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結構
詞條結構包括詞條名、百科名片、段落標題和目錄、詞條正文、正文圖片與圖冊、地圖、模組、詞條內鏈、參考資料、擴展閱讀、開放分類等。
一般戰爭類的詞條結構可以按目錄模板去梳理,參考詞條:
九·一八事變百科名片
1、圖片:從
百科的嚴謹出發,最好找官方權威、不帶廣告水印、與詞條內容準確相關圖片,不要忘記加上相應的圖片注釋
2、概述內容:對歷史戰爭(戰役)的大概信息的介紹,比如:**戰役是**(年、月、日)開始的,**(年、月、日)結束,持續時間**,簡述主要的歷史影響或意義等。
3、基本信息欄:使用“戰役”類模板,注意寫清楚名稱、地點、時間、參戰方、結果、參戰方兵力、傷亡情況、主要指揮官等基本信息
目錄模板
目錄 | 內容 | 相關度 | 備註 |
---|
一級目錄 | 二級目錄 | |
戰爭背景 | 時代背景 | 敘述戰爭(戰役)發生前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基本狀況
| 強相關 | 敘述事件發生的歷史前提(活條件) |
X國背景 |
戰爭起因 | 二級目錄根據每一場戰爭的具體情況而定 | 敘述戰爭(戰役)發生的直接原因,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導火索 | 強相關 | |
戰爭經過 | 二級目錄根據每一場戰爭的具體情況而定 | 敘述戰爭(戰役)發生的詳細過程 | 強相關 | 可以以時間或空間為線索 |
戰爭結果 | 二級目錄根據每一場戰爭的具體情況而定 | 戰爭(戰役)的結果,如戰爭(戰役)的勝負、傷亡統計等 | 強相關 | |
戰爭評價 | 二級目錄根據每一場戰爭的具體情況而定 | 文獻資料或人們對戰爭(戰役)的評價與認識 | 強相關 | |
戰爭影響 | 二級目錄根據每一場戰爭的具體情況而定 | 戰爭(戰役)發生後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影響或意義 | 強相關 | |
歷史爭議 | 二級目錄根據每一場戰爭的具體情況而定 | | 弱相關 | 歷史爭議若沒有可不寫 |
後世紀念 | 二級目錄根據每一場戰爭的具體情況而定 | | 弱相關 | 後世紀念若沒有可不寫 |
資料處理
戰爭類資料大致來自新聞,編寫人應對材料進行客觀化、去情緒化、去細節化處理和合理連線。
1、客觀化處理:清除主觀性語言,比如“我認為,XX事件……”,“警方認為,XXX事件……”,客觀地表達:XXX事件已經……。
2、去情緒化處理:
3、去細節化處理:具體的細節描述要抽取事件脈絡,不必糾纏於細節。
4、連續的新聞來源,就以時間為導語,抽取關鍵內容進行合理連線,比如:1日,XXX,到2日,YYY……
常見問題
1、圖片引用錯誤。
解決方式:百度圖片自然不必多說,甚至很多官方網站,如:騰訊、新浪等網站戰爭現場圖片也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因此,建議在找到圖片後,進行百度識圖。
2、詞條目錄混亂。
解決方式:參見主要結構目錄修改,把對應內容放置對應目錄下。
3、有效的參考資料覆蓋不足(嚴重問題之二)。
解決方式:把史書記載的原文作為參考資料,將國學網、新浪網等相對正規權威網站能對應的資料先引用對應。然後把沒有參考來源的資料複製到“百度新聞”、“讀秀”等能找到權威來源的地方去搜尋,實在不行才使用具有著作權聲明的不知名網站。註:百科、知道、文庫等各類用戶可編輯網站禁止使用,廣告類、來源於未知網際網路的資料亦非有效來源。
4、存在大量文言文。
解決方式:中文百科除歷史評價外儘量不要用原文,人物傳記更是不能存在,而是要將其移動至參考資料。
5、包含立場性(如:我國)、時效性(如:今年、近幾年) 言辭。
解決方式:我國修改為中國,國外可修改為中國之外,有時可用世界代替。時效性的措辭搜尋出具體資料時間來確定。
6、加入個人的主觀想法(如:我覺得,我以為)
解決方式:對於某個編輯主觀認為某件事是錯的,可以直接刪除,如有史料佐證,則加以整理,去除這類主觀辭彙,對於有爭議內容,不要用到“一定”“絕對”這類肯定式語氣。
7、圖冊內容混雜。
解決方式:由於圖冊要求需要為同一主題,故不能把畫像、影視形象作全部仍到同一個圖冊中,把不屬於同一主題的圖片刪除。
8、標點混亂。
解決方式: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詞條內大部分地方為中文標點【英文括弧“()” 、豎版括弧“「」” → 中文括弧 “()”、英文逗號“,” → 中文逗號“,”)英文冒號、前後引號:"" → :“”】
9、弱相關內容過多。
解決方式:弱相關的情況複雜,一般處理方式為刪除或精減,例如:個人作品中,具體的詩歌內容可刪,僅留詩歌名即可,添加內鏈引導到具體詞條去。
10、大段內容完全重複。
解決方式:大段完全重複的內容需要刪除,經常出現的情況有:簡介與中文百科:詞條概述重複,基本信息、個人資料與中文百科:基本信息欄重複,人物生平與軼事典故重複。完全重複的內容沒有必要去寫第二遍。另:特色詞條傾向於名片作為簡介,不建議內容中再寫“簡介/概述/基本信息”目錄,資料可分解到名片或其他目錄中。
11、紀年問題
解決方式:主要有兩種方式,二選其一,但要求通篇只使用其中的一種方式。
一、XX年(+年號),如757年(唐至德二年)。對於月和日,公曆時間用小寫,農曆時間用大寫,為了更加容易區別,可在月份前加上農曆等字眼。一般來說,100年以前必須要加上公元二字,如公元99年,公元100年以後可以不必加上公元二字,如101年可不寫成公元101年。
二、年號(xx),如唐至德二年(757),對於月和日,公曆時間用小寫,農曆時間用大寫,為了更加容易區別,可在月份前加上農曆等字眼。一般來說,括弧內不帶“公元”和“年”等字眼,但並不是絕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