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扆禹

黃扆禹,1920年12生,福建福州人。

1938年在福州抗敵後援會宣傳工作團第31分隊工作。1940年任閩江特委青年部長兼南平中心縣委書記。1946年任閩中特委書記。1947年初任閩浙贛區黨委委員,1949年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閩浙贛游擊縱隊政治部主任、6月任閩浙贛省委秘書長。1949年8月任南平地委副書記,1954年6月任省委黨校副校長。後先後在福建農學院、省農科院等工作,1975年8月任省氣象局局長。1985年7月當選中共福建省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1990年10月--1992年10月任省顧委委員、省顧委負責人,主持省顧委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扆禹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福建
  • 出生日期:1920年12
  • 性別:男
簡介,發展歷程,入黨,抗戰後,友情,

簡介

1938年夏天的福州,驕陽似火。古樹蒼蒼,一派幽靜的雙虹國小里,來了個年輕人,要找這裡的老師鄭挺。鄭挺當時已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共產黨外圍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福州總隊隊長,正以雙虹國小老師身份作掩護從事抗日救亡工作。這個年輕人找鄭挺做什麼?難道他也要加入共產黨、參加抗日?當時的年輕人現在已87歲的老人黃扆禹告訴我們其中的故事。

發展歷程

入黨

大多數參加革命的人,都有革命引路人,黃扆禹也不例外。他的革命引路人就是他的福州老鄉鄭挺。“說起我和鄭挺的相識,可以追溯到1937年。那時,我兄長在上海,所以我考入上海同濟大學附中念書,住在哥哥家。有一天我回家,發現家裡來了個年輕人,目光炯炯,氣宇軒昂,他就是鄭挺。他是上海大夏大學理化系的學生,因開展學生運動,曾被捕,釋放後就住在我哥哥家,就這樣我們漸漸熟悉起來。他學識淵博,性格開朗堅毅。我將他視為良師益友。”從此後,暢談人生理想,剖析國內外形勢,慨嘆民生疾苦,成了這對年輕人聚在一起的共同話題。原本懵懂無知的心就這樣被照亮了,潛藏在心底的滿腔革命熱情就這樣被喚起了。
1937年8月,日軍攻進了上海,上海成了黑暗的孤島。上海非久留之地,黃扆禹回到了老家福州。當時鄭挺受黨組織委派已經回到福州,開展地下鬥爭。國家處於危難之中,被擦拭點燃的心再也不能若無其事地平靜生活下去,洶湧澎湃的愛國情感使黃扆禹覺得必須要有所行動,於是才出現到雙虹國小找鄭挺的一幕。“我在雙虹國小找到了他,後來他成了我的入黨介紹人。”黃扆禹成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成了鄭挺的革命同志。從此,生活向他敞開了另外一扇門,生活就此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抗戰後

七七事變後,抗戰的烽火燃遍神州。福建省於1937年11月成立了抗敵後援會宣傳工作團。該組織十分龐大,下屬30幾個隊。黃扆禹是在第三十一分隊工作,三十一分隊和十四分隊是共產黨領導的。“我們有著更堅強的抗日決心和飽滿的抗日熱情,所以我們三十一分隊和十四分隊的抗日宣傳格外活躍。”他們創辦了《大家看》牆報和《時事報導》,在繁華熱鬧的大橋頭及飯館門口張貼,及時報導抗戰時事,評論抗戰形勢,因圖文並茂,訊息快捷,引得老百姓紛紛駐足觀看。
國民黨的眼皮底下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需要很小心謹慎。一不小心就會被國民黨特務嗅出氣味。所以黃扆禹他們平時辦報都是將從香港報紙上得來的訊息,改頭換面後才刊登。不原文刊登、也不註明出處。但也有疏忽的時候,記得有一次,他們將有關蘇聯和芬蘭戰爭的訊息原文刊登了出來,第二天就來了一隊荷槍實彈的國民黨特務,將他們的隊長抓去問話。還好隊長沉著冷靜、巧妙應對,國民黨特務問不出所以然,才將他放了,他們因此逃過一劫。秘密從事地下工作,雖然不是整天面對著戰火和硝煙,但要面對冷槍暗箭,一不小心就有被查封和抓捕之虞。
在抗敵後援會的宣傳工作中,經黃扆禹之手編輯過的文章無數,可他至今還記得他初看到毛澤東《論持久戰》一文時的震撼。真乃奇文也!道理講得既通透深刻又明了易懂。在這篇文章中,毛澤東對亡國論的批判,對為什麼要持久戰及對抗日三個階段的分析等,讓黃扆禹看後不禁擊節叫好,深受啟發。如此好文章,不管冒多大風險,一定要與民眾見面,他暗下決心。他們把這篇文章分散開來登在手抄報上。民眾看後的反映正如他們所料,大家的抗日信心被提升,抗日士氣被鼓舞。當時恐日病正在一些地方發散開來,不少軍隊士兵和民眾心中瀰漫著一股悲觀失望的情緒,這篇文章的出現可謂及時。
1938年,是福州不平靜的一年。日軍飛機首次轟炸福州後,福州人民就在飛機來襲的警報聲中生活。但福州人民並非忍辱偷生之輩,在我黨的暗中組織下,福州的民眾舉行了兩次示威大遊行以表達自己的憤怒。這兩次遊行黃扆禹都參加了。一次為福州各界萬人大遊行,大家舉著毛主席的頭像,高呼著抗日口號,從省體育廣場也就是現在的五一廣場出發繞到南門兜,浩浩蕩蕩朝南街、鼓樓一帶行進。遊行的隊伍排成了一條火龍,整條街成了火的海洋,福州的老百姓被深深震撼了。“我也很激動,為大家的抗日熱情所激動。”另一次遊行規模更大,人數更多,達5萬之眾。地點還是省體育廣場。試想像,不大的體育場裡站了5萬名民眾,黃扆禹還清楚的記得當時的情景,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都是人頭,煞是壯觀。

友情

“憶起了你,有淚難流;隨你同志,空自歸。從此革命受重創,從此永與故人違……”黃扆禹告訴我們,這首歌叫《憶王助》,是得知王助犧牲後,大家悼念他時唱的歌,詞曲都是曾鏡冰所作。他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是1941年底,他到閩北省委機關所在地(當時省委機關輾轉到了邵武)匯報情況,剛進門,就發現氣氛很低沉,機關同志都在唱一首歌,歌聲里充滿了悲傷和懷念。這首歌就是《憶王助》。福建省委書記曾鏡冰告訴他:王助犧牲了。他一聽,呆住了,不由回想起和王助並肩戰鬥的情形。
黃扆禹和王助接觸主要是在南平。1939年5月,國民黨有關部門和福州地區的學校遷往南平後,新四軍福州辦事處也遷到了南平,作為辦事處主任的王助也到了南平。1940年,黃扆禹也被調往南平,任閩江特委青年部長兼南平中心縣委書記,跟辦事處的人員多有接觸。“當時辦事處的處境很惡劣,四周都布滿了國民黨特務。所以我們一般是在敵人疲憊鬆懈時的下半夜去辦事處,天未亮就趕緊離開。一為了解和交流情況,二為看看新四軍的報刊和檔案。辦事處報刊真不少,新四軍《抗敵報》往往一來就被我們拿走,另外還有《新華日報》、《民眾》、《解放》等報刊。”可是沒想到,天妒英才,王助在順昌與建陽交界處開闢抗日游擊據點時遭遇土匪,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7歲。
在殘酷的革命鬥爭中,經常要面對血與火的考驗,生與死的離別!八年抗戰的勝利,正是無數知名不知名志士犧牲換來的。對戰友的懷念,更化作前進的動力。黃老一字一句地給我們念著《憶王助》的歌詞,沒有停頓,這讓我們真真切切地領悟了革命同志間的真摯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