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柴舞黎語叫“轉剎”,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歡迎的舞種之一,起源於古崖州黎族喪葬活動。隨著時代的變遷,打柴舞的習俗在黎家人中逐漸流傳演變。如今,它已成為一種帶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體育健身活動,並迅速傳播到了國內外,被國外友人譽為“世界罕見的健美操”。2006年6月2日,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正式向社會公布,海南省三亞打柴舞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柴舞
- 黎語:轉剎
- 屬於:黎族
- 類型:舞種
- 地區:海南省三亞市
簡介,溯源,歷史文化,豪邁灑脫,動作特點,動作分類,主要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相關信息,
簡介
海南省三亞市古稱崖州,地處我國最南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因而成為了我國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黃金海岸線上最南端的對外貿易重要口岸。在這個漢、黎、苗、回等20多個民族聚居的小城,當地共有17萬人口的黎族民眾一直保存著一種具有極強娛樂與競技成份的古老習俗——打柴舞。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兩條墊木和數對小木組成。跳舞時將兩條墊木相對隔開2米左右平行擺放於地面上,墊木上架數對小木棍。木棍兩端分別由數人執握,兩兩相對,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擊,發出強烈有力的節奏。舞者跳入木棍中,來往跳躍、蹲伏,模仿人類勞動狀況和各種動物的動作及聲音。打柴舞由平步、磨刀步、槎繩小步、小青蛙步、大青蛙步、狗追鹿步、篩米步、猴子偷谷步、烏鴉步等九個相對獨立的舞步組成,舞蹈節奏強烈有力,動作古樸粗獷,生動形象,藝術感染力強。打柴舞有很強的娛樂性,是開展民眾文體活動的較好方式。 1957年晉京參加少數民族文藝會演,被譽為“五指山藝術之花”;到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多個國家演出時,又被譽為“世界罕見的健美操”。打柴舞依託三亞地區黎族民間習俗而存在,該地區習俗的變化,對民間打柴舞的生存延續影響極大。全黎族地區僅三亞市崖城鎮郎典村仍保留著這一古俗。因此,搶救和保護黎族民間打柴舞已迫在眉睫。黎族民間傳說,建茅屋時,竹竿不斷從屋頂滑下,人們為避免打腳碰頭刺臉,便不斷地跳呀躍啊。這情形頗具趣味,就逐漸模仿和改進,便形成了“打柴舞”。
溯源
不過,關於“打柴舞”的起源,比較靠譜的說法是它起源於古崖州(今三亞市)黎族喪葬活動,系黎族古代人在死時用於護屍、趕走野獸、壓驚及祭祖的一種喪葬舞。當代黎族村寨有一喪法叫“旱賽”。即人死後入殮,停棺12天、24天、一個月不等時間,然後入土。在停棺“旱賽”期間,喪家及周村相關男女老少每天晚上都要到喪家跳打柴舞。清代《崖州志》對這一習俗作了記載:“喪葬。貧曰吃茶,富曰作八,諸心以牛羊低燈鼓吹束奠。作八,心分花木,跳擊杵”。“跳擊杵”則指跳打柴舞這是所見的唯一記載黎族舞蹈的古代文獻。由於打柴舞道具、節奏、跳法的特殊性和具有極強的娛樂、競技成份,打柴舞很快傳遍整個海南黎族地區,成為黎族著名的舞種。新中國成立後,經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及各縣相關部門加工整理,打柴舞搬上舞台、銀幕和運動場,成為黎族舞蹈和體育項目,多次參加全國大型文藝匯演和全國民族運動會,獲得金銀獎。經加工、改編後,打柴舞其道具由木棍變為竹竿,故又取名為“竹竿舞”。今天舞台或運動場所見的均為跳竹竿的形式出現。
歷史文化
打柴舞不僅僅是海南省黎族民間的一種舞蹈,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競技價值和健身價值。因為打柴舞是黎族古代護屍舞的“活化石”。經考證,它是發現的黎族古老的護屍舞,對研究黎族舞蹈歷史源流有著參考價值。而對藝術價值而言,具有成套的固定的跳法和專有名詞,黎族各舞蹈中,有成套的舞蹈內容、跳法和專有名詞,也僅僅是打柴舞這一種。 古代,當地黎族人利用喪葬活動跳打柴舞的機會,進行競技性比賽。解放後,打柴舞經過加工、改編,流行於整個海南省,走向全中國。並列入部分高校、中專、中國小校體育教材,受益眾多。雖然打柴舞有著眾多的歷史藝術價值,但由於打柴舞原生態形式依託三亞地區黎族民間喪葬活動而存在,在該地區喪俗的變化,對民間打柴舞生存的延續空間影響很大。建國以來,經過歷次運動整改,該地區喪俗不斷簡化和漢化,絕大多數村寨已減去了跳打柴舞這一程式。據調查,到目前為止,全黎族地區僅三亞市崖城鎮朗典村自古至今一直保留這一古俗,如果這一古俗在朗典村終止,黎族民間打柴舞的原生態形式即宣告消亡。
2006年5月20日,黎族打柴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豪邁灑脫
動作特點
打柴舞又叫竹竿舞,表演時場地上平放兩根相距2-3米的長木桿,上面再橫放上4-5對細木桿,相應人數的婦女在長桿兩邊對面跪坐,兩手握住細木桿的兩端,在統一的節奏中,合擊雙手中的桿,或用它即擊地面上的長桿,發出規律的聲響。過去,舞者均為男子,在細木桿開合的間隙,合著節拍,避開夾擊,輕盈起舞,還邊跳過模仿青蛙、猴子的動態,趣味橫生。舞至高潮,婦女們起身,木桿也隨之橫於空間,舞者依然不受夾擊,輕鬆地騰越而過,驚險美妙。女子也進場與男子同舞,更為別致。而且木桿也多改用竹竿,使音響更為動聽,並搬上舞台演出。在曬穀場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擺開腿一樣粗的兩條方木作墊架,墊架上橫放若干條手腕粗的長竹竿,持竿者相向地雙手各執一條竹竿尾端,把竹竿與墊架、竹竿與竹竿碰擊出有節奏的聲音,稱為“打柴”。
動作分類
持竿者姿勢有坐、蹲、站三種,變化多樣。打柴舞由平步、磨刀步、槎繩小步、小青蛙步、大青蛙步、狗追鹿步、篩米步、猴子偷谷步、烏鴉步等九個相對獨立的舞步組成。在有節奏、有規律的碰擊聲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間,不但要敏捷地進退跳躍,而且要瀟灑自然地做各種優美的動作。當一對對舞者靈巧地跳出竹竿時,持竿者會高聲地呼喝出“嘿!呵嘿!”場合極是豪邁灑脫,氣氛熱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練或膽怯,就會被竹竿夾住腳或打到頭,持竿者便用竹竿抬起被夾到的人往外倒,並群起而嘻笑之。相反,善跳的小伙子在這時,往往因機靈敏捷,應變自如而博得姑娘的青睞。打柴舞節奏強烈有力,動作古樸粗獷,生動形象,藝術感染力強,有很強的娛樂性,是開展民眾文體活動的較好方式。1957年晉京參加少數民族文藝會演,被譽為"五指山藝術之花";到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多個國家演出時,又被譽為"世界罕見的健美操"。
主要價值
歷史價值
黎族古代護屍舞的“活化石”。各族多有護屍舞。黎舞與喪葬習俗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只有打柴舞一種,經考證,它是發現的黎族古老的護屍舞,對研究黎族舞蹈歷史源流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藝術價值
具有成套的固定的跳法和專有名詞。黎族各舞蹈中,有成套的舞蹈內容、跳法和專有名詞,僅僅打柴舞一種。
競技價值和健身價值
由於打柴舞是用粗木棍、舞的全程是在上下、左右、交叉擊木情況下完成的,故講究擊木者和舞者的配合、默契、膽量和身手、腳法的靈敏。稍有不慎則被擊傷。古代,當地黎族人也利用喪葬活動跳打柴舞的機會,進行競技性比賽。解放後,打柴舞經過加工,改編,流行於整個海南省。並列入部分高校、中專、中國小校體育教材,受益眾多。
相關信息
打柴舞唯一傳人渴望開館收徒 願意學的人很少
72歲的三亞市崖城鎮郎典村的黃家近身著民族服裝,受到了時任國務委員陳至立的親切接見。老實巴交的老農民黃家近一輩子也想不到自己能受到國家如此大的榮耀——以國家級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黎族打柴舞的唯一代表性傳承人的身份受到接見。
但是現在黃家近最大的擔憂就是,打柴舞只在郎典村有保留,如果再不加以保護,他擔心傳統藝術就此失傳。他迫切希望能及早設立傳習所,教授年輕人。
打柴舞是黎族民間
最具代表性的舞種
從三亞市崖城鎮經過偏僻的小路行駛10多公里,記者來到了這個唯一保留打柴舞的村——崖城鎮郎典村,見到了黃家近老人。老人身材矮小精瘦,滿是皺紋的臉上寫滿了滄桑。
黃家近老人告訴記者,打柴舞是黎族民間最具代表性的舞種。黎語稱“轉剎”、“太剎”。它起源於古崖州地區(今海南省三亞市)黎族的喪葬活動。在古代,三亞地區的黎族農村遇有人去世,則要停棺十二、二十四天或一個月,然後才下葬,叫“旱賽”。在“旱賽”期間,每天晚上,全村人要到死者家門前為死者跳打柴舞,直到下葬為止。
打柴舞有一整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是由兩條墊木和數對小木棍組成。墊木長約3.5米,直徑約12公分,小木棍長約2.5米,直徑約2.5公分。跳舞時,將兩條墊木相對二米左右平行擺放於地面上,墊木上架數對小木棍。木棍兩端分別由數人執著,兩兩相對,作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擊拍,發出強烈有力的節奏。舞者跳入木棍中,來往跳躍、蹲伏,模仿人類勞動和各種動物的動作及聲音。
只剩郎典村保留打柴舞
願意學的人越來越少
從8歲開始,黃家近從父輩那裡學來了打柴舞。60多年來,每次村裡有老人過世,黃家近老人都要去跳打柴舞,他是村里跳打柴舞跳得最好的人。“每次跳舞都至少跳半個小時以上,動作很激烈,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木頭打到腳,就有可能受傷。”黃家近說。年紀越來越大,黃家近的體力也越來越差,雖然還能堅持跳完,但是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他越來越渴望能有人能接自己的班,把打柴舞繼續傳承下去。
老村長黃仁良告訴記者,打柴舞的原生態形式是依託三亞地區黎族民間喪葬活動而存在,該地區的喪俗的變化,對民間打柴舞生存延續的空間影響極大。建國以來,經過歷次運動的整改,該地區喪俗不斷簡化和漢化。絕大多數村寨已減去了跳打柴舞這一程式。到目前為止,全黎族地區僅三亞市崖城鎮郎典村自古至今一直保留這一古俗。他說,郎典村僅有近1000人,經過這么許多年的變遷,村里依然保留著這個傳統的喪葬儀式,但是願意學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打柴舞是勇敢者的遊戲
希望能儘早設立傳習所
由於動作非常激烈,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木頭打到腳,就會受傷。“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敢跳了,就是怕受傷。只有勇敢者才敢去學、去跳。”黃家近老人說。回憶起60多年的跳舞生涯,黃家近老人很是驕傲:“在村里打柴舞跳得好的人,在村里可是很受尊敬的。”
黃家近的兒子黃樂強也會跳打柴舞,他是父親手把手教會的。“父親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儘早設立傳習所,把打柴舞傳承下去。”黃樂強說。“老人們的舞蹈正宗、標準,是最好的老師。但是由於這么多年來一直都沒有文字和圖像資料,只能靠他們手把手教,如果現在還不趕快進行教授,那么等他們動不了的時候,這些傳統的藝術就可能再也復原不了。”
而記者從三亞市民眾藝術館獲悉,該館將擇日幫助黃家近老人設立傳習所,保護這一傳統藝術遺產。
黃家近既是打柴舞傳承人
又是錢鈴雙刀舞傳承人之一
黃家近不僅是打柴舞唯一的代表性傳承人,他還是三亞市正在申報的另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錢鈴雙刀舞的傳承人之一。只有三亞市檳榔村保留錢鈴雙刀三人舞及其習俗功能。三亞市崖城鎮郎典村等一些村寨在傳承兩人錢鈴雙刀舞時,仍受錢鈴雙刀三人舞的影響,而保留其喪葬習俗。
說到錢鈴雙刀舞,黃家近和村里另一位老人——63歲的黃桂明給記者當場表演了一段,兩位老人一位拿雙刀,一位拿錢鈴,跳起了這段黎族古老的祭祀性舞蹈。舞蹈動作粗狂,跳躍有力,節奏感極強。沒跳一會,黃桂明老人就堅持不住了,停下來氣喘吁吁。“太累了,年紀大了,體力跟不上。”黃桂明老人歉意地對記者說。“這就是我所擔心的,老人體力不好,等到他們跳不動的時候,如果年輕人跟不上班,那么這類傳統的藝術就可能就此失傳。”黃樂強說。
打柴舞介紹
打柴舞的跳法共有九個相對獨立的舞步組成,分別有不同的名稱,第一式平步,第二式磨刀步,第三式槎繩小步,第四式小青蛙步,第五式大青蛙步,第六式狗追鹿步,第七式篩米步,第八式樣猴子偷谷步,第九式烏鴉步。打柴舞節奏強烈有力,動作古樸粗獷,模仿生動,藝術感染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