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要素稟賦升級效應研究》是2020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要素稟賦升級效應研究
- 出版時間:2020年
-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1812534
《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要素稟賦升級效應研究》是2020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要素稟賦升級效應研究》是2020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二 環境規制與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研究評述 三 研究改進 ……第三章 要素稟賦理論下環境規制的貿易效應——基於中國貿易比較優勢的實證研究 第四章 技術創新影響下環境規制的貿易效應——基於中國出口結構的實證研究 第五章 要素流動視角下環境規制的貿易效應——基於貿易競爭力的理論推導和模擬分析 第六章 環境規制下...
國內技術貿易是指一國的技術供方通過簽訂技術契約或協定,將技術有償地轉讓給本國技術受方使用的行為。這種商業性技術轉讓行為是在一國境內或同一國家當事人之間進行的。而國際技術貿易的技術轉讓行為,則是在不同國家當事人之間進行的。國內技術貿易是我國市場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技術商品市場是我國國內大市場中的一...
在國際貿易自由化的趨勢下,關稅保護和進口配額已置於GATT/WTO規則約束之中,非關稅措施在國際保護貿易政策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保護的重點也由過去的傳統競爭性產業逐步轉向高技術產業並且由政策法規的間接限制代替了過去的行政性限制。隨著智慧財產權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不加強智慧財產權的國際保護...
實證研究發現一方面較高的勞動力市場剛性程度確實使貿易開放不利於就業的增加;另一方面,只有當要素稟賦為較低的資本—勞動比時,貿易開放才能促進就業的增加,相反,當要素稟賦為較高的資本—勞動比時,貿易開放會減少就業。最後,針對貿易開放對收入分配的影響,該書在傳統的國際貿易模型中加入技術學習效應,進而...
41特定要素模型框架 42國際貿易與收入分配 43要素稟賦的變化 本章要點 複習思考題 第5章國際貿易新理論 51技術與貿易 52需求決定的貿易模式 53基於不完全競爭與規模經濟的產業內貿易理論 54國家競爭優勢論 55貿易引力模型 本章要點 複習思考題 第6章貿易保護理論 61保護幼稚工業說 6...
2.3.1經濟成長與產業出口技術複雜度 2.3.2出口增長與產業出口技術複雜度 2.3.3外商直接投資與出口技術複雜度 2.3.4加工貿易與產業出口技術複雜度 2.3.5要素稟賦與產業出口技術複雜度 2.4中國產業出口技術複雜度異常性的研究 2.5簡要的評論 3產業出口技術複雜度演進動因及其效應的理論分析 3.1產業出口技術...
2.3.2技術創新說 2.4價值鏈決定論 2.5核心能力決定論 2.6國際競爭優勢微觀決定因素理論研究的演進趨勢 參考文獻 3國際競爭理論中制度因素研究的凸現 3.1傳統競爭理論的主流對制度因素的忽視 3.1.1對傳統主流競爭理論的反思 3.1.2制度競爭的發端:削弱出口國競爭力的貿易保護制度 3.2新貿易理論對制度因素的...
0.5 相關概念及研究範疇的界定 1 FDI服務貿易效應理論的相關文獻綜述 1.1 關於FDI貿易效應的研究 1.1.1 關於FDI貿易效應的理論研究 1.1.2 關於FDI貿易效應的實證研究 1.2 服務貿易比較優勢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 1.2.1 要素稟賦 1.2.2 規模經濟 1.2.3 技術差異 1.3 FDI服務貿易效應的相關研究 1...
開發中國家的觀點把服務貿易的定義過窄,明顯不符合服務貿易的現實,因此遭到了已開發國家的反對。已開發國家出於擴大本國在服務貿易尤其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上的絕對優勢的目的,強烈要求把涉及生產要素流動的服務貿易也包括在內,甚至把服務業的國際直接投資包括在服務貿易之內。4個標準 雙方的觀點嚴重對立,長期相持...
該模型對於研究區域貿易一體化的影響有一定價值。Yeaple(2005)的研究試圖解釋出口企業與非出口企業的系統性差異,Yeaple將貿易成本與企業的進入、技術選擇、是否出口以及僱傭工人的類型等四方面決策聯繫起來,有效地解釋了不斷增加的技術溢價的原因。Yeaple(2005)模型與其他模型的創新之處在於企業異質性是貿易成本、技術特徵...
第三節 國際貿易的產生和發展 第四節 國際貿易的分類 第五節 國際貿易學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 第一節 絕對成本理論 第二節 比較成本理論 第三節 相互需求理論 第四節 要素稟賦理論 第五節 里昂惕夫之謎及其解釋 第三章 當代國際貿易理論 第一節 需求相似論 第二節 技術差距論 第三節 產品...
因此,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大力推動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加快我國出口產業的技術創新,全面增強國內出口企業的競爭優勢,是我國外貿跨世紀發展的重大課題。(二)啟示與對策:走科技興貿之路 我國要想由一個貿易大國成為一個貿易強國,充分發揮國際貿易對經濟發展的引擎作用,實現出口的可持續增長,科技興貿是必由之路。科技...
節 國際貿易新要素理論 088 一、新型生產要素 088 二、要素密集性的變換 093 三、要素的國際流動 094 第二節 產品生命周期論 099 一、技術差距理論 099 VII 二、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101 三、製成品生命周期理論 104 四、原材料的生命周期理論 106 第三節 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108 一、“鑽石”理論 108 二、“...
2.2 支持產業升級的財政政策研究 2.2.1 財政支持產業結構升級 2.2.2 財政支持產業生態化 2.2.3 財政支持技術創新 2.3 文獻評述 第3章 地方財政支出對產業結構升級的空間效應 3.1 引言 3.2 傳導機制分析:兩條傳導路徑 3.2.1 三次產業結構升級 3.2.2 要素稟賦結構升級 3.2.3 兩條傳導路徑的比較...
自由貿易凸顯了科技因素對國家利益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以來,貿易自由化不斷朝著信息化和網路化的方向發展。對於貿易參與國而言,國際信息網路能夠降低貿易成本,減少進入市場的壁壘。隨著科技與經濟的結合越來越緊密,科學技術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不斷提高。為此,各國競相調整科技戰略和政策,旨在適應知識經濟的發展,增強...
但是,Fagerberg在1994年的調查研究報告中發現,在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技術差距與技術溢出效應正相關,Fagerberg認為經濟成長的根源之一就是技術的國際溢出效應;Haddad和Harrson(1993)對委內瑞拉的研究、Kokko(1996)對烏拉圭的研究,結論與此互為佐證。在工業製成品國際貿易領域,需求差異與貿易呈反比。與此不同...
第四節 新新貿易理論 / 65一、理論的產生及基本思想 / 65二、理論的貢獻與局限性 / 66關鍵術語 / 67習題與思考 / 67延伸閱讀2-1 傳統貿易理論、新貿易理論、新新貿易理論的比較 / 68延伸閱讀2-2 技術差距理論 / 69 第三章 國際貿易政策 / 72學習目標 / 72 第一節 國際貿易政策概述 / 73一、國際...
跟蹤研究相關國家技術性貿易措施,積極助企紓困,跨越和打破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推動機械設備出口。鼓勵機械行業外貿企業探索發展貿易數位化,穩定出口增長韌性。鼓勵各地積極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支持中小微企業參加境外展會,擴大海外訂單。鼓勵行業組織加強國際貿易規則和貿易形勢研究,幫助企業提高風險應對能力,增強海外經營合規...
《人力資本、動態比較優勢與開發中國家產業結構升級》(代謙,別朝霞)、《中國出口產品國內技術含量升級研究——來自全國、江蘇和廣東的證據》(姚洋,張曄)、《我國兩部門勞動生產率增長及國際比較(1978-2005)——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與人民幣實際匯率關係的重新考察》(盧鋒,劉鎏)、《國際貿易結構分析:貿易品的技術...
13.孔令丞,謝家平,開放條件對產業生態化的影響研究,《特區實踐與理論》,2007. No2,ISSN1673-5706 14.孔令丞,技術進步中的制度因素對增長空間的拓展,《理論學刊》, 2006. No12 15.謝家平,孔令丞,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製造業要素稟賦結構升級的邏輯,《福建論壇》,2006 No3:9-13,ISSN1671-8402 16.孔令丞,...
事實與證據 團隊精神導向HRM實踐、共享型領導與團隊創新績效關係研究 人口老齡化、要素稟賦與出口貿易結構——基於中國老齡化進程的實證研究 勞動收入與社會保障 中國非正規就業工資性別差異研究 促進還是抑制?——社會保險、社會保障滿意度與居民創業 社會養老保險支出對城鎮居民消費升級的異質性效應研究 ...
38. 蔡宏波,曲如曉.低碳貿易協定:應對碳減排的貿易政策設計方案.國際貿易,2010(11):44-48.39. 曲如曉,吳潔.國際碳市場的發展以及對中國的啟示.國外社會科學,2010(06):57-63.40. 馬建平,曲如曉.開放條件下的環境技術效應決定因素實證研究.財貿經濟,2010(11):138-144.41. 曲如曉,韓麗麗.中國圖書著作權貿易發展的...
71. 加入WTO的制度變遷效應——基於產業組織的分析,趙偉、黃上國,《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2004年第2期。72.中國彩電企業遭受美國反傾銷訴訟的原因和對策分析,趙偉、管漢暉,《國際貿易問題》,2004年第8期。73. “外源化”及其經濟學分析,趙偉、周飛燕,《外國經濟與管理》,上海,2004年第8期。74.與貿易...
研究方向 計量經濟學、統計學、公司金融等。主要貢獻 學術成果 作為主研已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以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3項,作為主研正參與國家社科基金1項。在《世界經濟》、《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世界經濟文匯》、《中國經濟問題》、《財經研究》、《當代經濟科學》、《國際貿易問題》、《財經科學》、《科學...
20世紀初,赫克歇爾和俄林兩位從生產要素比例的差別而不是生產技術的差別出發,解釋了生產成本和商品價格的不同,以此說明比較優勢的產生。這個解釋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圖貿易模型中的局限性,認為資本、土地以及其他生產要素與勞動力一起都在生產中起重要作用並影響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不同的商品生產需要不同的生產要素...
劉志彪、吳福象,2006, 第二屆江蘇省“社科套用研究精品工程”優秀成果一等獎(論文),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劉志彪、吳福象,2006, 第十四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三等獎(論文),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評獎委員會 學術成果 科研項目 1.吳福象, 2012-2015, 《基於動態DCI 和CGE 分析技術的區域一體化與福利補償...
加工貿易作為一種特殊的貿易形式,其產業關聯效應很小,即它對我國自身的產業結構的影響較小。我國出口中的50%以上是由外商企業完成的,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有企業在內的其他所有制企業出口總額占我國出口總額的比重還不到一半。同時,我國對外貿易的擴張主要依靠勞動力資源這種生產要素稟賦,技術對經濟成長的貢獻...
不確定性下關聯股東網路的併購經驗與併購績效研究劉健 劉春林(203) 中國企業跨國併購成敗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基於政治和文化視角李詩 吳超鵬(204)為什麼中國出口面臨如此多的貿易救濟行為:基於多國和多行業數據的實證研究田祥宇等(205) 出口與企業自主技術創新:來自企業專利數據的經驗研究李兵 岳雲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