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昌布鞋

唐昌布鞋是我國千層底布鞋的一個分支流派,中國南派布鞋代表,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唐昌布鞋為純手工製作,尤其是其中的毛邊槽眼布鞋鞋底、鞋幫的基礎工序為川西獨有,見證了川西地區民俗審美近千年發展變化。這種經過砂邊處理的毛邊布鞋,外觀更美觀,耐穿度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昌布鞋
  • 類型:布鞋
歷史沿革,製作工藝,產業發展,歷史價值,人文價值,經濟價值,

歷史沿革

唐昌布鞋源起川西毛邊布鞋,脫胎於包邊千層底布鞋。明朝開始執行嚴格的穿靴等級制度,官方禁止庶民百姓穿靴。這一規定帶來布便鞋的盛行,於是早期川西布鞋的雛形——千層底布鞋在中原地區大量流行。隨著物資的流通,千層底布鞋越過秦嶺山脈和湘鄂山地,逐漸普及到四川盆地內的川西平原,並輻射至雲貴地區。
洪武二十五年,朝廷申明穿靴禁令。規定只有文武百官並同籍父兄、伯叔、弟侄、子婿,及儒士、生員、吏典、知印、承差、欽天監文生、太醫院醫生、瑜伽僧人、正一教道士、將軍、散騎舍人、帶刀之人、正伍馬軍並馬軍總小旗、教讀《大誥》師生等,可以穿靴,但不可以用紅色扇面、黑色下樁,以免與內官內使的靴混同。因為一些地區天氣寒冷,比如山西、山東、陝西、河南及南直隸的徐州,允許百姓穿牛皮直縫靴。校尉力士和樂工,當承應差使時可以穿靴,出外則不許。其他庶民百姓,一律不許穿靴,違犯者,處以極刑。(——摘自《金陵全書 乙編史料類18 南京刑部志》卷3, [明]陶尚德 等 <撰>著 )
明末清初,張獻忠給四川帶來巨大災禍,連年戰亂後蜀地居民“十不留一”;不僅布鞋,就連本地文化都破壞殆盡。康熙年間 “湖廣填四川”在為蜀地帶來生氣的同時,也讓川西布鞋得到第一次飛躍發展。越來越多湖廣與江浙地區的能工巧匠舉家搬遷來蜀之後,繼續從事相關製造行業,大量的布鞋手工匠人在製作千層底布鞋滿足生產生活需要的同時,也在進行著本土化改進。
民國時期迎來了物資運輸行業的發展高潮,川西布鞋真正迎來了技術層面的實質改進,切邊底布鞋在這一時期應運而生。眾所周知,四川盆地內部與外部交通運輸不便,物資運輸行業是當時川內的一大支柱產業,包邊的三合底布鞋雖然在舒適度上已有所保障,但在實用度上還略有不足。當時川內物資進出一部分靠水路,一部分則主要依靠陸路。特別是去往川西高原區、川西北丘陵區、川西南山區等方向基本只能靠人扛馬馱。在翻越山地的過程中,外鞝包邊的三合底布鞋因很容易踢破包邊而損壞。為克服三合底布鞋天生的缺陷,工匠們將三合底布鞋的製作工藝進行革新,放棄使用包邊鞋底手工外鞝這一方法,繼而使用多層布殼納制後手工內鞝。多層布殼納製鞋底後使用特殊的切刀手工將鞋底四周切割光滑,這樣可避免三合底布鞋踢破包邊導致內部材料暴露後的快速損壞。縫鞝手法也從手工外鞝改為手工內鞝,鞝線巧妙地藏在鞋底更靠里的部位,不僅造型美觀,在穿著中由於不容易遭到損壞,也大大減少了鞋幫和鞋底開裂的風險。整個改進雖然抬高了一些成本,但由於大部分顧客都從事物資運輸行業,經濟情況普遍好於普通民眾,這款鞋因精準的市場定位得以延續。
抗戰爆發後,多地布鞋企業遷至成都,不斷壯大發展了川西布鞋的技藝和文化,川西毛邊布鞋也在不斷改良中得以逐漸成形。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川西平原本地處於布鞋製造上游的種植業、紡織業和金屬加工製造業在民國中後期得到蓬勃發展,帶動了本地諸如“崇寧線”“崇寧刀剪”(唐昌古稱崇寧)的盛行,也在客觀上促進了布鞋產業的進步。由於物質的豐富,人們對布鞋的要求也在這一時期發生了很大轉變,一雙鞋的好壞已經不僅僅由是否廉價來決定了,更多地要求布鞋美觀、實用。之前延續了幾十年的切邊布鞋由於外觀簡陋逐漸被工匠們以各種方法加以改進,最終通過多次刷剪後將布底處理為毛邊這一做法得到了比較大規模的運用。由於此時布鞋已走入尋常百姓家,為獲得更好的觀感和更奢華的品質,就只能在工藝和材料上下功夫。這也是傳統川西毛邊布鞋使用純羊毛面料制幫,全新純棉白布納底,按照“肥幫瘦底”的要求運用內鞝工藝,不厭其煩“六刷六剪”製作磨毛邊的原因。
歷史上,郫都區(原名郫縣,2016年1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郫縣,設立成都市郫都區)最多時曾有上千家布鞋作坊、店鋪。
據第一輪《郫縣誌》載:“解放前,郫崇二縣的布鞋生產純系手工操作。當時的布鞋分單鞋、棉鞋、涼鞋、拖鞋、繡花鞋等品種。其中,涼鞋主銷樂山、新津一帶,繡花鞋主銷溫江、彭縣、什邡、宜賓等地。據現存資料記載,民國28年郫崇二縣縣城製鞋業共有28戶,民國32年發展到40戶。”
“1954年後,郫崇二縣服裝鞋帽業走上集體化道路。到1958年前後,郫筒、唐呂、犀浦三鎮和永興、清河、德源、友愛、安德、花園、安靖等鄉均建立了縫紉社。到70年代,專業從事服裝鞋帽生產的企業增多,一些老企業逐步改變手工生產方式、實現機械化生產並正式改建為廠。1978年底以前,縣內各服裝鞋帽企業以加工訂貨為主,以後逐漸轉為經營型,生產單位直接面向社會供應市場,生產規模迅速擴大。1980年全縣有縫紉企業30家,年產值516萬元。其後,部分企業轉產,到1985年全縣有19家縫紉企業,年產值1429萬元。”
上世紀90年代,郫縣製鞋廠的工人們還為鄧小平同志製作過布鞋。1993年,時任四川省檔案局局長的張仲仁找到郫縣製鞋廠並告知,鄧小平希望能穿到“家鄉鞋”——川西毛邊槽眼布鞋。經郫縣製鞋廠工人們的多次調整,布鞋的合腳舒適讓鄧小平十分滿意,他托人向製鞋師傅們表示感謝,並希望再做三雙,想穿著“家鄉鞋”踏上回歸後的香港土地。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製作布鞋的事傳入民間後,唐昌布鞋被家鄉人民親切地叫為“小平布鞋”,體現了家鄉人民對小平同志的深切緬懷和愛戴。
隨著時代發展,機械化迅速取代人工,唐昌布鞋的鼎盛時期早已消逝,如今僅有唯一一家作坊還在規模化生產、銷售唐昌傳統手工布鞋。近年來,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唐昌布鞋製作工藝先後榮獲“郫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稱號。唐昌布鞋也積極進行創新,在貼近大眾審美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除傳統純棉料鞋外,亞麻布、印花布、帆布、絲綢等材料製作的布鞋也開始出現。這些布鞋既保留了傳統手工布鞋的舒適透氣、輕便合腳、古樸凝重的特徵,又加入了現代審美元素。唐昌布鞋與郫都區境內另一項非遺項目“古城棕編”相結合,發展出手工棕編布鞋這一新產品,棕編師傅按鞋型要求手工編出鞋幫造型後翻口、鞝鞋、砂邊、修剪,做出的棕鞋是不可多得的工藝與實用性俱佳的非物質文化項目整合產品。此外,郫都區是著名的蜀繡之鄉,蜀繡和布鞋的結合成為一大亮點,由蜀繡工藝大師馮桂英設計刺繡的手工蜀繡布鞋也登上大雅之堂,已成為供人們收藏、欣賞的藝術品。

製作工藝

唐昌布鞋種類繁多,主要有槽眼鞋、鬆緊鞋、靸鞋、繡花鞋、絆絆鞋、懶式鞋、搭搭鞋、操鞋、窩窩鞋、童鞋、僧鞋、壽鞋、薄底快靴、雨靴、官靴、朝靴、梨園彩靴、打靴、神靴、壽靴等。
唐昌布鞋製作工藝極為繁瑣,有30餘道大工序、100餘道小工序,其工藝流程大致為:備料→布料縮水→調製漿糊→打布殼→曬布殼→排版→下樣→切樣→包蓋板→托里托面→剪幫→下口條→接口條→壓口條→疊幫→包口條→標配編碼→納底→修邊→翻底邊→打堂底→浸口(安裝鬆緊)→捶底→鞝鞋→楦鞋→烘鞋→砂邊→剪邊→粘邊→粘後跟→拆楦→總檢。

產業發展

1938年,賴學成上門拜師學藝。
時年12歲的賴學成上門拜師學藝,善良、手巧、能說會道的賴學成甚得馮友三喜愛,被收為弟子。經過長年篩選,馮友三最終留下徒弟4人幫忙打點“三山鞋店”:大徒弟肖夫同(生卒年不詳),二徒弟付清明(生卒年不詳),三徒弟賴學成(生於公元1926年3月14日,卒於公元2012年11月10日),四徒弟王道安(生於公元1932年,卒於公元2014年8月)。鞋店中產品的品種檔次也日益豐富完善。
1952年,成立“布鞋手工業互助組”。
在崇寧縣(唐昌古稱崇寧)“手工業管理科”組織下,成立了以余騰清、賀華清等7位老師傅為骨幹的“布鞋手工業互助組”,在當時的縣聯社(現在唐昌鎮劉家巷附近)內運營加工性質的布鞋廠。
1954年,“三山鞋店”被併入當時的“灌縣布鞋合作社”。
在國家公私合營的大背景下,“三山鞋店”被併入當時的“灌縣布鞋合作社”(後又改稱“灌縣布鞋廠”“灌縣製革廠”“都江堰製革廠”,原廠址在現在都江堰市迎賓路84號附近)。
1956年,“解放布鞋”成為拳頭產品。
時任崇寧縣縣長的李助輝(音)對“崇寧縣布鞋合作社”生產的“解放布鞋”(一種方圓頭的布鞋)解決了原材料供應問題,也讓“解放布鞋”成為當時“崇寧縣布鞋合作社”的拳頭產品。
1958年,“崇寧縣布鞋合作社”升級為“郫縣製鞋廠”。
1958年,崇寧縣撤縣,中心城鎮唐昌被併入郫縣,“崇寧縣布鞋合作社”升級為“郫縣製鞋廠”,當年郫縣全年計畫生產布鞋10萬雙,其中有5萬雙的任務就被安排由“郫縣製鞋廠”牽頭完成。唐昌鎮各個街道居委會發動在家的剩餘勞動力納底。一時間,街道邊全是各種短期納底培訓班,全鎮從早到晚,納底縫紉聲不絕於耳,布鞋的生產操作也無聲無息地融入了唐昌人的日常生活。
1964年,“郫縣製鞋廠”的生產開始逐步回到正軌。
為解決動力問題,鞋廠動用各種關係在成都購得一台飛機上淘汰的電動機。職工們發動集體的智慧用木板、縫紉台、鋼軸等部件對腳踏式飛輪納底機械進行了動力改造。從此,布鞋的生產效率和質量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1989-1990年榮獲省優、部優、“山城杯”“芙蓉杯”等各類獎項。
憑藉投入工藝注塑鞋的前瞻眼光,1989年和1990年“郫縣製鞋廠”連年榮獲省優、部優、“山城杯”“芙蓉杯”等各類獎項,並加入成都市工商業聯合會,“風姿牌”工藝注塑鞋乘勢在電視台做起廣告,風頭一時無雙。
1998年7月28日,“郫縣製鞋廠”正式解體。
賴淑芳隨父親回到都江堰拜訪師公後人,決定繼承“三山鞋店”的傳統,製作川西手工布鞋。為穩定生產質量,也為解決師兄弟們的工作問題,賴淑芳組織鄧小平製鞋團隊的原班人馬繼續生產傳統川西手工布鞋。
同時在唐昌鎮人民政府支持下,註冊“唐昌”商標,借唐昌地名寓意中華民族繁榮昌盛。
2004年,為紀念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受成都、廣安兩地政府委託,在小平故居陳列館永久收藏、展示“唐昌布鞋”。
2016年,唐昌布鞋獲得“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

歷史價值

川西毛邊布鞋作為南方布鞋的代表,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而唐昌布鞋作為川西毛邊布鞋的典型代表,不僅影響和促進了川西毛邊手工布鞋技藝的成熟與發展,同時還影響和促進了其他上下游產業:例如紡線(崇寧線)、工具(唐昌剪刀)等製作工藝的成熟和發展。唐昌布鞋和其他川西手工布鞋在不斷演變和進化的過程中,反映著川西人民在實踐勞動中不斷順應自然的過程。唐昌布鞋款式的不斷變革也反映著川西人民審美情趣的演變。由包邊千層底到三合底,由三合底到切邊千層底,再由切邊千層底到毛邊千層底的演變過程,能夠客觀講述川西人民美學發展的歷史脈絡。唐昌布鞋還是研究川西平原乃至整個四川手工布鞋技藝發展歷史,成都輕工業、四川手工業經濟發展歷史、人文歷史不可缺少的實物證明。

人文價值

唐昌布鞋的毛邊千層底與北方包邊千層底相比,更突出了川西人的豪爽性格。包邊底布鞋在川西布鞋歷史中逐漸演變為毛邊底布鞋的過程,也展現了川西平原四周多山,包邊底因地形原因被本地居民淘汰的過程,從客觀上體現了川西地區在地形環境上與全國其他地區的差異。通過對唐昌布鞋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可看到成都地區與全國其他地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思想、文化以及價值取向、審美情趣等方面的差異。另外,唐昌布鞋不斷提升的技藝可反映出川西地區手工業演變的脈絡。這些對於研究成都地區人民的思想、文化以及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人文價值。

經濟價值

唐昌布鞋作為生活用品和藝術品,從古至今尤其是在成都二輕局成立的20世紀中下葉,更是成為成都地區輕工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間接為地方財政創收近百萬,還曾通過外貿出口間接支援國家外匯儲備,實現國產傳統手工布鞋出口世界的宏偉目標。在創造經濟效益時還帶動相關行業,例如線業、工具產業等;同時在擴大城鄉就業率和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現實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