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認識論(epistemology of technology)是2003年發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技術認識論
- 外文名:epistemology of technology
- 所屬學科:自然辯證法
- 公布時間:2003年
技術認識論(epistemology of technology)是2003年發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
技術認識論 技術認識論(epistemology of technology)是2003年發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公布時間 200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自然辯證法名詞》第一版。
6.形上學的對技術的 7.數學理論的評價 第四章 數學證明究竟證明什麼? 第五章 分析—綜合的方法 1.分析—綜合:歐幾里得啟發式方法的一個模式及其批判 (a)論及分析與綜合的開場白 (b)分析—綜合與啟發式方法 ...
《科學認識論與方法論》是現代劉元亮、姚慧華、寇世琪等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本書是介紹科學認識論的普遍規律和各門科學技術的一般方法的參考書。編者們認為,科學方法論與科學認識論必須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指導下進行研究。科...
本書從古代、近現代再到當代,對技術與實踐的關係進行了歷史關照,疏理了馬克思主義技術實踐觀、現象學技術實踐觀以及實用主義的技術實踐觀。同時,對J.杜威的“五步思維”模式、C.米切姆的技術認識過程模式,J.Gero設計的“情境FBS模式”、...
《技術哲學概論》是2009年5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用了一定篇幅討論了技術認識論,其中主要是技術的概念問題。基本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5月1日)平裝: 31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
《術語學知識論和知識技術》是2011年11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奧地利]赫爾穆特·費爾伯。內容簡介 《術語學知識論和知識技術》共13章,分別介紹了術語學,術語工作的基本內容,術語辭彙類型學,普通術語學,類型術語學,對比術語...
《術語學、知識論和知識技術》是201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奧地利赫爾穆特·費爾伯。內容介紹 該書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用書,全書共13章,分別介紹了術語學,術語工作的基本內容,術語辭彙類型學,普通術語學,類型術語學,對比...
《發生認識論原理》 是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創作的心理學著作,1970年首次出版。該書闡述作者所提出的發生認識論,認為該理論的研究對象是認識的成長即起源問題,認識有其生理基礎和心理基礎,其生理基礎由生物內部活動和外部活動相互作用...
規範認識論 規範認識論(normative epistemology)是2003年公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公布時間 200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自然辯證法名詞》第一版。
原理、意義和認識知識資源的意義;考察了知識資源形成的歷史及其結構變化;梳理了知識分類的主要表現形式及其主要的矛盾關係;指出了文獻學、目錄學、圖書館學、信息管理技術等學科的基本理論、技術方法和主要工具在知識資源認識活動中的地位和...
實驗的認識論 實驗的認識論(epistemology of experiment)是2003年公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公布時間 200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自然辯證法名詞》第一版。
技術學的分支學科 技術學的分支學科有:(1)技術哲學。這是關於技術、技術科學的哲學世界觀、認識論、方法淪和關於技術的倫理學,社會學問題的理論。它著重研究技術的概念、本質、地位和作用,研究技術與人、環境、社會之間的關係。(2)...
第一章尋找定義:認識論與技術 一、科學哲學的界限 二、科學的社會維度 三、定義“技術”第二章模型化人類在工作 一、實踐理性與合理性 二、合理性 三、結論 第三章定位技術中的哲學 一、對應問題 二、技術知識:設定階段 三、科學...
《技術解釋學》以家族相似談論和描述技術研究了技術知識、技術活動和技術人造物的解釋學,對工具的“上手”、“在手”狀態以及技術理解的“前結構”與解釋學循環進行了討論。在肯定當前正在發生的“技術認識論轉向”積極意義的同時,強調...
技術與哲學 技術三態論 圖靈的智慧型機器思想 焦點物與實踐 論技術知識的難言性 論異化的技術史觀 技術,“逃避死亡”而非“追求完善”走向技術認識論研究 技術哲學、技術實踐與技術理性 作為社會技術的投票方法 第二部 工程與哲學 “我思...
技術的進步會自動地、自發地產生出新的社會,無需經過階級鬥爭和社會革命。並試圖把技術和經濟規律直接搬用到意識形態、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種理論的哲學認識論根源同實證主義哲學密切聯繫。它根本否定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經濟形態的...
6.形上學的對技術的 7.數學理論的評價 第四章 數學證明究竟證明什麼?第五章 分析—綜合的方法 1.分析—綜合:歐幾里得啟發式方法的一個模式及其批判 (a)論及分析與綜合的開場白 (b)分析—綜合與啟發式方法 (c)笛卡兒...
我們基本傾向於第一種意見,因為以美本身作為美學的研究對象一來比較符合美學學科的性質;二來無論是藝術還是審美經驗的解釋,都有賴於美本身的解釋。但傳統思辨美學把對美本身的研究置於主客對峙的思維模式中,套用技術理性的方法,這是...
技術文化具體是指傳承,加工,創造新文化地理元素的一系列科技設備及形成的認識論體系總稱。如利用廣播,電視,衛星通信,信息系統等傳播地理文化,解讀地理風情,發現地理新知識等。充分體現技術與文化交織在一起的特殊文化現象。
《技術解釋研究》是200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張華夏。內容簡介 本書從科學與技術的劃界問題切入技術哲學的研究,並從認識論和邏輯學角度闡述了技術認識論的基本問題及其邏輯和方法論基礎。在此基礎上,著重探討了技術行為、技術規則...
1.世界3的實在性和客觀性是科學技術學的基礎 2.世界3的自主性是科學技術學學科體系建立的基礎 3.三個世界的相互作用是理解科學技術本質的基礎 4.世界1的演化狀態是科學技術分類的基礎 5.世界2的中介作用是確立科學技術認識論的基礎 ...
從技術異化的本體論看,技術異化的客體性原因主要在於:技術結構價值、技術自然屬性價值、技術功能價值和技術靜態現實價值的負向實現;技術異化的主體性根源在於技術創造主體和技術套用主體的失當價值觀,這些都是非合目的的社會價值觀。弱化...
一、科學技術倫理控制研究的興起 二、社會倫理對科學的二重性控制 三、科學家個體道德品質與科技進步 第二節 科學技術政策對科技活動的雙重控制 一、科學技術政策的定義和歷史發展 二、科學技術政策的層次體系和認識論分析 第三節 各國...
比較教育作為認識“他者教育”的一種方式,既需要認識主體具備相應條件,也需要認識活動得以展開的各種成本及技術要求。比較教育作為認識教育的方式,其認識軌跡始終是圍繞教育及比較教育學科本身的實然與應然而展開,並向*球複雜性路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