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8年9月8日,扶餘縣人民政府啟動了扶餘市遼金歷史文物陳列館建設項目。
2011年,扶餘市遼金歷史文物陳列館完成布展。
2012年5月,正式向社會免費開放(曾歷稱大金展覽館、扶餘縣遼金歷史陳列館、扶餘市遼金歷史陳列館)。
2016年7月,經吉林省編辦同意,扶餘市編辦發文扶餘市博物館加掛扶餘市遼金歷史文物陳列館牌子向社會開放。
建築布局
扶餘市遼金歷史文物陳列館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90平方米,布局為一層“H”形重檐仿古建築。建築高度為11米。層面正吻二份,正脊一條,戧脊四條組成。角翹四個,仙人走獸二十八個,斗拱、大梁為手工彩繪。室內布展主要反映遼金歷史、阿骨打誓師起義、濕地保護、自然資源和民俗民風。
展廳
扶餘市遼金歷史文物陳列館主要分三個部門。
第一部分展示內容為完顏阿骨打誓師起義反遼的經過,展示方式為實物、景箱和沙盤。實物主要展出遼金時期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和軍事裝備,如鐵鐘、鐵犁、六耳鐵鍋、陶壺、陶罐、鐵刀、鐵馬祗、鎧甲等;景箱設定於牆壁之上,將女真人的生產生活場景真實全面的再現於遊人面前;沙盤展示完顏阿骨打誓師反遼的場景,他身騎赭白馬,向眾將士宣布“若大事克成,復會於此,當酹而名之”,一代開國帝王的颯爽英姿躍然於沙盤之上。
第二部分展示內容為濕地生態環境,以濕地保護區得天獨厚的水域資源和草原環境為依託,採用聲、光、電、影等現代科技手段對展示的魚類、鳥類和獸類標本進行處理,使它們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屆時將使遊人身臨其境般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和諧。
第三部分展示內容為今古扶餘的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展示方式以實物為主,將徵集到的老式犁杖、褶靴鞋、氈疙瘩、民族服飾和頭飾等物品配以圖片、照片、和文字說明,它們將形象的向遊人述說扶餘這片熱土上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
扶餘市遼金歷史文物陳列館的三個展示部分緊緊相依,以整體思維展現了完顏阿骨打誓死反遼建立大金國的經過和今古扶餘淳樸的風土人情,悠久的歷史文化以及美麗的自然景觀。
館藏文物
重要藏品
扶餘市遼金歷史文物陳列館重要藏品有:遼金時期白釉蓋碗、遼金時期黑釉雙系弦紋壺等。
藏品保護
扶餘市遼金歷史文物陳列館建有專門的文物庫房和配備相應的保護設施,嚴格按照《藏品管理辦法》的各項規定進行管理。凡是具有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的一、二、三級藏品,經省級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組的嚴格鑑定,均建立文物藏品檔案和電子文本;藏品的保管工作做到制度健全、賬目清楚、鑑定確切、編目詳明;運用傳統方法對一些破損藏品器物進行修復保存;淘汰陳舊的文物櫥櫃架和過時落後設施,更新安全可靠的全封閉文物櫥櫃金屬架等。館內設立安全保衛科,選配專職保衛幹部。重點要害部位安裝技術安防設備和綜合報警監控系統設施,落實完善了各項安全保衛制度,配備專職保衛人員。
機構設定
單位性質:事業單位。
經費來源:政府全額撥款。
歷任館長:鄭新城。
參觀信息
扶餘市遼金歷史文物陳列館,位於吉林省
扶餘市得勝鎮石碑村東1.5公里處。
交通線路:扶餘—伊家店農場專線可到達。
冬季上午9:30—11:30下午1:00—2:30。
夏季上午9:00—11:00下午1:30—3:00。
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