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創辦初期,遷址更名,光榮結束,文化傳統,校徽,校旗,校歌,發展,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機構,分校,一分校,二分校,三分校,四分校,五分校,六分校,七分校,八分校,九分校,十分校,太岳分校,太行分校,特科大隊,傳統傳承,中國科大與抗大,其他學校,
歷史沿革
創辦初期
抗大的前身是1931年創建於江西
瑞金的
中國紅軍學校,1933年擴建為
紅軍大學,1934年隨中央紅軍長征,改稱“
幹部團”。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紅大恢復創建於陝北瓦窯堡,紅軍幹部團和陝北紅軍學校合併,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學校”,不久改稱“
西北抗日紅軍大學”,
周昆任校長,
袁國平任政治委員。
1936年5月,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抗日戰爭,中共中央決定以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為基礎,創辦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1936年6月1日,“西北抗日紅軍大學”(校址為保全縣)舉行開學典禮,毛澤東、
周恩來、
張聞天出席並發表講話。
遷址更名
1937年1月20日,紅大隨中共中央機關遷至延安,改稱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
學校成立後,
林彪任校長,
劉伯承任副校長,毛澤東任教育委員會主席,
羅瑞卿為教育長,劉亞樓為訓練部長,
楊至成為校務部長。副校長
劉伯承不久調任
援西軍司令員,並沒有負責抗大工作。第一期學員稱為紅大一期,後來也直接轉為抗大一期。一期一科學員是紅軍軍級幹部和部分師級幹部,由校長林彪抽調。保全校舍是學員自己動手挖的窯洞。
抗大的學生開始主要是中國工農紅軍中高級幹部,後來也招收從陝甘寧邊區外奔向延安的愛國青年。
1937年,抗日軍政大學遷入延安。學制從4個月到半年、8個月、1年、3年多不等。抗大一期和抗大二期的學制都只有半年左右,第8期為3年多。這些畢業生很快就成為新組建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主要骨幹。
1939年7月,抗大總校、陝北公學等5000人在副校長羅瑞卿帶領下遷往晉東南抗日根據地(太行根據地)。在陝北留下抗大三分校。抗日戰爭時期,各個大的根據地都組建了抗大分校,一般由根據地負責人兼任校長。
延安的抗大總校也曾輾轉於陝北、山西、河北等地堅持辦學,1943年1月返回陝甘寧邊區,3月,徐向前出任校長兼中央處理委員會主任。
光榮結束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抗大也完成了偉大而光榮的歷史使命。
抗大從1936年創立到1945年結束的9年辦學期間,總校共培訓了8期幹部,創辦了12所分校、5所陸軍中學和1所附設中學。在艱苦複雜的戰爭環境中,抗大總校輾轉遷移,校址幾經變更。這種做法隱含了和國民黨的黃埔軍校大搞分校建設進行對壘的意味,國共雙方都在積極擴充軍校,準備軍事幹部。
文化傳統
校徽
其造型輪廓為 中華民國地圖。這張地圖,完整標示當時蒙古為中國的一部分。說明1946年前即1945年“八一五”前 外蒙古還在中國版圖之內。 同時,該校徽造型上還將我國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的東三省即偽滿洲國列為敵占區。 更巧妙的是,徽章上校名用全線框了後,形成一個銳利的箭頭,直指被日本帝國主義占領的 偽滿洲國,加上校名中有“抗日”二字,這就充分指明戰鬥的方向。如此獨具匠心的設計,使得抗大校徽有著不同的凡響。 | |
校旗
抗大校旗,長196厘米,寬130厘米,旗底為紅色,右側是一個白色的旗桿套。旗面右上方有一個圖形標誌:在一個由白色線條組成的五角星上面,疊壓著一個八路軍戰士背槍騎馬賓士的黑色圖案。其上方是呈弧形的抗大校風“團結、緊張、活潑、嚴肅”八個字。旗幟中部向左是用仿宋體寫的“抗大”兩個白色大字。旗幟中下部有三條橫貫旗幟的白色波浪紋。整個旗幟的設計體現了抗大為民族解放而英勇奮戰的精神。抗大校旗隨著抗大的成立而誕生,又伴隨抗大的發展而不斷地指引師生們前進。
| |
校歌
| 創作背景 |
| | 呂驥於1937年為抗大寫的這首校歌具有獨特的音樂風格。全曲既有一般青年歌曲活潑、富有朝氣的特點,又有進行曲鏗鏘有力的節奏和不斷前進的氣勢。它形象地表現了抗大青年蓬勃的青春活力和豪邁的革命氣概。隨著抗大畢業生的足跡,這首歌在抗日根據地廣泛流傳,並成為抗日救亡歌曲的代表作之一為後人傳唱。 |
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 人類解放,救國的責任,全靠我們自己來擔承。 同學們,努力學習!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我們的作風。 同學們,積極工作! 艱苦奮鬥,英勇犧牲,我們的傳統。 像黃河之水,洶湧澎湃,把日寇驅逐於國土之東! 向著新社會前進!前進! 我們是勞動者的先鋒!
|
發展
第一期
抗大的前身——中國抗日紅軍軍政大學
(瓦窯堡——保全,1936年6月至同年12月)
1936年4月,中共中央決定將1933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國紅軍大學”繼續辦下去。同年6月1日,在陝北安定縣(今子長縣)的瓦窯堡鎮米梁山上閭家大院創辦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西北抗日紅軍大學”,隨即改名為“中國抗日紅軍軍政大學”。
1、組織機構和學員
紅大校長林彪,教育長羅瑞卿,政治部主任楊尚昆。學生共一千零六十三人,分為三科:一科三十八人,二科約二百人,三科八百餘人(駐甘肅環縣木缽寺)。一、二科在職幹部只有十四人,專職教員有楊蘭史、羅世文、張如心。曾在三科任教的有杜平齋、柳青、趙守一、馮治國、廖冠賢、張文華、李東朝、韓振紀、劉紹清、王泮清、馮達飛等。這期抗大學員全部來自紅軍,一科的三十八名學員,大多是紅軍的中、高級幹部。其中有羅榮桓(兼一科政委)、彭雪楓、譚政、蘇振華、楊成武、莫文驊、趙爾陸、劉亞樓、楊立三、張愛萍、王平、耿飆、肖文玖、郭樹聲、賀晉年、譚冠三、李濤、張純清、周文龍、符竹庭、劉鵬、馮玉和、周建屏、劉惠農等。
2、開學典禮
抗日紅軍軍政大學成立,
毛澤東、張聞天、
周恩來等出席了開學典禮,並發表講話。
3、移駐保全
同年七月,紅大一、二科跟著黨中央移駐保全(今
志丹縣)。
第二期
隨中共中央進駐延安,紅大改名為抗大
(延安,1937年1月至同年8月)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國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1937年1月,紅大跟隨中共中央進駐延安,並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
在甘肅環縣的三科遷到甘肅慶陽城內,同二、四方面軍的兩個步兵學校(隨營學校)合併組成紅大第二校,後改稱抗大步兵學校。
1、抗大公開招生
從這一期開始,抗大公開招生。
2、學員編隊
1937年1月20日,抗大二期正式開學。這一期共設四個大隊,學員一千三百六十二人,加上甘肅慶陽的抗大步校一千四百餘人,共兩千七百餘人。
其中一、二隊是紅軍的團、師、軍幹部,如陳賡、楊得志、周子昆、何長工、洗恆漢、曾希聖、羅炳輝、賴傳珠、胡耀邦、王維舟、姚繼鳴、邵式平、周純全、王諍、劉希平、劉型、羅華生、張經武、葉紹華、季乾輝、王尚榮、戴玉林、戴季英、黃春圃、謝朝文、陳克寒、姚喆、伍雲甫、謝高、張際春、陳奇涵、倪志亮等。
西安事變後,原東北軍和西北軍的一部分愛國軍人也奔赴延安進入抗大學習,其中有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張學銘,楊虎城將軍的兒子
楊拯民等。
三至八隊是紅軍的連、營幹部隊,共七百五十三人。九至十四隊為青年學生,共六百零九人,編為四大隊。
四大隊的學員大都來自國民黨統治區,主要是北平、天津等地參加“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的愛國青年學生。另外還成立一個女生區隊,共五十九人,其中有賀子珍、康克清等。
3、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了教育委員會和政治部、訓練部、校務部。毛澤東兼任教育委員會主席。校長林彪,劉伯承擔任抗大副校長,傅鐘擔任政治部主任,劉亞樓擔任訓練部部長。工作人員增加到八十七人,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期畢業的學員。抗大步校共編四個營、十三個隊,學員一千四百餘人,都是紅軍的班、排幹部。
第三期
抗大——“偉大事業”
(延安,1937年8月至1938年3月)
1、全國各地的革命青年和海外僑胞奔赴延安
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國內各省市的知識分子和進步青年,以及歸國的愛國華僑,紛紛奔赴延安到抗大學習。
為了適應抗戰形勢的發展,抗大沒等二期同學畢業離校,第三期就於1937年8月1日正式開學了。三期開學以後,仍有不少新同學結隊前來,學校決定隨到隨編隊。
2、學員編隊
第三期共收學員一千三百七十二人,編為三個大隊。一至六隊為紅軍幹部,大多是原四方面軍的幹部,共六百一十六人。其中有李先念、王樹聲、許世友、王建安、王宏坤、曾傳六、曹祥仁、丁國鈺、羅舜初、李壽軒等。七至九隊為青年學生,共三百六十六人。另外還有一個訓練老幹部的軍事隊,一百一十二人,一個訓練新幹部的軍事隊一百一十人,一個游擊訓練隊六十七人。
3、組織機構
羅瑞卿副校長主持工作,教育長劉亞樓,訓練部長許光達,張際春擔任政治部主任,胡耀邦為副主任兼總支書記。
第四期
努力奮鬥,光明就在前面
(延安,1938年4月至同年12月)
第四期於1938年4月16日正式開學,同年8月至12月分批畢業。
1、空前大發展
這一期是抗大空前大發展的一期,僅五至八月份,經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到延安的就有二千二百八十八人,本期共收學員五千五百六十二人,編為八個大隊,四十三個隊。其中訓練八路軍、新四軍幹部的七個隊,九百零七人;訓練知識分子的三十一個隊,四千六百五十五人,占學員總數的百分之八十,其中女生六百五十四人,編為第八大隊,張琴秋任大隊長。由於學員空前增多,延安原來的校舍已容納不下。因此,除在延安駐四個大隊外,還在瓦窯堡、蟠龍、甘肅的慶陽等地分駐了四個大隊。
1938年5月,學校召開了第二次黨代表大會,主要任務是研究確定本期教學任務,總結建校和領導青年知識分子的經驗,選舉成立了新的校務委員會。同時還加強了黨對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的領導。
這一期全校工作人員擴大到一千三百八十六人,其中大部分是學校本身培養的青年知識分子幹部,這就大大加強了教育的力量。
計有軍政教育科長和主任教員二十三人,其中有艾思奇、任白戈、徐懋庸、郭化若、張慶孚、楊釗等;軍事教員和助教九十人;政治教員和助教一百二十八人;文化教員十二人。這一期中,政教科長楊蘭史同志積勞成疾,不幸病逝。本期訓練部增設了編輯科,開始出版自己編寫的教材。
當年7月,世界學聯代表團參觀抗大,並表示願做“名譽學員”。
機構
抗大總校有十四個大隊。大隊長是團級幹部。大隊下面分為中隊、區隊。
分校
一分校
在甘肅慶陽的抗大步校,也於八月畢業,並結束了抗大步校。隨八路軍總部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另一部分於1938年5月調到陝北洛川,編為抗大第四期的第六大隊,又稱抗大洛川分校,校長韋國清,政治部主任黃歐東。後來洛川分校合併於抗大一分校。
二分校
1938年12月,抗大二分校在晉察冀建立,校長是陳伯鈞。後更名為華北軍政大學,即
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
三分校
抗大三分校建立於延安,許光達任校長。1941年12月,改為延安軍事學院,三分校的俄文隊後發展成為
北京外國語大學、哈爾濱外國語學院(今
黑龍江大學前身)。
四分校
1940年3月,抗大四分校在豫皖蘇邊區的永城成立。前身是新四軍游擊支隊隨營學校。後曾改名為雪楓軍政大學、華中雪楓大學、華東軍政大學、第三高級步兵學校。1947年3月18日,其中以華東軍政大學炮兵大隊為基礎,在山東沂水擴建為華東特種兵縱隊特科學校,即後來發展起來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炮兵學院。其餘則由1952年2月,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即
南京陸軍指揮學院。
五分校
1940底,抗大五分校在江蘇鹽城地區成立,又叫抗大華中總分校,後遷淮南,校長先後是陳毅、謝祥軍。
六分校
1940年,抗大六分校在山西武鄉成立。1943年結束。後在六分校基礎上組建抗大太行大隊,後擴建為抗大太行分校,1945年10月,抗大太行分校併入晉冀魯豫軍政大學。
七分校
1941年7月,抗大七分校在山西興縣成立。校長彭紹輝。後於1943年遷往甘肅慶陽東華池。
八分校
1941年5月,以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軍政幹部學校一部為基礎,擴建抗大第8分校,隸屬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張雲逸、羅炳輝、馮文華、高志榮、劉毓標、劉述鮫等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1943年春,抗大華中總分校結束後,一部分幹部和教員加強充實第8分校。同年秋,分校縮編為新四軍第2師教導團。
九分校
1942年5月,以抗大第5分校蘇中大隊為基礎,擴建抗大第9分校,隸屬新四軍第1師。粟裕、劉季平、張崇文、杜屏、曹為情、謝雲暉、劉亞奇等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該校成立後,即渡江南下,到蘇南地區與第2、第16旅教導隊合併。1943年夏,隨著整個蘇中形勢的好轉,第9分校返回江北辦學。1945年春改編為“蘇中公學”,後併入華東軍事政治大學。
十分校
抗大十分校共有2個:
1942年2月,以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隨營軍事學校為基礎,組建抗大第10分校。李先念、任質斌、肖遠久、鄭紹文、余潛、楊煥民、冷新華、鄺林等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由於新四軍第5師兼豫鄂豫湘贛軍區部隊較為分散,該校遂編成4個教導團分散辦學。
在此之前,新四軍第7師在安徽省無為縣也組建抗大第10分校,譚希林、曾希聖、陳仁洪擔任分校領導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後,分校改稱新四軍第7師隨營學校。
太岳分校
1944年10月,以抗大太岳大隊為基礎,組建抗大太岳分校,隸屬八路軍太岳軍區。陳賡、趙征夫、李良漢、李茂之擔任分校領導工作。1945年10月,抗大總校一部從陝西省綏德地區到達山西省長治地區,遂與太岳分校、太行分校合併組建為八路軍晉冀魯豫軍區軍事政治大學。
太行分校
1945年春,以抗大太行大隊為基礎,組建抗大太行分校,隸屬八路軍太行軍區。童國貴、彭宗珠、孟擎宇、李克林擔任分校領導工作。
1945年10月,太行分校與太岳分校和抗大總校一部在山西省長治地區合為 八路軍晉冀魯豫軍區軍事政治大學。1948年改為中原軍政大學,1949年改稱二野軍政大學,1950年隨二野進入西南,和西北軍政大學合併為西南軍政大學,1951年再次更名為解放軍第二高級步兵學校,1952年遷往哈爾濱,參與組建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第二高級步兵學校俄文大隊發展為
四川外語學院。
特科大隊
1939年7月,中共中央決定抗大總校離開延安到華北抗日前線辦學,1940年2月,總校來到武鄉,駐蟠龍鎮。抗大第六期在武鄉開學。抗大總校來到武鄉後,為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決定開辦特種技術訓練,在各地抽調人員組建了特科大隊,大隊長兼政委劉鼎,副大隊長鄧國卿,政治處主任鐵堅,下轄參謀連、機槍連、通訊連、工兵連、兵器研究所等。特科大隊駐紮在溫莊和大陌村,並參加了溫莊戰鬥。由於大隊長劉鼎是八路軍軍工部部長,軍工部機關設在黎城縣上赤峪,為方便工作,1940年8月,特科大隊遷往黎城。1941年,以特科大隊為基礎成立
太行工業學校,解放後發展成為
中北大學。
傳統傳承
中國科大與抗大
1958年9月15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正式開學之前,首任校長
郭沫若題寫了校歌歌詞《永恆的東風》。9月17日,郭沫若校長向周恩來總理匯報的時候,總理僅改動了兩個字,把校歌歌詞中“為共產主義建設作先鋒”中的“建設”改為“事業”,使文字的表達更為準確。
經總理審定後,郭校長又邀請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著名音樂作曲家、抗大校歌作曲者
呂驥先生為之譜曲。郭老說:“我們的校歌得到他的作曲,這就使得我們的學校能夠有聲有色地繼承著抗大的傳統。”
兩天后,郭校長又請
呂驥先生來校,在大禮堂里教授全體師生們學唱這首校歌。由一代文史巨匠、音樂家和政治家共同參與創作的、激盪科大人的旋律,從此傳唱不衰。
其他學校
1945年10月,原抗大總校一部分教職學員奉中央軍委命令,在副校長
何長工帶領下向東北進軍,1946年2月底到達吉林通化,籌辦“東北軍政大學”。新中國建立後遷入北京,發展成國防大學。各個分校則組建了華北、華東、西南等軍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