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的湖南戰場

抗日戰爭時期的湖南戰場

《抗日戰爭時期的湖南戰場》是2002年7月1日學林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本書主要將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湖南戰場防空措施的優劣,以及對防空態度的評價。

基本介紹

  • 書名:抗日戰爭時期的湖南戰場
  • 作者:羅玉明
  • ISBN:780668328
  • 定價:25.0
  •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07-01
內容簡介
一是防空。1935年初,湖南省政府派遣省府秘書、省保全處、長莎警備司令部參謀、市黨部、警察局等單位10餘人前往國民黨政府在杭州筧橋開辦的防空訓練班學習,以參加學習的人員為基礎,於1936年10月在長沙成立防空協會,由市長何文元兼任協會主席,1937年又成立了長沙市人民防空委員會,由省保全處處長劉膺古兼任主任。防空領導機構成立後,開展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開展防空常識教育。1936年5月,省防空指揮部在長沙中山堂舉辦首次展覽會,展出了各種防空警報器、炸傷人體救護室,並作示範表演,展覽會舉辦了10天,先後前來參觀者達10餘萬人。這年冬天,省防空指揮部派人到長沙市各機關、團體、學校作防空知識講演,1936年9月上旬又舉辦防空宣傳周。這些活動,普及了防空知識,提高了各級政府官員和人民民眾的防空意識。二是建立防空監視哨(隊)。1936年9月,省防空指揮部在長沙天心閣城樓上設立長沙防空情報所,掌管和指導防空監視哨(隊)的工作。同時在省警察局的鐘樓上、國貨陳列館、天心閣城樓上設立防空報警台、火警嘹望台,在長沙縣泉塘設立第一號特別哨,在楊橋、麻林橋、靖港、金井等分別設立獨立哨。隨著抗戰的全面爆發,防空哨(隊)不僅在長沙市區得到加強,而且在全省各地分設了數百個防—空監視哨及補助哨。這對於提早防止敵機空襲、減少因敵機空襲造成的損失起了一定的作用。
上述防空準備工作雖然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從總體上看,還是一種消極的防空,一種官方的防空,根本還沒有考慮到如何保護城市,如何保護人民免遭敵機轟炸,還沒有將人民發動起來,這就難以適應戰時的需要。抗戰爆發後,湖南的防空準備工作漸趨積極。1937年8月至10月,省政府向民眾募捐數十萬元,購置了德制歐利根2厘米口徑小型高射炮24門,白朗寧高射機關槍50挺,組成了湖南省高射機炮團,加強了對省會長沙和重要城鎮的防空保衛,同時安裝防護設備,在長沙天心閣、國貨陳列館、水上警察局、警鐘樓、紡紗廠等5處設定了警備台,裝有電動警報器或手搖警報器,設定專人發警報,並在市區各處裝有鐵鐘、警報球、警報旗、警報鐘等。白天空襲則高掛紅球二個或大紅旗一面,疏散則掛紅球一個或大紅旗一面,解除警報則掛白球一個或白旗一面;緊急警報則將紅旗或紅球取下;晚上空襲則高懸紅燈一盞,解除警報則將紅燈取下。到1941年,長沙市有警報器174個、防空壕757個、防空洞298個、避難所1-41個、擔架20副、藥品約值10000元、病床5張、水龍頭3架、腕力唧筒100個,瀏陽、寧鄉等縣設有救火機、滅火機、水龍頭等數百個。為避免敵機空襲造成的損失,1936年9月,省保全司令部在長沙組織了一次防空演習,長沙市防護團、警察系統、省會防空軍、高炮高機部隊、探照燈部隊等演習了轟炸機空襲和夜間轟炸、防空部隊發現敵機後的通訊聯絡、發現火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