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改良,清末民初(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發生的一場戲曲革新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戲曲改良
- 始興年代:清末民初
戲曲改良,清末民初(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發生的一場戲曲革新運動。
戲曲改良運動推動傳奇雜劇創作出現新的繁榮局面,作品數量多、題材廣,且多關係時局大事。內容或譜寫碧血丹心的革命英烈,如寫徐錫麟刺殺恩銘而壯烈犧牲的《蒼鷹擊》,寫秋瑾慷慨就義的《六月霜》等;或表彰歷史上抗擊侵略的民族英雄,如寫...
改良戲衣,清末以來首先從上海興起的各種新式戲曲服裝的統稱,或稱改良行頭。介紹 戲曲演出用的衣帽一直在不斷改進,到了清末,由於受到資本主義商業化的影響,戲曲劇場之間競爭激烈,紛紛以排演新戲、添置新式行頭爭奪觀眾。當時社會心理,...
《大歷史觀“視野下的清末”戲曲改良》是2013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范方俊。內容簡介 《大歷史觀視野下的清末戲曲改良》分上、下兩編,分為清末中國社會的近代轉型與“戲曲改良”的提出、清末“戲曲改良”的理論主張及主要...
晚清北京的戲曲改良與女子教育主講人是夏曉虹,講座地點是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7號 講座簡介 主講人 夏曉虹 講座地點 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7號 講座時間 2007.6.3 講座時長 121 分鐘 講座類別 歷史 關鍵字 歷史、戲曲 組織單位 國家...
1,戲劇改良陣營中的代表性成員 2,戲劇改良派理論的論域內涵 (三)1919年之後中國戲劇界思想狀況 (四)戲劇改良運動的藝術成就 ——成兆才和“警世戲社”的評劇創造 1,北方農民藝人自我意識覺醒的表達:評劇新形態的創生 2,“唐山...
戲曲改良活動的開展與失敗 近代戲曲的發展後期,適應資產階級政治運動的需要,由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所倡導,並得到戲曲藝人的廣泛回響,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一場頗有聲勢的戲曲改良活動。它醞釀、發動於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之間,但早在太平天國...
《二十世紀中國戲曲改革理論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導論概述20世紀中國戲曲改革與社會變遷及戲曲危機之間的密切關係,確認研究基本思路;一章研究晚清啟蒙新民語境中的戲曲認識論和戲曲改良主張,同時分析戲曲改良思想的資源;第二章關注20世紀二...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戲曲 五四新文化運動對戲曲的批判隨著辛亥革命的失敗,中國近代史後期的戲曲改良活動走向低潮。當時泛起一股倒退、復古的逆流,許多劇目不僅極力迴避現實問題,有的甚至還以低級趣味招徠觀眾。五四新文化運動正在這時興起,...
第三章 戲曲改良運動與鄉村演劇 第一節 20世紀初的戲曲改良運動 第二節 時代變革下的鄉村演劇 第三節 秧歌小戲中的政治表達 第四章 根據地的戲劇運動 第一節 從民間班社到革命劇團
《現代戲曲觀念 : 建構與蛻變》是2019年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春寧。內容簡介 晚清以來,伴隨著西學東漸的腳步,西方的戲劇理論、戲劇作品大量湧入中國,中西戲劇觀念之間產生了激烈的交鋒與碰撞。從晚清戲曲改良運動到“...
《20世紀中國戲劇理論批評史》是2013年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寧。內容簡介 周寧編寫的《20世紀中國戲劇理論批評史(上中下)(精)》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最終成果。由20世紀初戲曲改良運動與西方戲劇譯介發動的中國現代...
辛亥革命前後,一批有造詣的戲曲藝術家從事戲曲藝術改良活動,著名的有汪笑儂、潘月樵、夏月珊等,他們為以後的戲曲改良積累了寶資的經驗。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這段時期內,一些志之士對戲曲進行了改革。梅蘭芳在...
10.1 近現代戲曲的發展狀況 10.2 西方文明的侵入與演出條件的改善(19世紀末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2.1 新式劇場的建立 10.2.2 觀演關係的改善 10.2.3 觀演模式的統一 10.3 戲曲改良對觀演條件的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在戲曲改良潮流中,京劇、川劇、梆子腔等都開展了戲劇的革新活動。汪笑儂是最早配合社會運動改編和創作京劇劇本的藝人。汪笑儂(1858~1918),本名德克金,又名僢,號仰天,滿族人。年輕時中過舉人,後曾任河南太康知縣,因觸怒豪紳而被...
陝西同盟會會員李桐軒、孫仁玉以及王伯明、范紫東、高培之等160多名熱心戲曲改良的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創建了我國第一個集戲曲教育和演出為一體的新型藝術團體——陝西易俗社。該社以“輔助社會教育,啟迪民智,移風易俗”為宗旨,...
該書在揭示評劇形成的社會歷史環境和文化環境方面,是以寬闊的視野審視歷史史料,指出:“評劇,誕生於晚清西學東漸,變法圖強,戲曲改良的社會文化環境之中”; “現代工業城市的發展,是評劇誕生的搖籃,也是哺育評劇成長的母體”;而...
第二節 處於中西文學理論交接之處的活歷史劇改良 第三節 新派劇的新舊折中形式 第五章 中國的戲劇改良與戲劇社會地位的上升 第一節 西方傳教士與西方戲劇知識在中國的傳播 第二節 取徑日本,學習西方——知識人對戲曲改良合理性的...
中國戲曲理論建設30年 現代意義的戲曲理論,產生於20世紀初的“戲曲改良”,及隨後的“國劇運動”等。有意識地勾勒戲曲理論藍圖,則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如南京戲曲音樂研究院北平分院1932年創刊的《劇學月刊》,在《述概》開篇:“(...
8、《鄭懷興歷史劇中的知識分子與女性》,《戲曲研究》2009年第3期 9、《晚明“書懷寫憤”戲曲文學思潮論綱》,《戲曲藝術》2009年第2期 10、《清末民初北方地區戲曲改良活動考述》,《戲曲藝術》2011年第3期 11、《戲曲改良中的...
楊以久生於斯,長於斯,自幼受花燈、滇戲藝術的薰陶,對傳統戲曲寓教於樂的作用有較深的了解,同時對舊戲曲種種弊端感受亦多,曾撰寫論文《戲曲改良說》,闡述自己的見解。他的關於親職教育與學校教育關係的文章,至今仍有參考價值。...
陝西同盟會會員李桐軒、孫仁玉以及王伯明、范紫東、高培之等160多名熱心戲曲改良的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創建了我國第一個集戲曲教育和演出為一體的新型藝術團體——陝西易俗社。該社以“輔助社會教育,啟迪民智,移風易俗”為宗旨,...
中國近代第一個具有新式設備的劇場,也是從事戲曲改良的演出團體。1908年 7月,京劇演員潘月樵、夏月潤、夏月珊與上海信成銀行協理、曾任同盟會幹事的沈縵雲等,集資創建於上海南市十六鋪。主要編演京劇,也間有文明戲的演出。新舞台的...
他在新中國成立後提出了戲曲的“三改理論”,在此理論下田漢領導同時也親身整理改編了我國的傳統戲曲劇目,其中他親自考察的京劇劇目就達900多個,他為這些劇目書寫了許多精闢精彩的分析指導,為戲曲改良提供了更為明確的方向。
畢業後致力於戲曲研究,常與黃占彭、程茂亭、關醉禪等名票同台。1930年中華戲曲專科學校建立,翁被聘於該校兼課。1934年於中華戲曲專科學校任編劇和導演。1935年被聘任為中華戲曲專科學校戲曲改良委員會主任委員。1949年以後在中國京劇院...
1912年7月1日,陝西同盟會會員李桐軒、孫仁玉以及王伯明、范紫東、高培支等160多名熱心戲曲改良的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創建了我國第一個集戲曲教育和演出為一體的新型藝術團體——陝西易俗社。該社以“輔助社會教育,啟迪民智,移風...
”向以追求進步,緊跟時代潮流的楊韻譜,積極地投入到戲曲改良的潮流中去。縱觀楊韻譜一生的功績:一是創建並主持河北梆子有史以來第一個坤戲班—奎德社;二是不遺餘力地編演大量的時裝戲,成就斐然。女演員演戲,歷史上並不鮮見,進入...
舊時戲曲舞台上常用的一種襯幕,又稱“堂幕”、“台幔”。門帘掛在面向觀眾的上場門和下場門上,演員出入要由檢場人掀起門帘;台帳則掛在上下場門之間。1908年上海的新舞台採用寫實布景之後,戲曲改良家遂把門帘台帳稱之為“守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