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民誤植

手民誤植

手民:古時僅指木工。後指雕板排字工人。 宋 陶谷清異錄·手民》:“木匠總號運斤之藝,又曰手民、手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手民誤植
  • 出處:《清異錄·手民》
  • 時期:宋
  • 作者: 陶谷
手民誤植含義,原意概述,現意概述,

手民誤植含義

手民:古時僅指木工。後指雕板排字工人。 宋 陶谷清異錄·手民》:“木匠總號運斤之藝,又曰手民、手貨。” 清 胡丹鳳 《重刊序》:“時余方搜求遺籍,擇其文之足以載道者,付諸手民。” 鄭觀應 《自序》:“先後參訂,付諸手民,定名曰《盛世危言》。” 艾蕪 《華僑詩人翻譯家黃綽卿》一:“一個年青的排字工人來看我,並作自我介紹,說他是《覺民日報》的手民。”
誤植:最初是指在排版(字型排印學)時使用了錯誤的活字而印刷,至電腦普及之後也用來指稱打字或拼寫的錯誤。此用語包含指機械故障或失手造成的錯誤,但不包括無知之過。在印刷術運用以前,抄寫錯誤意同於手抄本。最常見的拼寫錯誤包含有單純的重複、缺遺、錯位、或是替代少數的字元。 打字錯誤有別於拼寫錯誤,後者的特徵是不正確地使用語言。

原意概述

原指排字工人誤排而產生錯別字。“關於手民誤植的情況,《胡適的日記》排印本則比較明顯,如,對照手稿(影印件)可知,1921年8月30日的日記、1922年5月30日的日記,均有重要的遺漏。”(《中華讀書報》1999/8/12)

現意概述

現多指電腦打字時由於指法錯誤而產生的錯別字。“又,‘秋香炒粟’,似當作‘秋香炒栗’,炒栗自是古都風味。作“炒粟”則不可解。此疑手民誤植。”(《北京大學校報》2004/5/27)也作“手民之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