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明崇禎八年(1635年),戚繼光祠堂始建。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重修,於祠堂東院建“忠”“孝”碑刻及碑亭。
1966年,“忠”“孝”碑刻被砸毀,碑亭亦毀。
1985年,經與戚家後人協商,政府出資8萬元,將祠堂收歸國有,由蓬萊閣管理所管理,並對祠堂進行全面修整,對社會開放。
1987年,重修“忠”“孝”碑刻,立於後花園南北兩側。
1989年,設立戚繼光祠堂管理所。
1998年5月,蓬萊市文物局對祠堂進行維修。
1999年,蓬萊市政府出資搬遷居民120戶,對祠堂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恢復戚繼光故里,使戚繼光牌坊、祠堂與故里連為一體,並撤銷戚繼光祠堂管理所,成立戚繼光故里管理處。
2000年,正式對社會開放。
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戚繼光墓始建。
1966年秋,芝山林場工人施工無意中挖開戚繼光墓。
1967年,芝山林場工人挖排水溝時發現了戚繼光墓誌。
1987年,蓬萊市文化局修復戚繼光墓及墓前石闕。
2006年,蓬萊民營企業家李海峰投資建造墓前龜馱碑及兩側石人、石馬、石羊。
建築格局
戚繼光祠堂原名“表功祠”,明崇禎皇帝為褒揚戚繼光的功績,“ 敕賜專祠,賜額表功”,下詔始建“表功祠”,祠堂東臨畫河和基督教聖會堂,南側及西側為居民區,北臨鐘樓西路,系三進院家廟式建築,占地面積595.1平方米,由正祠、過堂、門房各3間及後花園組成。正祠坐北面南,前有檐廊,明柱楹聯為郁達夫所作詩句:“拔雲手指天心月,拔劍光寒倭寇膽”,匾額為“戚武毅公祠”。室內暖宮塑戚繼光坐像一尊,正祠前廊東側牆壁鑲嵌清朝紀煥迥石刻《謁武莊公祠》。過堂坐東面西,陳列戚繼光戰刀、戰鞋、戰袍、兵書、詩集、光餅等複製品。過堂前廊有明柱4根,上刻馮玉祥將軍所作對聯:“先哲捍宗邦民族光榮垂萬世,後生驅勁敵愚忱慘澹繼前賢”,前廊兩側陳列刀、槍、劍、戟等兵器。門房坐東面西,門外兩側各有石獅一尊,門上陰刻對聯“千秋隆祀典,百戰著勛名”,橫聯“海上威風”。後花園及正祠前院各有一棵四百餘年的松柏和銀杏樹。
戚繼光墓地前為山間小盆地,周圍系山地丘陵,植被茂盛,坐北面南,為青磚穹隆頂墓,長9.22米,寬5.4米,高4.8米。該墓葬由墓門、墓道、前室、後室組成,石質墓門寬2.56米,前室寬1.85米,後室寬3.88米。據清代《蓬萊縣誌》記載,自戚繼光曾祖戚祥襲登州衛指揮,至戚繼光凡七世,皆葬於芝山之麓。
文物遺存
戚繼光墓誌由蓋和底兩部分組成,蓋為篆書,為兵部侍郎汪道昆所書《特進光祿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孟諸戚公墓志銘》,底為小楷,刻有戚繼光生平事跡,現藏於煙臺市博物館。
歷史文化
戚繼光(1528—1587年),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明代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戚繼光出身於將門,是明都指揮戚景通之子。自幼立志疆場,保國衛民,曾揮筆寫下“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名句。17歲襲父職任登州衛指揮僉事,25歲升為署都指揮僉事,負責山東全省沿海防禦倭寇的事務,成果顯著。
文物價值
戚繼光祠堂是蓬萊保存較完好的明代建築,對研究戚繼光生平具有重要價值。戚繼光墓對於研究戚繼光生平以及明代墓葬形制與選址提供了實物資料,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保護措施
1992年,戚繼光祠堂被公布為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3日,戚繼光祠堂及戚繼光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戚繼光祠堂位於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紫荊山街道武霖社區戚繼光故居西北角。
戚繼光墓位於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南王街道辦事處芝山南麓。
乘坐蓬萊公交1路、6路、11路於戚繼光故里站下車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