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風煙/中國古代歷史風雲

戰場風煙/中國古代歷史風雲

《戰場風煙/中國古代歷史風雲》是2013年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秀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場風煙/中國古代歷史風雲 
  • 作者:葉秀松
  • 出版時間:2013年11月1日
  • 出版社安徽大學出版社 
  • 頁數:512 頁
  • ISBN:9787811108507
  • 類別:歷史&軍事
  • 開本:16K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戰場風煙》由葉秀松編著,依據歷代正史記載,行文直敘史實,沒有添枝加葉,也沒有夾入作者議論,力圖真實可信。所據史書附後以備查。每部分前面都有小序,作為內容提要。每篇不全面記述人物生平,只聚焦其宦海浮沉的經歷,力求精彩耐讀。篇末附簡評,儘量採用前人的評論,對前人評論需作補充、商榷或未見前人合適評論的,作者就事論事加以點評,供讀者參考。為方便讀者,在行文中用括弧註明古紀年相當於公曆某年、古地名位於今某地、古官名系何職務;對所涉及的歷史人物、事件採用腳註,以貫通文意。全書文字力求簡潔易懂、準確生動。
葉秀松的《戰場風煙》以戰爭為背景,圍繞爭奪政權、捍衛領土這一主題,選敘一批式微之君國破家亡、憂國之士奔赴國難、驍勇將領浴血沙場的故事。社會矛盾激化而不可調和便發生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毛澤東選集》第二卷·論持久戰)。戰爭是解決“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一種最高的鬥爭方式”(《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閱讀《戰場風煙》,可以看到部分王朝為何毀於戰火,了解那些亡國之君的失誤和興嘆;可以看到志士仁人如何對待戰亂,了解他們舍家為國的情操和業績;可以看到戰將臨陣怎樣進攻防守,了解他們為國效命的智勇和壯烈。書中亦記敘一些戰敗將軍,道出他們為何失敗、如何對待失敗,其中既有英雄,也有叛徒。書中還記敘了一些功高受害的將軍,他們的冤情令人扼腕長嘆。全書從不同的角度展現部分曾經戰場的歷史人物不同的精神風貌,從正反兩個方面為人們提供思考的空間。

圖書目錄

一、式微之君國破家亡
宋襄公不擊無備之敵
吳王夫差忘記父訓
蜀後主樂不思蜀
西晉懷、愍二帝無力回天
前趙帝劉曜臨陣醉酒
前燕幽帝棄賢任奸
南燕末帝延敵入腹
西涼後主拒不納諫
“無愁天子”亡國奴
陳後主沉溺酒色
後梁末帝聽信讒言
後晉少帝誤用主帥
後蜀太后灑酒祭兒
南漢王劉張不治軍備
南唐後主沉迷佛經
遼天祚帝誤信近臣
北宋徽、欽二帝國破家亡
金哀宗自嘆無過
元順帝難滅燎原烈火
明崇禎帝失於用人
清鹹豐帝喪魂失魄
二、憂患圖存以身報國
逄醜父易位救主
臧洪志願匡扶漢室
劉琨壯志未酬
祖逖北伐未競
顏杲卿奮討叛軍
辛讜奔赴國難
宗澤臨終呼“過河”
承暉為國殉難
陸秀夫、張世傑投身大海
張銓心憂國難
傅清捨身平叛
三、堅守陣地寧死不降
周苛城破就義
耿恭扼守疏勒城
毛德祖誓守虎牢
韋孝寬固守玉壁城
張巡堅守雍丘、睢陽
蘇緘城陷自焚
王稟守衛太原
郭永壯言率“義鬼”
楊邦義奮筆書“死”
趙立血染楚城
王堅挫敗蒙古軍
李庭芝選擇戰死
關天培捍衛南疆
四、頑強拼搏血染戰場
卻克負傷率部進擊
李廣利遠征大宛
來歙遇刺遺命
司馬師帶病出征
劉康祖浴血奮戰
王方翼血戰叛軍
魏勝聚義抗敵
毛忠血灑西陲
盧象升戴孝報國
李長庚視海船為廬舍
裕謙與侵略者不共戴天
鄧世昌勇撞敵艦
五、運籌得失關乎生死
孫臏減灶誘敵
匡章受割草人啟示
信陵君竊符救趙
項羽憤奪兵權破釜沉舟
劉秀力主守昆陽
虞詡增灶換裝
公孫瓚退守失算
曹操用賢勝袁紹
黃蓋詐降用火攻
劉璋迎劉備入蜀
蜀先主誤設連營
石勒示弱取勝
慕容廆間四方之敵
慕容垂巧擊晉軍
尚婢婢以屈求伸
周德威勸阻硬拼
韓世忠詐傳軍情
朱燮元義感叛將
傅爾丹執意進軍
六、驕疏疑忌禍患叢生
秦穆公拒聽蹇叔勸諫
趙孝成王誤易主將
燕王喜背信棄義
李廣飲恨沙海
荀彘猜忌爭功
張飛暴虐部下
馬謖自負失街亭
魏延、楊儀好強爭位
諸葛誕疑而失言
冉閔獨斷拒諫
苻堅失察軍心
禿髮傅檀掉以輕心
王鎮惡受疑遭忌
宋明帝為淵驅魚
徐禧臨陣瞎指揮
丘福輕敵冒進
王三善失於輕信
袁崇煥剛愎自用
慶復草率收兵
柴大紀縱兵經商
七、兵敗勢去歸宿殊異
子玉戰敗難歸
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陵揮淚送蘇武
關羽敗走麥城
張悌不願生還
李玄通借刀自盡
杜充不敢歸宋
劉豫叛國投敵
畢資倫哭祭故國
洪承疇被俘投降
張廣泗不救部眾
王文雄慘遭肢解
青麐城陷出逃
八、功高受陷千古沉冤
子上凱旋遭殃
樂毅被間離燕
白起沉冤九泉
廉頗客死楚國
李牧被誣遭殺
陳湯功成受貶謫
馬援“馬革裹屍”也蒙冤
班勇收復西域獲罪
鄧艾滅蜀銜冤
僕固懷恩逼上梁山
岳飛抗金被害
曾銑禍從天降
熊廷弼剛正罹難
聶士成殉職革職
後記

後記

從讀國小高年級開始,我便對文學和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以至參加工作後,所購買、閱讀的大多是文史類書籍。1995年,在業餘寫完長篇小說《桃花流水》(2008年4月,華夏出版社出版)之後,我轉讀中國歷史古籍,將視線專注於古代官員在官場的沉浮,並有選擇地分類記下其中較為典型的人物事件。這樣邊看邊寫,歷時8年,形成一個記述古代官場故事的框架草稿。從工作崗位退下來後,我集中近5年時間,聘請電腦打字員,先後3次對稿子進行系統梳理,並逐篇修改,於2007年形成“中國古代歷史風雲”系列叢書書稿。2008年,我將書稿通覽一遍,對部分文字作了修改。2009年,我查閱史書,對書稿逐篇修改校正。2010年,我對書稿再次作了修改。
作者不是歷史專業人員,對歷史科學尚沒有入門,能將此套書奉獻給讀者,首先藉助於前人的勞動成果,其次受到師友同學的熱情鼓勵。如果本套書能使讀者喜歡,能有益於國家的政治文明建設,將是我最大的安慰。賢妻葉善榮對我讀書寫作給予了極大的理解和支持,承擔起全部的家務。在本稿付梓之時,我向她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讀史時間不長,許多問題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加之認識膚淺,涉獵有限,書中錯誤難免,敬請專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葉秀松
2010年6月

序言

歷史,是後人永恆的話題。
人們每當談起我國古代的歷史故事,總是興趣盎然。這不光是由於其情節引人入勝、當事者的際遇命運牽動人心,還在於許多人物事跡至今還閃耀著人類文明的思想光輝,仍然可供今天的我們學習借鑑。
中國古代歷史是一個大舞台,本書展現的僅是一幕幕官場鬥爭的故事。進入中國古代官場的官員,雖然形象各不相同,但總體來說是比較富有智慧和思想的人群。他們在一定職位上的言論作為,他們利用其職權地位乃至豁出生命所進行的形形色色的鬥爭,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社會上流傳的古代官場鬥爭故事雖不算少,但此類故事許多還淹沒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鮮為人知。《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和《歷代紀事本末》等史書體系龐大,一般讀者難以通讀。作者有意為普及祖國歷史知識、弘揚中華民族正氣盡一點微薄之力。從這一願望出發,我不揣淺陋,泛舟史海,選取商末至清末部分帝王、朝臣以及州官被貶謫關殺或身歷險境的片斷,歷時15年,編寫出“中國古代歷史風雲”系列叢書。該套書包括《宮廷風暴(上下)》、《朝政風波(上下)》、《文壇風雨(上下)》、《列國交聘(上下)》、《戰場風煙(上下)》,共5種10冊。
《戰場風煙》以戰爭為背景,圍繞爭奪政權、捍衛領土這一主題,選敘一批式微之君國破家亡、憂國之士奔赴國難、驍勇將領浴血沙場的故事。社會矛盾激化而不可調和便發生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毛澤東選集》第二卷·論持久戰)。戰爭是解決“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一種最高的鬥爭方式”(《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閱讀本書,可以看到部分王朝為何毀於戰火,了解那些亡國之君的失誤和興嘆;可以看到志士仁人如何對待戰亂,了解他們舍家為國的情操和業績;可以看到戰將臨陣怎樣進攻防守,了解他們為國效命的智勇和壯烈。書中亦記敘一些戰敗將軍,道出他們為何失敗、如何對待失敗,其中既有英雄,也有叛徒。書中還記敘了一些功高受害的將軍,他們的冤情令人扼腕長嘆。全書從不同的角度展現部分曾經戰場的歷史人物不同的精神風貌,從正反兩個方面為人們提供思考的空間。
本書依據歷代正史記載,行文直敘史實,沒有添枝加葉,也沒有夾入作者議論,力圖真實可信。所據史書附後以備查。每部分前面都有小序,作為內容提要。每篇不全面記述人物生平,只聚焦其宦海浮沉的經歷,力求精彩耐讀。篇末附簡評,儘量採用前人的評論,對前人評論需作補充、商榷或未見前人合適評論的,作者就事論事加以點評,供讀者參考。為方便讀者,在行文中用括弧註明古紀年相當於公曆某年、古地名位於今某地、古官名系何職務;對所涉及的歷史人物、事件採用腳註,以貫通文意。全書文字力求簡潔易懂、準確生動。
期望本書能成為讀者的良師益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