扆

漢語漢字,讀音:yǐ

扆,古代廟堂戶牖之間繡有斧形的屏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扆
  • 讀音:yǐ
  • 含義:古代廟堂戶牖之間繡有斧形的屏風
  • 性質:詞
漢字,姓氏,古籍解釋,

漢字

讀音:yǐ
扆,古代廟堂戶牖之間繡有斧形的屏風。《禮記·曲禮下》:“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 孔穎達 疏:“天子當依而立者,依,狀如屏風,以絳為質,高八尺,東西當戶牖之間,繡為斧文也。亦曰斧依……設依於廟堂戶牖之間,天子見諸侯則依而立,負之而南面以對諸侯也。” 陸德明釋文:“依,本又作扆,同,於豈反。”後以“當扆”指天子臨朝聽政。 南朝梁武帝 《祠南郊恩詔》:“朕當扆思治,政道未明。” 南朝梁任昉 《天監三年策秀才文》之一:“﹝朕﹞當扆永念,猶懷慙德。”參見“ 當寧 ”。
上排著九鳳丹霞扆,八寶紫霓墩。——《西遊記
又如:扆座(宮殿)
正如字面理解的意思:戶字下面一個衣,戶,與保護的“護”通音。人的居所稱之為戶,本身含有保護的意思,“有巢構屋,寒獸不傷”,故戶授音以護。
衣,所以蔽體者也。
音韻參考
[廣 韻]:於豈切,上7尾,yǐ,止開三上微影
[平水韻]:上聲五尾
[國 語]:yǐ
[粵 語]:ji2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戶衣
漢字部件分解: 戶衣
筆順編號: 4513413534
筆順讀寫: 捺折橫撇捺橫撇折撇捺

姓氏

扆:這個姓氏起源不得而知。最早流傳於戰國,當時有個一戶一衣的說法。
夏、商、周、秦時實行奴隸制,奴隸多產生於戰爭,從敵方俘虜的平民成為奴隸,也有因犯罪被貶為奴隸的,有官奴和私屬之分。當時人的地位等級較為森嚴,奴隸生活多是不好,一般奴隸不可能有什麼收入來源,一輩子都只穿那一件衣裳。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女奴、壯奴之類有條件的就過得好點。
還有另外一個解釋,就是大戶人家的下人。古時大戶人家裝飾有經常變動現象,比如貴客來了收拾下,男主人與貴客談話,女眷是不能與外人見面的,但事情也需知曉,於是就臨時搬來屏風(扆,有雲扆、扆坐、斧扆鳳扆等多種)。一般都是主人較為親近的下人搬來。而且這類活經常有,大戶人家嗎,事就多。下人大多是沒有姓氏或改姓,有的得寵於主人,在主人幫助下,脫離賤籍。脫離後,不會再用原主人家的姓,有的不知到自己該姓什麼,於是就用扆姓
據傳,祖先原是做官,後因事隱居深山,改姓扆(古代一種屏風),取其與世隔絕之意。山西運城市解州鎮有扆家莊。 歷史名人:明代監察御史扆昭、香河縣訓導扆純、舉人扆繡、扆錦等。當代分布集中在山西解州、大同、太原、臨汾、長治、朔州等,河南盧氏、四川成都等也有所見。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於豈切《集韻》《韻會》隱豈切,𠀤衣上聲。戶牗閒畫斧屛風也。《禮·明堂位》天子。負斧扆南鄕而立。《曲禮》疏扆狀如屛風,以絳為質,高八尺,東西當戶牖之閒,繡為斧文,亦曰斧扆。天子見諸侯,則依而立負之,而南面以對諸侯。
姓。
《正韻》隱綺切,音倚。義同。
《集韻》於希切,音衣。《爾雅·釋宮》戶牖閒謂之扆。郭璞讀。
通作依。《禮·曲禮》天子當依而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