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抔湖銘》是唐代元結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抔湖銘
- 作者:元結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抔湖銘
抔湖東抵抔樽,西侵退谷,北匯樊水,南涯郎亭。有菱有荷,有菰有蒲,方一二里,能浮水與。漫叟自抔亭游退谷,必泛此湖。以湖在抔樽之下,遂命曰抔湖。銘曰:
誰游江海,能厭其大?誰泛抔湖,能厭其小?故曰人不厭者,君子之道。於戲君子!人不厭之。死雖千歲,其行可師。可厭之類,不獨為害。死雖萬代,獨堪污穢。或問作銘,意盡此歟?吾欲為人厭者,勿泛抔湖。
作者簡介
元結(719或715—772)唐文學家。字次山,自稱元子,又號猗圩子、漫郎、聱叟等,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居魯山(今屬河南)。天寶十三載(754)登進士第,復舉制科。安史亂起,率家南下避難。曾參加抗擊史思明叛軍,立有戰功。後歷任道州刺史、容管經略使等,政績甚著。死後贈禮部侍郎。元結詩文兼擅,均成自家面目。詩歌成就尤著。語言素樸,風格古淡,少有雕琢之痕。著作有《元次山文集》,另編有《篋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