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日戰爭第七戰區
- 設立時間:1937年
- 首任司令官:劉湘
- 作戰地區:廣東(1944-1945)
抗日戰爭第七戰區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劃分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第七戰區先後成立過兩次。...
抗日戰爭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所規劃的軍事部署戰區劃分。以國民革命軍為主體所劃分的各戰區,最初所轄範圍...
抗日戰爭第六戰區,是指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因應戰爭形勢,與日軍作戰戰區之一。1937年9月第六戰區首次設立,實際未能正式組建。1939年設立不久,便歸入...
抗日戰爭第八戰區是指1938年左右,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軍事部署劃分,為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第八戰區所轄範圍為甘肅、寧夏、青海、內蒙一...
抗日戰爭第四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軍事部署劃分,為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最初第四戰區所轄範圍為廣東及...
抗日戰爭第三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軍事部署劃分,為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最初第三戰區所轄範圍為江蘇及...
抗日戰爭第五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軍事部署劃分,為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最初第五戰區所轄範圍為山東...
第七戰區挺進第三縱隊(以下簡稱挺三),是抗日戰爭期間為適應抗戰情況,在敵後活動,運用游擊戰術,捕捉戰機配合國軍作戰的軍隊。...
1938年初,傅作義率其基本部隊第三十五軍赴綏遠組建抗日戰爭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部,第六十八軍、第十三軍、第十七軍也奉令脫離該集團軍指揮。但第七集團軍番號仍...
抗日戰爭第二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的軍事部署劃分,是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最初第二戰區所轄範圍為山西...
1940年7月,將上述3個師合編為新編第7軍,隸屬抗日戰爭第一戰區。張人傑任軍長,李忠義、宋克賓任副軍長。下轄:暫編第24師,李中毅兼任師長;暫編第25師,曹大中...
抗日時期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曾經創建了許多革命根據地...第七戰區司令長官余漢謀;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第十戰區...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
(注:此中川軍僅指國民革命軍中的四川籍將士,而並非真正意義的國民革命軍四川地方軍閥,抗戰中從四川招募的士兵很多補充到了中央軍等國民革命軍主力軍隊中,而非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