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第七戰區

抗日戰爭第七戰區

抗日戰爭第七戰區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劃分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第七戰區先後成立過兩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日戰爭第七戰區
  • 設立時間:1937年
  • 首任司令官:劉湘
  • 作戰地區:廣東(1944-1945)
初期部署,戰區沿革,首次設撤,二次設立,三次劃分,受降區,

初期部署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面對日本的侵略威脅,中國國民政府逐步開始準備對日本軍隊作戰。
1935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1934年度國防計畫大綱的基礎上,制定了防衛計畫大綱,將全國劃分為三道防衛區域線:第一線有察晉綏、魯、江浙、閩、粵桂區;第二線有察冀、魯、豫、皖、贛、湘區;第三線有晉綏、寧、甘、陝、鄂、川、滇區。同年春夏,蔣介石在對川、黔、陝等省視察後說:“對日應以長江以南與平漢路以西地區為主要陣線,以洛陽、襄陽、荊州、宜昌、常德為最後陣線;而以川、黔、陝三省為核心,甘肅、雲南為後方。”
1936年初,軍委會具體規定了當年的國防軍事主要任務。首先,確立了“以四川為作戰總根據地,大江以南以南京、南昌、武昌為作戰根據地,大江以北以太原、鄭州、洛陽、西安、漢口為作戰根據地”。其次,確立了對日作戰總方針,即“為保全國土完整,維持民族生存起見,應拒止敵人於沿海岸及平津以東與張家口以北地區,不得已時逐次占領預定陣地,作強韌之抗戰”。再次,在持久戰略思想和對日本作戰總方針的指導下,全國劃分為四個國防區:抗戰區為察、綏、冀、豫、蘇、浙、閩、粵;警備區為皖、贛、湘、桂;綏靖區為甘、陝、川、寧;預備區為陝、川、鄂、湘、桂、贛、滇、新、青、藏、康。軍委會為最高統帥部,在抗戰區內分別設六個國防軍總指揮部;在其它區域內設立一個由八省組成的預備軍總指揮部,並進一步劃出五道自北向南的抵抗線,以淮陰、徐州、歸德、開封、新寧、鄭州、洛陽一線為最後抵抗線。此外,還規定了預定戰場的陣地設定,將全國戰場劃分為五個方面:一是北正面,轄山東、冀察、河南、徐海區;二是晉綏側面,轄山西、綏遠區;三是東正面,轄江浙區;四是南海岸,轄閩粵區;五是警備區,轄陝甘寧青、湘鄂贛皖、桂、滇黔、川康區。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變是時局轉變的關鍵。蔣介石被迫放棄了“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初步接受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並在停止“剿共”的內戰政策後,開始集中精力對付日本的侵略。
1937年1月,國民政府擬訂了《民國廿六年度國防作戰計畫》甲乙兩案,1937年3月修訂完畢。該計畫不但取消了繼續內戰的內容,而且在上年度國防作戰計畫的基礎上,對中日兩國的形勢作了較為確切的分析和預測,明確提出了戰略上的“持久戰”和“消耗戰”的方針,要求於不得已時實行持久戰,逐次消耗敵軍戰鬥力,乘機轉移攻勢。根據預定作戰需要,全國劃為魯、冀察、豫、晉綏、徐州、江浙、閩粵七個國防區及陝甘寧青、湘鄂贛皖、川康、滇黔、桂五個警備區,分別置於第一線和總預備隊的位置上。同時,還部署了第一至第五方面軍分別在魯、冀察、江浙、閩粵各地的戰鬥任務。這次國防區的劃分,不僅體現了國民黨從內戰轉向抗戰的開始,也與七七事變後的戰區劃分大體接近。

戰區沿革

首次設撤

1937年11月11日上海淪陷後,中國華東、華北戰場形勢日趨惡化。11月25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又成立第七戰區,位於三、五戰區之間,作戰區域劃為以武漢為中心的長江中下游一帶,川系首領劉湘為第七戰區司令長官,陳誠、鄧錫侯副之,轄5個軍。該戰區因抗戰的需要而設定,蔣介石也藉此達到要川軍出川,以加速四川“中央化”,建立四川大後方的戰略目的。
劉湘劉湘
1938年1月,劉湘病死,川康實力派群龍無首,乃撤銷了第七戰區。
第七戰區所部包括:
第八集團軍,司令張發奎,轄第七軍團司令廖磊
第十五集團軍,司令陳誠,轄第十六軍團司令羅卓英、第廿三軍團司令劉建緒
第廿三集團軍,司令劉湘,轄第廿四軍團司令唐式遵、第廿五軍團司令潘文華。

二次設立

1940年8月,由於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部遷往廣西柳州,廣東軍事指揮空缺,因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重新恢復第七戰區建制,轄廣東韶關至廣州以北200公里,由余漢謀、蔣光卿任正副司令長官,計17個師。至1944年,減少為6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及其它部隊。

三次劃分

1945年由於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失利,其敗局已定。日軍在中國戰場雖然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戰役上的勝利無法改變其戰略上的失敗。同時,為接受美援,配合盟軍對敵展開攻勢,國民政府決定重新劃分戰區,準備戰略反攻。
余漢謀余漢謀
這次戰區劃分始於1944年冬在昆明成立的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軍委會參謀長何應欽兼任司令,負責統一指揮及整訓西南各戰區諸部隊,並將兵力縮編為四個方面軍及昆明防守司令部。盧漢、張發奎、湯恩伯、王耀武依次任四個方面軍的總司令,雲南、粵桂邊界、黔、湘西分別為其作戰地區。此外,陸軍總司令部還有直屬部隊6個軍。
1945年4月,為了進一步適應對日反攻作戰的需要,最高統帥部調整了戰區的劃分,並公布了三大行轅、十大戰區及六個綏靖區的戰鬥序列:軍委會委員長贛州行轅主任為顧祝同(轄第三、七、九戰區),漢中行轅主任為李宗仁(轄第一、五、十戰區及冀察戰區),昆明行轅主任為龍雲(轄23師等) 。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余漢謀,轄贛南粵北,計1個集團軍及閩粵贛邊區總司令香漢屏部。
司令長官,余漢謀
作戰區域:廣東
第12集團軍:余漢謀
直屬暨特種部隊

受降區

1945年9月受降區
第七戰區:廣東省(含香港)
日俘集結地:香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