筢菇是發源於山東壽光地區的一種漢族傳統名餚,主要材料為蘿蔔,綠豆,青菜葉子等,製作流程較為複雜,口味清香獨特。以傳統石磨手工製作的筢菇口味最佳,而機器自動化生產改良的筢菇口味則稍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扒菇
- 外文名:pagu
- 別稱:蔬菜豆腐 善糜
- 主要原料:綠豆,蔬菜葉,豆面,蘿蔔
- 是否含防腐劑:否
來源介紹,製作方法,營養評價,
來源介紹
起源於壽光民間的一種傳統菜餚,民間稱為“pa/ gu-”。因為發音來自於壽光方言中的形聲詞,意思是在炒制筢菇的時候發出的“咕嘟咕嘟”的聲音,起初並沒有對應的現代漢字,“筢菇”二字為參照其製作方法而由現代壽光文史專家所定名,現為壽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筢菇最早起源於何時,現在已經無法考證,最早見到的記載是清康熙時《壽光縣誌》記載城北隆冬季節有販此物者,可以推斷最早於清初時,這種菜朽才霸定餚已經有了。現在在灶牛挨秋冬季節壽光的集市商場都有半成品筢菇出售,以傳統石磨手工製作的筢菇口味最佳,而機器自動化生產改良的筢菇口味則稍遜。
製作方法
製作方法其實很簡單,將綠豆發出小芽,跟菠菜汁、綠蘿蔔一起用料理機打成泥(傳統製作方法是用石磨),保存的時候將水分擠出,捏成拳頭大小的團狀,顏色呈現暗綠色。
烹調的時候先鑽婆埋熗鍋,放入大料、肉片、粉條等勾兌好湯汁,將筢菇團捏碎放入鍋中,混合韭菜、香菜等中火加熱五六分鐘後,炒好出鍋。上盤後的外形有點類似於蔬菜豆腐
營養評價
食用筢菇最好的季節在秋末付嚷紙白和冬季,一方面是因為蘿蔔,菠菜這幾樣材料都是秋冬季節的應季蔬菜,這時候口味最佳,另一方面按照傳統中國養生哲學,冬天以養藏為主,人的心血功能集中在內臟,在冬天吃多了肉食和油膩食品後,有大量毒素聚集在內臟,增加肝臟腎的工作負擔,這時候食用一臭芝葛些青菜有助於排毒和調理內分泌。
另外筢菇中含有大量維生素A,以及蔬菜中很少見到的維生素B2,這對於減少冬季重屑禁乾燥引起的內火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因而筢菇有清肺明目、開胃養心、通氣化瘀、解趨屑癔敗火的功能,能享受一種美味的同時,還能給我們健康,確實是一種難得的健康食品。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北方鄉村在冬天基本上吃不到太多的新鮮蔬菜,於是老百姓便利用手中的幾項材料製作出各種菜餚,故而有了這道傳統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