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掌龍亞科

扁掌龍亞科(Plioplatecarpinae)意為“接近槳的腕骨”,是有鱗目滄龍科的一科,生存白堊紀晚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扁掌龍亞科
  • 拉丁學名:Plioplatecarpinae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 :爬行綱
  • 有鱗目
  • 滄龍科
  • 亞科:扁掌龍亞科
在1967年,戴爾·羅素(Dale Russell)將扁掌龍亞科定義為具有以下特徵:前上頜骨前方的喙小,或是沒有、第五、六、七對腦神經穿越耳後的一個孔、枕骨底部或基蝶骨基底動脈的血管溝、方骨的上鐙骨突大,末端扁平、上隅骨的背緣呈圓形、最多有29節薦前椎、薦前的脊椎總長,短於薦後的脊椎總長、後端尾椎的神經棘略長,沒有形成明顯的尾鰭、脈弧尾椎的椎體之間未固定、四肢關節的表面不平順。
Platecarpus tympaniticus的頭骨Platecarpus tympaniticus的頭骨
扁掌龍亞科的化石可發現於各大洲,但澳大利亞的化石仍有爭議。在善於游泳的滄龍科中,扁掌龍亞科的頭部較短,身體也較短。某些研究人員認為它們的身體靈活程度,相當於現代鰭足類。大部分扁掌龍亞科是魚食性動物,以頭足類(例如箭石)為食。體型較大的物種可能也以小型海生爬行動物為食。至少有一個屬演化出堅固、適合咬碎的牙齒,可能以貝類為食。扁掌龍亞科是群中型滄龍類,身長介於12到25米之間。
戴爾·羅素提出扁掌龍亞科包含兩個族:扁掌龍族、傾齒龍族。傾齒龍族已被歸類於滄龍亞科
在2005年,Polcyn與Bell在建立了一個更大的演化支,稱為羅賽爾龍類科(Rullessosaurina),包含:海王龍亞科與扁掌龍亞科、以及它們的姐妹分類單元(包含特提斯龍羅塞爾龍亞瓜拉龍)。
扁掌龍亞科首次出現於土侖階,並持續生存到馬斯特里赫特階末期,生存了近2,400萬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