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陸治扇面畫山水圖

明陸治扇面畫山水圖

《扇面畫山水圖》是明代畫家陸治創作的一幅國畫。畫中山石外形的勾勒多見稜角,很好地表現出山石堅硬的質感。線條瀟灑酣暢,又自然靈動,沒有絲毫的僵化與生硬,這是陸氏用筆的顯著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陸治扇面畫山水圖
  • 文物原屬:民間收藏
  • 規格:縱18.2厘米,橫54.5厘米。
  • 年代:明代
作品簡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簡介

題識:高樓俯翠群峰表,絕壑林窺鳥道通。松際月明秋滿地,數聲長笛暮煙中。陸治。 鈐印:陸治之印。這件金箋設色扇面《扇面畫山水圖》,可以說是陸治山水畫風格成熟時期的代表作。畫面上雖然沒有標明創作年代,但根據用筆的方式可以斷定這是他晚年的作品。這件作品雖然還帶有文徵明、祝允明等吳門大家的筆墨痕跡,但整體風格還是陸治的自家面目。線上條的運用上,陸治有意與文徵明筆勢圓潤遒勁的風格拉開距離,借鑑了宋代名家的筆墨特色,線條峭拔利落、果斷乾淨。

作品賞析

作為文徵明的主要弟子之一,陸治在山水畫創作上的確得到了文氏薪傳,但他並沒有囿於師門成法,照本宣科,而是銳意革新,力求表現出屬於自己的精神風貌,這種創新精神在吳門畫派的後世傳人中並不多見。
陸治山水畫的構圖以“幽險”取勝,這和他常年居住在依山傍水的包山又擅長對景寫生大有關聯。看這件作品中,群峰對峙,江水奔流。高聳的峭壁之上,幾間涼亭凸現其間,其造型之險令觀者咂舌。涼亭中幾位文士正在憑欄遠眺,似乎正在欣賞著眼前一派清幽靜寂的水色山光,神態自在悠閒。在陸治的作品中,人物的造型往往涉筆不多卻是相當傳神。正是有了這幾位文人雅士悠閒自得的神態與結構險要的涼亭形成的強烈對比,才使得此處成為了這件作品的“畫眼”,自然而然地吸引住觀者的視線。涼亭周圍雜樹蔥鬱。有了這些重墨點虱出的樹木作為陪襯,涼亭的“畫眼”位置更加突出和穩固,作者經營布局的手段由此可見一斑。山腳下停泊著幾艘漁船。—艘漁船似乎正從遠處駛來,鼓盪的帆篷為這清幽寂靜的畫面增添了幾許動感。畫面的最下方,作者點綴了幾支桅桿,桅桿上飄揚著幾面小旗,那裡似乎也停泊著幾艘剛剛歸來的漁船。這看似漫不經心隨手點綴的桅桿卻正是作者的高明所在。一支桅桿自然代表著一艘漁船,幾支桅桿不僅與山腳邊停靠著的漁船遙相呼應,為畫面增添了縱深效果和層次感,使得咫尺畫幅大有一望無盡的磅礴氣勢;而且,正是這看似無關緊要的幾支桅桿封住了作品下方的“氣口”,有效地避免了作品的支離與鬆散,使整幅作品渾然—體,氣韻凝聚。
明陸治扇面畫山水圖
明陸治扇面畫山水圖
陸治的作品具有濃郁的“書卷氣”。像這件作品,設色樸素淡雅,即便是濃厚的焦墨也是不溫不火、清爽沉靜。吳門畫家大都精於書法,陸治也不例外。這件作品中,樹木崖石的勾勒就很有書法的筆韻。或許這只是—件酬酢之作,作品的細節部分尚缺謹嚴與精到,像山頂上的流雲用筆就顯得有些草率與僵硬。畫上有兩行款識:“包山陸治為興之文學作。”所謂“文學”,是古代文人對儒生的尊稱,這種稱謂在陸冶其他作品中也可以見到。

作者簡介

陸治(1496—1576年),字叔平,號包山,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陸治繪畫師承文徵明。擅畫花鳥、山水等題材。他的花鳥以工筆見長,深得徐熙、黃筌的旨趣,勾勒精細,設色清麗,人稱“妍麗派”,與陳淳齊名。陸治的山水畫既受到吳門派的影響,同時也吸收了宋代院體和青綠山水的特點,用筆勁峭。意境清朗,自成一格。代表作品有《春山曉靄圖》《榴花小景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