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凱恩斯學說自問世以來,對西方經濟影響之大,對現代經濟學影響之深,使人不可側目。構成凱恩斯理論體系的是“三個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費傾向,心理上的靈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對資產未來收益之預期。”這三個心理因素與工資單位、貨幣數量組成凱恩斯理論模型的三種“最後自變數”,支配著
資本邊際效用,從而決定國民總收入與就業量。
1.凱恩斯
投資乘數理論:凱思斯提出的
消費傾向=
消費量/收人量,這是平均消費傾向。其邊際消費傾向=消費增量/收人增量=△C/△Y,它是按照越來越小的規律變化的。
凱恩斯的投資乘數理論是:在一定的邊際消費傾向下,新增加的一定量的投資經過一定時間後,可導致收人與就業量數倍的增加,或導致數倍於投資量的GDP。這個理論可用下面的公式概括:
△GDP=△I·K(1)
K=1/(1-△C/△Y)=1/(1-消費增量/收入增量)(2)
式中△I為新增投資,K為投資乘數。凱恩斯的投資乘數理論是在社會總收入與總消費的基礎上,基於邊際消費傾向而產生的巨觀投資理論,它沒有專門分析區域經濟和
產業經濟中
投資拉動問題。
2.投資乘數新論
(1)產銷率
產品的產銷率一般指售出的產品和產出的產品之間的數量之比,用S/P表示。當新增投資△I發生時,會產生新增產品△P和新增銷售產品△S。由新增投資引起的產銷率為△S/△P,用m表示,即:m=△S/△P(3)
值得說明的是:這裡所說的產銷率包含了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即包含了生產過程中的
損耗、成品率、銷售率和回款率的影響。如果產品生產過程的
損耗為2%,
成品率為95%,銷售率為96%,
回款率為100%,則產銷率為m=(100-2)%×95%×96%×100%=89%。由於
生產過程的損耗是不可避免的,成品率也不可能保持100%,所以,產銷率m永遠小於1。即:m
假定
一切經濟理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定之上的,因此理論的運用也必須限定在一定的範圍之內。為分析建立在投資乘數理論之上的財政投資政策的有效性,人們有必要探討投資乘數的理論假定。
1.一國經濟是在未達到充分就業的條件下運行的。如果沒有閒置勞動力,投資不能實際發揮作用,隨著投資不斷支出,貨幣收入成倍增加,會引起通貨膨脹。
2.必須有一定的
存貨可以利用。在封閉經濟
條件下,如果某些產品存貨不足,只能用勞動替代資本或抽調其它生產部門的存貸。但是,這兩種方式都是有限的。用勞動替代資本僅限於生產設備不足的情況,只要最重要的物資供應不足,乘數的作用就會發生障礙。如果從消費品部門抽調存貨,投資的增加則會引起消費的縮減,從而使就業的增加發生困難。在開放經濟條件下,一國在增加投資後,如果發現
物資供給不足,便可從國外進口,或減少出口。但如果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設有把握從國外取得足夠的信貸,也無法影響世界市場價格,那么增加投資以後,既不能增加進口,叉不能靠減少
出口來彌補國內的
產品短缺,投資的乘數作用也就發揮不出來。
3.收入要既分解為儲蓄,又分解為消費。如果將收入全部用於消費,邊際消費傾向為1,投資乘數為無窮大;相反,如果將收入全部用於儲蓄,邊際消費傾向為零,投資乘數為零。
4.投資的決定和儲蓄的決定互為獨立。如果儲蓄決定不獨立於投資決定,投資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促使儲蓄增加,消費減少,會部分抵消投資增加收入的作用;相反,投資減少引起利率下降,促使儲蓄減少,消費增加,則會部分抵消投資減少收入的作用。
5.貨幣供應能適應其需求的變化。在投資運動以貨幣為媒介的現代經濟中,如果貨幣供應量不足以適應投資和消費支出的增加時,投資和消費的增加就會使
貨幣需求上升,從而促使利率提高。利率的提高又會對以後的投資意原產生抑制作用,從而影響投資乘數作用。
6.消費和儲蓄水平完全由收人水平決定。如果消費儲蓄所依賴的不只是一年的收入,乘數分析就不會很準確。例如消費有時不僅受作用於本年和上年的收入水平,還受作用於預期平均收入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短期內收入的增加所引起的消費的增加就不會很大,乘數也會降低。
7.不考慮對外貿易的影響。在對外開放條件下,擴大出口所增加的收人中總有一部分用於購買本國產品,這樣就會對國民收入和就業的增加起連鎖的推動作用。相反,擴大進口,則起減少國內總需求的作用,影響國內收入增加。
8.投資數量和當時的收入水平以及資本存量的
規模無關。
意義
按照對投資乘數理論的一般理解,以為擴大消費就能帶來國民收入的增加。這是極為有害的,它只能導致指導思想上的失誤,將人們引向重消費、輕生產,盲目提倡高消費的歧途。事實上,消費的對象——消費品是靠生產提供的,只有通過生產才能創造出國民收入,消費是不能直接生產出哪怕是微小的國民收入來;消費只能為國民收入的創造提供適當的經濟環境,影響國民收入的創造。提高國民收入的主要視野,應該放在生產建設領域。如僅把目光投向消費領域,那是本末倒置,結果只能使國民經濟蒙受損失。
當投資前
供需平衡時,社會存貨是由本期投資帶來,投資引起的銷售收入△Y與投資帶來的國民收入的關係有三種可能,只有在投資引起的銷售收入Y與投資通過生產活動創造出價值為△Y的國民收入在時間上同步時,可以用投資引起的銷售收入代表投資帶來的國民收入,但考慮到
固定資產投資的長期性,△I創造出△Y的國民收入時間要比△I引起△Y的
銷售收入時間長,第三種可能性一般不會發生,第一種可能性也只是努力的目標,通常只發生第二種可能。那么,要使第二種可能向第一種可能轉化,使國民收入按照投資乘數增長。唯一的辦法是縮短△I投資通過生產性活動創造出價值為△Y的國民收入的時間,即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投資前供需平衡,社會存貨靠新投資創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