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知障》為張俊民於2018年創作的系列綜合材料繪畫。作者通過作品《所知障》系列,用艾灸燒穿一層又一層的畫布,打破已有的認知,希望能找到真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所知障
- 外文名:Hindrance by the Knowing
- 作者:張俊民
- 創作年代:2018年
- 材料:綜合材料 ,油畫布,宣紙,艾火
- 尺寸:70cmX90cm
- 藝術風格:當代藝術
主要作品
作品名 | 作品圖 | 作品信息 |
所知障1 | 90cmX90cm | |
所知障2 | 70cmX90cm |
《所知障》為張俊民於2018年創作的系列綜合材料繪畫。作者通過作品《所知障》系列,用艾灸燒穿一層又一層的畫布,打破已有的認知,希望能找到真相。
作品名 | 作品圖 | 作品信息 |
所知障1 | 90cmX90cm | |
所知障2 | 70cmX90cm |
梵語jn~eya^varan!a。指執著於所證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所知障又稱無明惑、無始無明、智障等。為二種無明之一(一念無明和無始無明)或三障之一·簡介三障是煩惱障、所知障、業障。煩惱障又稱為見思惑(一念無明),所...
《所知障》為張俊民於2018年創作的系列綜合材料繪畫。作者通過作品《所知障》系列,用艾灸燒穿一層又一層的畫布,打破已有的認知,希望能找到真相。主要作品 藝術賞析 人所能看見的聽見的未必是真實的,或者說人已有的認知往往會障礙你的判斷,作者通過作品《所知障》系列,用艾灸燒穿一層又一層的畫布,打破已有...
【三障】三障是煩惱障、所知障、業障。如果把業障用性障來取代,就會漏掉了業障一法的障礙,而性障又正是煩惱障所攝的內容,所以二障之外的另一障應該是業障才合正理。煩惱障又稱為見思惑,所知障又稱為無明惑,事障即是性障。分述如下:煩惱障 煩惱障就是障礙學人出離分段生死的煩惱,也就是見惑與思惑;...
1.指女人身體所有的五種障礙,法華經提婆品說:‘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2.法華經中說:欺為信障,怠為進障,嗔為念障,恨為定障,怨為慧障。3.指修道之五障,即煩惱障、業障、生障、法障、所知障。
菩薩於十地斷十障,而證十真如:一於初地斷異生性障,證適行真行,異生性障者,此地入心中斷之所,即見道所斷之煩惱所知二障也,此二障為無始以來凡夫異生之性,故云異生性。二於第二地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邪行障者其體為俱生所知障之一分。於諸有情身為行邪之障,故名邪行障。三於第三地斷...
煩惱障與所知障。系瑜伽行派與法相宗對貪、嗔、痴等諸惑,就其能障礙成就佛果之作用所作之分類。又作二礙。(一)(1)煩惱障,由我執(人我見)而生,以貪嗔痴等一切諸惑,發業潤生,煩擾有情之身心,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而障涅槃之果,故稱煩惱障。(2)所知障,由法執(法我見)而生,以貪嗔痴...
又若以三惑對配二障,則見思惑相當於煩惱障,塵沙惑、無明惑即相當於所知障。[摩訶止觀卷四上、卷六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三、卷七之四、法華經玄義?五上、玄義釋簽卷三下、四教義卷一]中國佛教·三惑 解析 三惑是天台宗所說的三種障惑。天台宗人把一切迷事、迷理的妄惑歸納作三類:一、見思惑,...
塵沙惑,猶同所知障,為不通達一切事理之惑,其數甚多,故喻名塵沙。如不斷此惑,則度生攝化之妙用,當不得自在。無明惑,為覆蔽中道實相之惑,與塵沙惑同有招感界外變易生死果報之力。唯此三惑原為同體,僅約粗、中、細而權分為三種而已。如配置於三諦來說,見思惑迷於空諦理,塵沙惑迷於假諦理,...
煩惱障有妨涅盤,所知障有礙菩提,非摧斷之,不能成佛。此兩會尊數略同,第八會為大曼荼羅,第九會乃明第八會諸尊之忿怒本誓者也。其圖式,中央之大日如來住於智拳印中,示現降伏四魔之形。四方四佛及十六大菩薩亦皆交拳現忿怒相,尤以金剛薩□埵呈三面八臂之降三世忿怒明王之相更為特異。外金剛部之四...
其中,俱生法執,為修所斷,於十地之中數數修習勝法空觀,方能除滅;分別法執,為見所斷,入初地時觀一切法之法空真如,即能除滅。又法之本體為假有,迷於假有,故生法執,法執為根本本體,更於法執之上,生起我執(人執),故有僅存法執而不存我執者;然若我執存在,則必有法執。起法執即生所知障,...
“淨除罪障”:眾生沉溺在輪迴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從無始時直到今天所犯下、積累起的數不清的十不善罪業和煩惱障、所知障。尤其在末法時代,隨著真正的修行人和培植善根福報人的減少,真正的佛法開始隱沒,影子佛法開始盛行,因此業障的黑暗越來越濃,三寶的加持越來越不容易感受到,於是各種違緣、災難頻頻發生,現世...
吽字,能消除嗔心所引轉生地獄之業力,關閉轉生地獄之門。持誦此明咒王者,能清淨一切十不善業、五無間罪等以身語意三門所造之業障及習氣:唵字,清淨身障,嘛字,清淨語障;呢字,清淨意障,叭字,清淨煩惱障;咪字,清淨習氣障;吽字,清淨所知障。持誦六字大明咒能清淨恢復所違犯的秘密乘之根本與支...
張俊民,男,1974年出生於江西省,2000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獲學士學位,當代藝術家,現工作生活於上海。其代表作品是《煩惱即菩提》系列、《所知障》系列、《秋收》、《書寫》系列、《盛放》系列等。藝術風格 張俊民的藝術創作是獨特的。油畫布上被燒灼的孔洞以及煙燻的痕跡讓山巒、樹叢、花朵和人物等多...
卷一:“染污無知,無明為體;不染污無知,劣慧為體。”另據淨影慧遠《起信論義疏》卷下之上:“染污無知即是五住性結煩惱;不染污無知即是事中無明之心。準驗斯等,當知以彼五住性結煩惱為煩惱障,事中無知以為智障。”意謂“染污無知”即是“煩惱障”,“不染污無知”即是“所知障”。
再次說到本題決定辦法,謂妄見分別,終無實益,只有先斷無始輪迴根本,即是以智破妄,明心見性,親證圓覺,即無退轉,若以分別心,立此三惑,即屬邪見,非為正問,總之此惑,即修後之所知障。此分正破所知障,以未明金剛藏本體,每起種種妄慮,粗者我見,細者法見,近世人未證圓覺,妄評是非,考據...
菩薩以有大智慧故,斷離煩惱障、所知障,不住於生死迷惑的世間。由於懷有大慈悲,積極救護眾生,因此也不住於涅槃,獨自享受安樂。迷惑染污的世間固然不住著,常樂我淨的涅槃也不住著,因此名為無住處涅槃。得四智圓明,完全了知第八識真如的所有體性與功德力,具有無邊法力,能夠隨意利益救度十方一切有緣眾生。...
唯識家所說 唯識家說菩薩在第十地滿心時此定現前。《成唯識論》卷九雲(大正31·53c)︰‘此地(第十地)於法雖得自在,而有餘障,未名最極。謂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運煩惱障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皆頓斷入如來地。’但是,《唯識了義燈》卷七(本)就金剛喻定之所攝,總括為第十地滿心時與出...
21. 善辭女,表示度母善於言辭,所教化的眾生皆能神領心會其義。22. 月容女,表示度母為眾有情驅除病魔而成就事業之時,其身色宛如皎潔的月亮,潔白無暇。23. 大靜女,表示度母是消除病魔厄難等一切息業之主。24. 不敗女,表示度母能戰勝二障礙,即一切煩惱障和所知障。25. 黃衣女,表示度母在做各種增業...
(19)、(20)是約第十地所斷的惑障而言,前者是對諸大神通不能自在的愚痴,後者則是對大法智雲和所含藏的功德不能自在的愚痴。(21)、(22)是就第十地的滿心、金剛喻定現前時所斷的惑障而言,前者是俱生起的微細所知障,後者則是俱生起的煩惱障種子。[參考資料] 《解深密經》卷四〈地波羅蜜多品;《...
造成此中心阻塞的原因是太大的自我(ego / 我執)與超我(super ego / conditioning 所知障),這是因為右脈過多的體能活動和思考過度,以及左脈的過度情緒化和思想積集,使兩脈膨脹如氣球,向中脈擠壓,在這種腫脹狀態下,中脈受堵,阻擋了靈量在頭頂升起。要改善這箇中心,我們應該培養出寬恕別人及自己的態度...
觀想自他一切眾生從而獲得了寶瓶、秘密、智慧、句義四種灌頂,清淨了業障、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四障。相續中生起了喜、殊喜、極喜、俱生喜四喜之智慧,現前了化身、報身、法身、自性身四身之果位。之後,念誦:怙主!我以愚昧無知故,於三昧耶有失犯,怙主上師祈救護,亦即主尊金剛持,具足大悲體性者,...
開始遊方參禪至曹洞宗門下,很長時間不能契機印心,未得要領。後來離去歸到寶峰湛堂禪師門內學禪法。湛堂見其風神爽邁,詞鋒機銳,倍加器重,讓他隨侍左右,指引參禪入道捷徑。長久沒有見機悟道,湛堂禪師詞責他:“汝未曾悟,病在意識,領解則為所知障。”湛堂入涅槃之前,將他推舉給楊岐宗高僧圓悟克勤禪師...
《漢語佛學評論(第2輯)》:專題一,伯蘭特·佛爾與東亞禪學史:西方的東方學與禪學論述、走向“行事的”禪學研究、作為文本和宗教範式的菩提達摩、專題二,唯識思想與東亞佛教傳統(二):最終意識與阿賴耶識——對現象學與唯識學所理解的深層心識結構的比較研究、《顯揚聖教論》中的佛身論、東亞唯識學“所知障”...
轉依,佛教專有名詞,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教義體系中的重要觀念,意指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以證得涅盤與菩提之果。亦即‘轉識成智’。內容簡介 佛家實踐的總內容,可用‘觀行與轉依’來加以概括。佛家實踐全程所經的各階段,都和智慧分不開來。像它開始的‘勝解’,相繼的‘加行’,一概由智慧來指導、...
據論文所述,本論為釋佛在大乘經中所說︰‘若不見實有性,即見真如’之義而作。亦即論中以‘四大種不調,眼生深厚翳障,而見燈去現毛輪蜂蠅等不實之相;若真遇良醫依上妙除翳眼藥,善於治療,病患痊癒,遠離翳障’之喻,喻眾生由所積煩惱、所知障患而障蔽慧眼時,分別色等諸法之自性、性相等,則有種...
然所通所覺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斷煩惱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之諸法,斷所知障而知諸法之一切種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於此二者,故謂之大菩提。智度論四曰:‘菩提名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無上智慧。’注維摩經曰:‘肇曰:道之極...
假設已經持戒了,也布施了,使來生也得到具有八暇十滿的人身,也有時間去聽聞空性,但是如果沒有以大悲心來攝持,則聽聞的空性所產生的力量是有限的。意思是說,這個空性頂多只能斷煩惱障。但是,如果所聽聞的空性能夠結合大悲心的話,這個空性的能力,就非常強大。它不僅可以斷煩惱障,也可以斷所知障。因為,有...
塵沙之惑,稱為化道障之惑,菩薩教化物之障也。菩薩教化物,必通達如塵沙無數之法門,然心性間昧。不能通達此塵沙之法門,自在教化,謂為塵沙之惑。即就不知不達之法門多而與以此名,其惡體為唯一之劣慧。俱舍論所謂不染污無知,唯識論所謂所知障,與之同。四教儀半字談五曰:‘所治之病,能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