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製鞋技藝(唐昌布鞋製作技藝)

手工製鞋技藝(唐昌布鞋製作技藝)

手工製鞋技藝(唐昌布鞋製作技藝),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唐昌布鞋屬於川西毛邊布鞋的一種,有耐磨、吸汗、環保等優點。唐昌布鞋種類繁多,製作工藝較為煩瑣,從備料到總檢要經過30餘道大工序和100餘道小工序,幾乎全靠手工完成,尤其是毛邊槽眼布鞋鞋底、鞋幫的基礎工序為川西獨有。

2021年5月24日,手工製鞋技藝(唐昌布鞋製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遺產編號:VIII-11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手工製鞋技藝(唐昌布鞋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21年5月24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遺產編號:VIII-115
  • 申報地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在中國,布鞋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據考證,最早的手工布鞋是在山西侯馬出土的西周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唐昌布鞋是千層底布鞋的一個分支流派,起源於川西毛邊布鞋。
手工製鞋技藝(唐昌布鞋製作技藝)
賴淑芳(右)與兒子艾鵬給布鞋剪邊
康熙年間,“湖廣填四川”為蜀地帶來生氣,讓川西布鞋得到第一次飛躍發展。
改革開放後,多地布鞋企業遷至成都,不斷壯大發展了川西布鞋的技藝和文化,川西毛邊布鞋也在不斷改良中得以逐漸成形。
1923年,馮友三開辦“三山鞋店”從事唐昌布鞋製作。之後,馮友三的徒弟賴學成將唐昌布鞋製作技藝帶入“郫縣製鞋廠”。
1993年,郫縣製鞋廠為鄧小平同志定製唐昌布鞋。

工藝特徵

  • 布鞋種類
唐昌布鞋種類繁多,主要有槽眼鞋、鬆緊鞋、靸鞋、繡花鞋、絆絆鞋、懶式鞋、搭搭鞋、操鞋、窩窩鞋、童鞋、僧鞋、壽鞋、薄底快靴、雨靴、官靴、朝靴、梨園彩靴、打靴、神靴、壽靴等20多種。
  • 布鞋特徵
唐昌布鞋主要款式特色在於獨特的鞋底毛邊設計。鞋底砂邊磨毛設計,不僅結合了川西人們穿著環境的特殊性,同時結合當地民俗審美對傳統千層底鞋底進行了具有區域特色的改良設計。為最大程度的保有布鞋舒適性、透氣、吸汗、環保等特色,唐昌布鞋在選材上堅持採用天然材料。鞋面、底以及內襯等材料多採用天然棉布材料,以保證鞋腔良好的透氣、吸汗性能;除鞋面、底的主要材料外,唐昌布鞋製作用輔料也同樣看重透氣、環保,如鞋底粘合劑仍堅持採用天然漿糊。

工藝流程

唐昌布鞋製作工藝極為繁瑣,有30餘道大工序、100餘道小工序,其工藝流程大致為:備料→布料縮水→調製漿糊→打布殼→曬布殼→排版→下樣→切樣→包蓋板→托里托面→剪幫→下口條→接口條→壓口條→疊幫→包口條→標配編碼→納底→修邊→翻底邊→打堂底→浸口(安裝鬆緊)→捶底→鞝鞋→楦鞋→烘鞋→砂邊→剪邊→粘邊→粘後跟→拆楦→總檢。唐昌布鞋製作工序中的“打布殼”、“托里托面”、“製作鞋底”尤其重要,“打布殼”是鞋底、鞋幫的基礎;“托里托面”是鞋底鞋面的連結;製作鞋底是所有工序中最為重要的一環。鞋底由堂底(即鞋墊)、蓋板、布殼等組成。堂底為優質白棉布包裹一層棉花,有吸潮減震的作用。蓋板和多層布殼納成鞋底,切邊後進行捶打,讓布殼內部漿糊完全分離開來,降低鞋底硬度。經過鞝鞋、楦鞋、烘乾、定型等工序,再對鞋底進行砂邊、剪邊。
手工製鞋技藝(唐昌布鞋製作技藝)
唐昌布鞋楦鞋工序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唐昌布鞋發展面臨著高成本、難量產、缺設計、缺少傳承人等問題。
傳承人物
賴淑芳,1958年出生,四川省成都市郫縣人,唐昌布鞋傳統製作技藝傳承人。1980年,賴淑芳高中畢業後,在父親賴學成的建議下進入製鞋廠工作。
手工製鞋技藝(唐昌布鞋製作技藝)
賴淑芳(左)與周杰
保護措施
2017 年,由郫都區和唐昌鎮政府聯手打造的唐昌布鞋非遺文化展示館建成。館內介紹了唐昌布鞋的歷史沿革、製作工藝、文化內涵,展示了賴淑芳製作的多雙布鞋樣品。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手工製鞋技藝(唐昌布鞋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四川寧昌鞋業有限公司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2004年,“唐昌布鞋”被小平故居陳列館永久收藏、展示。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乘車前往成都市郫都區唐昌街道戰旗村,在“唐昌布鞋”展示台前,表示要買一雙“唐昌布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