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肌抗體測定

抗心肌抗體測定

抗心肌抗體(Anti-myocardial antibody)又稱抗肌纖維膜抗體、抗肌球蛋白抗體、抗肌動蛋白抗體、抗纖絲抗體,是由於心肌受損後,釋放出心肌抗原,引起機體產生的自身抗體。該抗體比較公認的靶抗原為從線粒體膜中分離的腺嘌呤核苷酸易位蛋白(ANT)。

本抗體可出現於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任何原因損傷心肌,使心肌細胞內外的蛋白暴露於免疫系統遂產生抗心肌抗體,正常兒童心臟很少受損,故不會產生抗心肌抗體,故AHA只要檢出就有一定的病理意義。

臨床上發現因炎症、缺血、缺O2及損傷等引起的心肌損傷,如冠心病、反覆心絞痛發作、心肌梗死、風濕熱及心臟手術時使心肌受損,均可呈現抗心肌抗體陽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心肌抗體測定
  • 專科分類:心內科
  • 檢查分類:生物化學
  • 相關疾病:冠心病、反覆心絞痛、風濕熱等
臨床意義,參考範圍,

臨床意義

心肌疾病出現的抗體有兩種:一是與鏈球菌細胞壁抗原(M蛋白)有交叉反應的抗體,與風濕性心臟病的發病相關;另一是由於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臟手術,心肌成分進入循環誘導產生的不與M蛋白反應的抗體。與心肌抗體對應的抗原成分,分為①心肌特異性抗原(H抗原);②存在於心肌、骨骼肌的抗原;③存在於心肌、骨骼肌、平滑肌的抗原;④心、腎、肝有共同抗原性的抗原(H-K抗原)。陽性見於:
1.心臟疾病:AMI、心肌梗死后綜合征、變異性心絞痛、心臟瓣膜病、心臟手術後、特發性心包炎、心內膜炎。
2.風濕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風濕熱活動期,SLE、RA、腎炎。
3.肝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Banti綜合徵。
4.其他:少數的健康人和某些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及克山病患者也可見到此抗體。

參考範圍

間接免疫螢光法(血清):陰性或<1∶2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