽鹼受體阻斷藥

代表藥如阿托品、哌侖西平、替侖西平等。用於競爭性抑制節後膽鹼能神經釋放的乙醯膽鹼的效應,主要為作用與M3受體的M膽鹼受體阻斷藥。在H2受體阻滯劑和質子泵抑制劑出現之前,廣泛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由於其不主要作用於胃酸分泌的胃壁細胞,且對M3的選擇性相對較低,與M受體阻斷相關的不良反應較多,目前已很少用於潰瘍的治療。
【藥理作用及機制】其機制主要為兩方面:一方面阻斷胃壁細胞上的M1受體,抑制胃酸分泌,另一方面阻斷Ach對胃黏膜中的嗜鉻細胞、G細胞上的M受體的激動作用,減少組胺和胃泌素的釋放,間接減少胃酸分泌。
【臨床套用】抗酸治療的輔助藥物
【代表藥及其特徵】
①阿托品(atropine):阻斷胃壁細胞上的M3受體、抑制胃酸分泌。
治療劑量下抗酸作用弱,不良反應多,臨床已不再用於潰瘍病的治療。
②哌侖西平(pirenzepine):阻斷M1、M2受體,治療劑量僅抑制胃酸分泌。可減少唾液腺、胰腺、支氣管和汗腺分泌,不良反應主要為口乾。潰瘍癒合率為70~78%。
③替侖西平(telenzepine):作用強,持續時間長,不良反應較少而輕。
【注意事項】①絕對不宜單獨套用抗膽鹼能藥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病。應僅用為抗酸治療的輔助藥物。②在套用抗膽鹼能藥治療潰瘍病時,給予的劑量應足以產生明顯的療效,如口乾。由於進餐後胃分泌顯著增加,抗膽鹼能藥通常在每次餐前30分鐘服用。③抗膽鹼能藥降低胃運動性和胃排空速率可導致胃竇部瀦留和胃泌素釋放增加,從而涉及胃潰瘍病的發病機理,因此不宜用於治療胃潰瘍病。④抗膽鹼能治療的禁忌症包括青光眼、胃出口梗阻和反流性食管炎。

4.胃泌素受體阻斷藥

主要代表為丙谷胺(Proglumide)。丙谷胺是異谷氨酸的衍化物,有降低胃酸分泌的作用。
【藥理作用及機制】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有人認為是其結構與胃泌素相似——競爭性阻斷胃泌素受體,抑制胃酸分泌。
【臨床套用】抑制胃酸分泌。但抑酸作用弱,臨床療效價值尚難肯定,現已少用。
【不良反應】有輕度失眠、乏力、口乾、頭暈等。

5.前列腺素衍生物藥類

代表藥為前列腺素E(PGE)、米索前列醇 (Misoprostol)。已經證明幾種前列腺素E2的甲基化類似物可以減少胃酸分泌,可能是通過干擾壁細胞內環磷酸腺苷(cAMP)的生成所致。然而致成胃酸減少的藥物劑量往往導致腹瀉,並且天然PGE代謝快,在體內迅速滅活,口服無效,注射給藥作用短暫,不良反應多。因此,為了降低胃酸分泌這一目的套用前列腺素在潰瘍病治療中不占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