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扇面上採用書法,文獻記載,以東晉
王羲之書老媼扇這膾炙人口的故事為先。史載王羲之曾在
團扇上畫小人物;其子
王獻之的《為桓溫書並畫烏牸駁牛扇》。扇面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據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中載:梁·肖賁“曾於扇上畫山水,咫尺內萬里可知”。
到了宋代,隨著繪畫藝術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山水畫、花鳥畫在唐末、五代基礎上得到空前的提高。文人與繪畫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形成了
文人畫創作高潮。加上皇帝對扇面藝術的重視,書畫扇面相應得到飛速發展,臻於頂峰。宋代宮廷畫家更是畫扇成風,《書繼》中載:“政和間,
徽宗每有畫扇,則六宮諸邸競皆臨仿一樣,或至數百本。留下扇面畫也很多,扇子的形制出現了芭蕉形的扇子。”兩宋盛極一時的
畫扇,創作了大批不朽之作,流傳至今為人們飽覽了兩宋繪畫的高尚藝術。小至花鳥畫中的野草閒花,昆蟲禽魚,都運以精心,出以妙筆。
扇面藝術受到歷代書畫名家的喜愛,許多名家均有扇面作品流傳於世。且集書法、繪畫於一扇,則始於明代,這是因為摺扇形式的出現。明清時代,由於江南制扇工藝高度發達,由此留下了許多具有江南特色的扇畫及扇書。江南地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形成了諸多藝術種類和流派,其中尤以扇面和
楹聯最具特色。如今人們不僅可以欣賞到
文徵明、
董其昌、
吳昌碩、
豐子愷這樣的書畫大家的扇面書畫,也可以領略
曾國藩、
左宗棠、
李鴻章、
黃炎培等歷史名人的作品,足見中國扇面藝術流傳之廣並受到不同人群的喜愛。
藝術鑑賞
鑑賞一葉扇面,無論是寥寥數筆,墨竹、秋蘭,還是全景工筆,亭台樓閣,筆致毫髮。展開扇面,首先是對扇面的形象的評估,從畫的精神、氣韻、造詣、趣味及意境著眼,細細品味,來領略作者對整個扇面布局,構圖的意圖,筆觸的深淺、虛實。水墨還是設色,更之重彩,來反映作者的思想,體味其流派的特點,作畫的風格。
| 山水寄情 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自然與人息息相關。明山秀水不僅僅是美麗的自然景致,更是人們修心養性、寄託理想的精神家園。明清後的中國畫派紛繁,立意、用筆各有不同,煙江草樹、幽谷溪泉,或空寂曠遠,或蓊鬱深邃,所描所繪都是人們心中的世外桃源。 |
| 花鳥娛心 紅花綠葉有意,禽鳥草蟲含情,花鳥畫在尺幅墨色之間曲盡生命之美。觀賞之餘,令人市井之心稍去,田園之意漸萌。明清時期,花鳥畫突破了宋代院體的寫生模式,水墨寫意、沒骨花卉等技法的創新,給這一方天地帶來了新的動感與活力。 |
| 容影隨性 在文人畫的美學思想中,圖寫人物當以精神氣質為首,外形的真實與否反在其次。明清以來,人物、肖像在一段時間的沉寂之後,紛紛突破前人成規,從民間繪畫和西洋繪畫中汲取營養,形成了新的藝術潮流。陳洪綬的人物風格奇古,個性張揚。“海上三任”則將人物審美引向世俗,開啟了近現代人物畫的新風。 |
| 詩文詠志 文人墨客以吟詩作賦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書法不僅是其載體,也是藝術化了的詩章。勾、提、點、捺,飛白、頓挫之間寫出了形意之美,也張揚了書寫者的個性與激情。館閣體代表著莊重與規範,行、草書體現了唯美與自由,碑學隸法與金石篆體的流行則意味著尋求突破的探索與嘗試。 |
書畫扇集實用、工藝與藝術於一體。上至帝王仕宦、下至庶民百姓,都可擁有不同水平的書畫扇,是欣賞層面最為廣泛的藝術品之一。中國扇子歷史悠久,從實用品、禮儀物演變為藝術品,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宋代團扇書畫和明清的摺扇書畫堪稱書畫扇巔峰。著名書畫家幾乎都創作書畫摺扇,此風氣一直盛行到清末。
明清兩代扇面書畫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面貌,構圖簡潔、運筆流暢。書畫家在創作時需要布局精準、技法嫻熟,一幅盈尺小品往往能體現創作者在自然情態下的藝術造詣和筆墨意趣,因此扇面書畫在美術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扇面與書畫結合以後便已超越其實用性,成為一件藝術品。許多收藏家將書畫扇面直接裱成冊頁,而不製成可摺疊的成扇。還有人將成扇扇面揭下,裝裱後收藏起來。因此古代扇面書畫大多以冊頁的形式保存至今。
扇面書畫與捲軸書畫相比,雖不及捲軸書畫宏大精深,但卻有著更為濃厚的裝飾意趣。“很多大畫家能畫大畫,但卻未必畫得了小幅扇畫。”一位畫家介紹。
扇畫要求一次性完成,中間不能停筆;由於尺幅限制,在扇上繪畫要求畫家對線條、墨色和構圖進行精心設計,胸有成“扇”時,方能落筆;再加上有的材料如色紙、金箋等對落墨、設色要求較高,畫家往往難於掌握,所以一般書畫家不敢隨意嘗試。
扇畫類別
在中國畫門類中,歷代書畫家都喜歡在扇面上繪畫或書寫以抒情達意,或為他人收藏或贈友人以詩留念。存字和畫的扇子,保持原樣的叫成扇,為便於收藏而裝裱成冊頁的習稱扇面。從形制上分,又有圓形叫團扇(
紈扇)和摺疊式的叫
摺扇。
扇面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品。在宋、元時代,團扇畫廣為流行。明代以後,摺扇畫漸執牛耳。文人墨客精於此道者,燦若繁星。其中不乏超絕脫俗的傳世佳作,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折
扇的扇面上寬下窄,呈扇形。畫家在命筆之時必須考慮在這種特定的空間範圍中安排畫面,精思巧構,展示技法。只有這樣,才能夠匠心獨具,筆隨意轉,化有限為無限,創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
真正的摺疊扇的書畫實物要數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宣德帝
朱瞻基宣德二年畫的大摺扇,
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明代永樂、宣德年間
謝縉《汀樹釣船圖》為最早。當時的蘇州,經濟繁榮,而“院畫”(宮廷繪畫)勢力日薄,“浙派”也步入末流,“吳門派”代之而起。以
沈周為首,
文徵明繼起,還有唐寅、
仇英,稱之“
吳門四家”。他們技藝全面,題材廣泛,是明代成化到嘉靖間,吳門派繪畫裡最活躍時期,也是明代書法藝術的興盛期。如文徵明的書畫扇面,在清代就出《文徵明書畫扇冊》。吳榮光題中說,“到明代四家,唐、沈、文、仇始為書畫,蔚為吳下人書畫扇面之風氣”。是後,書畫摺疊扇風氣大盛,名人顯貴,名家流派,文人墨客都善筆於摺疊扇,遂成明清以來獨具一格的書畫形式。摺疊扇以其獨特的造型--一條圓弧和經過這條弧的兩個端點的兩條圓半徑的圖形而定為扇形。多少丹青妙手為之傾倒。
巧妙的構圖,使扇面展開時不覺得是畫在半環形式的扇面上,感覺如同畫在一張平整的長方形的橫幅上一樣。扇面的書畫更能反映每位書畫家的藝術真諦。
精品紛呈
如舊題
徐熙《豆花蜻蜓圖》、舊題
黃居寀《
晚荷郭索圖》、舊題
徐崇矩《
紅蓼水禽圖》、
劉寀《
群魚戲藻圖》、
張茂《
雙鴛鴦圖》等。尤其是宋徽宗
趙佶《
枇杷山鳥圖》更藝極於神。大至山水畫,咫尺千里,反映江山多嬌、雄渾壯闊的氣勢。以全景式的構圖,卻以細膩的皴法來表現曲折多變的山川、晴巒迭秀、煙雲雪霧。在南宋,又有以突出某一局部。使構圖和景物變得簡潔,主題鮮明突出,達到意境完整的效果。如舊題
馬世榮《五雲樓閣圖》、夏珪《煙岫林居圖》和舊題《遙岑煙靄圖》、舊題
陳清波《湖山春曉圖》;特別是舊題張訓禮《春山漁艇圖》,著色青綠山水,洋溢著春天江山的迷人景色。它小中見大,咫尺千里。扇面作為繪畫的一種形式被繼承、發揚、光大。實已脫離了紈扇的實用性,塑造了藝術化的紈扇面形狀的繪畫作品,被歷代皇室顯要,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作為精品珍藏。紈扇面的形式的繪畫,在元代也有不少精品,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
夏永《岳陽樓圖》、
趙元《樹石圖》等。在明、清時期,很多畫家也熱衷於畫紈扇圖,直至今日,還受到一些畫家的青睞。
創作設計
扇面的畫法,包括諸如:繪畫技巧、構圖設計、創作研究等多方面。這些方面雖與通常國畫的道理、原則、規律、技法都是一致的。但是由於扇面形制上的特殊樣式(主要是
摺扇),又決定了扇面畫法有其特別之處。
隨紙施技
經膠礬處理過的扇面光滑挺實,加之摺痕起伏紙性發生了較大改變。宣紙原有的那種洇潤滲染,淡墨輕彩的韻味已無從表現,而是呈現一種汪水浮彩的狀態。點、線、面都顯得蒼潤突兀、班駁淋漓。如果用常規手法去畫則不易成功,不妨先用一些與扇面紙質相近的光面紙來做練習以掌握紙性,反過來利用這種特性決定技法。書畫前輩們總結的經驗是:勾線描形多用乾筆,點染著色宜用水積。因為扇面原本就比較光滑,用筆也易於流滑,筆滑則甜俗浮躁。所以勾描以生澀為妙,既能使畫面產生力量感,又能掩蓋由扇面摺痕造成的“斷線”之缺陷,著色則要在水與墨的操作上多加鑽研體會。若能巧妙利用扇面紙質、紙性的特點作畫,則能產生在其他畫紙上得不到的獨特藝術效果。
隨形布勢
摺扇畫面上寬下窄、狹長而彎曲。這種特定的幅式要求在構圖上也應做特殊安排。扇面雖小卻能容納中國畫中的各種題材,山水、人物、花鳥等科目都可以表現,工筆、沒骨、寫意等技法都能運用。關鍵是如何在這尺幅天地里畫出宛若大作的氣勢來。畫山水,中景、遠景在扇面上都由近及遠逐步拓展,依照扇形格局隨勢伸張可使畫境有深邃感。畫近景也可將“地平線”順應扇面的弧度適當調整,則能“景隨扇面移”了。畫花鳥,可似小窗裁景,大勢取平而令物象布置靈動則能引人入勝。總之,摺扇畫的景物連同題款鈐印都要藉助扇形的開張取勢,結合畫面意境、氣勢進行經營布置。讓圓曲的畫面有平穩感,讓平面的空間有縱深感,方能以小見大。
隨心造境
扇面是手持把玩,近觀細瞧的書畫小品。非有情趣而不能引人,非有意境而不能入勝。小小扇面僅尺幅天地,若能以較少的筆墨表達許多的情趣;或以精妙的描繪刻畫幽深的意境,便是可藏可傳的精品佳作了。往往一些畫人因扇面是歸屬於“雜項”、“小件兒”的玩意兒,則因其小而視其輕,多做應酬草就之作。亦有些“大名頭”的即興“閒筆”曾也是無心塗抹的垃圾,而今在市場或拍場上卻被有意哄托和抄作,讓一些有錢而無知的“冤大頭”們盲目追捧。這些東西倘若用心品讀,未必能稱一“好”。潘天壽先生有言:“作小幅,須有治大國之精神,高瞻遠矚、會心四遠,小中見大,扼要得體,便不落小家習氣。”我想,扇面這類“小幅”也是馬虎不得的。
題材取捨
傳統扇面的表現內容多照顧到扇子的實用性,故爾多選擇令人望而升涼,觀則神爽的題材和物象。畫面多出現青山綠水,夏雨秋風,飛瀑流溪,雪野月空,或荷香送爽,或佳色傲霜。一般都是色調清淡,構圖疏朗,與暑熱浮躁形成反差,給人以精神和心理上的慰藉。如今,隨著扇子引風蔽日等使用功能的逐步消退,扇面畫的題材不再有局限性。依照人們審美觀念和欣賞情趣的變化,各類藝術創作取材日益豐富,扇面畫的創作題材也應更加寬泛。但是,扇面畫做為一種把玩清賞的小品,選題還是要以輕鬆愉快,閒適恬靜為好。一些過於莊重嚴肅或時髦火暴的題材則不太適宜,即使入畫,也套用一種幽默詼諧或借喻比擬的手法表現為妙,這也許能起到以小情趣反映大境界的效果。
筆墨技巧
扇面因為紙面光華且不平整,畫者首先要擎得住筆,勾描過程中執筆略低些,手腕放鬆些,根據設計好的構圖和造型並注意到扇面摺痕的避讓。在有限的畫面上爭取做到提按自然而斷續合理;使轉靈活而收放有度。
再一點就是控制好筆中的水分和墨色的濃度。在生宣紙上畫水墨寫意,一筆下去墨、色中的水分透入紙的纖維層洇滲開來,攜帶著墨色自然形成變化多端的墨氣色韻,效果飽滿而層次豐富;在熟宣紙上畫工筆,“三礬九染”筆筆從容,墨色經數遍渲染可細緻入微,效果雅麗而又端莊。在扇面上作畫則不然,無論工寫,落筆之後水分一時滲不下去,墨、色只能浮在紙面緩慢蒸發。蒸發過程中,扇面凸起的部分水分帶著墨色流散,凹下的部分墨色又隨水分聚積。凸處先乾而墨色淺淡,凹處後乾且墨色濃重。所以畫者在操作中必須掌握這種特性酌情運用筆、墨、水、色。
勾線、點染各有各的技巧,尤其在扇面上畫工筆,每一遍的渲染需一次完成為宜,而後用乾淨的濕筆將積水輕輕吸乾並趁勢“轟”勻墨色,流失的墨色處可待紙面稍乾後再依原色補勻。畫花瓣、葉面、樹幹、石塊等有面積感的部分可水分大一點,一遍遍地“積”出來。有大面積著色的地方,如工筆的荷葉、芭蕉葉等,若在扇面上橫向用筆要受其摺痕的影響無法將墨色染均勻。此時用筆可順著摺痕一檔檔地順染,並隨時用另一支筆加以收拾。如嫌墨色不足應待頭遍乾透後再染下一遍,且筆順應與前遍一致,不可來回塗抹,以免將原色泛起把畫面弄“花”。
傳承發展
扇面是中國豐富而多樣藝術中的一個特殊的類別。在扇面上寫書作畫,是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史上的一個獨特的現象。《
晉書》中所記“但言是
王右軍書,以求百錢可也”的故事,就表明了文人與扇子結下了不解之緣,所謂的“懷袖雅物”可以成為扇子與書畫結緣的核心內容。漢唐時期,以竹木為骨架,糊以薄質絲綢的紈扇,因繪有丹青重彩而顯富麗古雅,成為中國古典藝術重要形制的見證;宋畫中的團扇作品遺存至今,從中可見繪畫大家的風采,是宋代藝術的重要組成;此後,隨著造紙業的興盛,摺扇大量登場,沿至明清兩代,幾乎所有的文人書畫家都有在扇面上寫書作畫的典型經歷,從而形成了扇面藝術發展的全盛時期。而與之相應的是,扇面的收藏也成為書畫藝術收藏中的一個重要的類別。
集書法、繪畫於一扇,則始於明代,這是因為摺扇形式的出現。國人歷來都有這種習性,一件實用品總要給它藝術化,扇面畫就是這樣經過明清書畫家的匠心經營,從而逐步確定了其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品種而廣泛普及、流傳下來,繼而也逐步形成了扇面畫獨立的審美體系。及至清代、民國,扇面畫都是書畫家樂於染翰和文人雅士樂於把玩、收藏的藝術品。
扇子作為納涼、擋塵、遮陽以及禮儀的實用工具,因書畫而有獨特的魅力,因魅力之所在而有著自身發展的歷史,代代相傳,且影響所及至亞洲國家中的朝鮮、日本等地。
當年,乾隆帝曾命禮部尚書、畫師
張若靄將宮內所藏元、明兩代摺扇三百把編目作序。上行下效,此風行於文人之間。而扇面產業在民間,有了職業畫商和扇莊,經營書畫成扇,玩扇、藏扇也蔚然成風。1924年始創於京城的楊仁雅集時賢書畫扇面會,曾多次在中山公園水榭舉辦扇展,
梁啓超、
溥心畲、
齊白石、
陳半丁等一代名流均有作品參展,開啟了扇面藝術面向公眾展覽的歷史。
收藏價值
書畫扇面作為小品清玩,以其頗具特色的形制為中國歷代書畫家所喜愛。扇面收藏的興起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在20世紀90年代初至2000年前後,其拍賣市場都表現得比較穩定,像近現代名家的精品扇面其價格大多在幾萬元左右。2010年後,精品扇面的成交高價大多在100萬元以上。
自古以來,扇畫創作主要用於文人、書畫家與友人之間的交往,因此往往會在畫面或扇畫的背面題上一些重要的信息。在扇面的強勢勁頭背後不難發現,帶動整個扇面市場走高的還是名家精品。有關專家表示,扇面升值空間很大,特別是近現代名家的作品,表現形式多樣,真偽鑑別性高,收藏價值極為顯著。
扇面畫價值高,主要是由於扇面形式特殊,創作空間有局限,材質對筆墨的吸收性差,有摺痕等各種因素,導致在其上作畫難度較大,這就考驗了藝術家駕馭筆墨、章法布局、結構安排等諸多方面的能力,而知名的作者在這一點上尤為出色。不過,雖然名人效應一直是書畫市場不變的原則,但業內專家表示,這並不是選擇時的唯一標準。因為出自同一人之手的作品也會有高下之分,藝術家在不同創作時期作品風格不一,所以還需要藏家對名家畫風有一個系統性的認識。
作為投資,最好是選擇藝術家的代表作。如果接觸不到一線名家,退而選擇二線時,更要注重精品之作,要選藝術家頂峰時期的作品,以及技藝嫻熟、具有個人代表性的作品。扇面收藏中對於年代的要求,記者了解到自然是越早越好。至於品種推薦,更看好明清文人的作品,如吳門四家、齊白石、張大千等,出自這些名家之手的扇面無疑都是精品,可以做適當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扇面收藏這一行內,受關注的不僅是交易價格,變現是否順利也是藏家看重的因素。相對於動輒數百萬元、千萬元的書畫精品而言,扇面作為其中的分支,有著“價位低”這個優勢,數十萬元或者百萬元出頭就能買到一件齊白石的精品扇面。另外,扇面在收藏市場領域中,也因為藝術家名氣大、藝術價值高等因素能夠縮短交易周期,變現相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