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胸太大這裡裝不下

我的胸太大這裡裝不下

我的胸太大這裡裝不下,來源於2015年11月17日,九派新聞一名記者的辭職報告。就一句:“我的胸太大,這裡裝不下”,可謂相當有逼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的胸太大這裡裝不下
  • 來源:九派新聞一名記者的辭職報告
  • 時間:2015年11月17日
走紅,文章,

走紅

2015年11月18日,九派新聞一名記者的辭職報告“意外”走紅,其簡潔封面除了必要內容如時間和抬頭外,就一句:“我的胸太大,這裡裝不下”,可謂相當有逼格。
很快,這張照片就在媒體圈刷屏。
很多人預測,這張照片必火甚至段子都出來了:老闆回覆:再大也逃不過我的手掌心
但也有人預測,這張照片不會火,因為:不經意的內容,引起了共鳴才會火。為了火而炮製的,共鳴的群體不多,火不了!
無疑,有人懷疑這是九派新聞在炒作。
隨後,一篇名為“告別武漢:不畏將來 不念過往” 、發表於11月18日署名為“彭玲玲”的文章被網友扒出。

文章

附:告別武漢:不畏將來 不念過往
離開武漢仿佛是一瞬間的決定。我對同事說,明天就走。
許久沒有這么痛快淋漓地活過。記得上次離職,來來回回糾結一個多月,當時家人朋友幾乎沒人支持,但我仍帶著滿腹理想,來到了武漢。
可是現在,支撐我的力量消失了。我厭倦了這裡。
街上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天好冷。同事給我餞行:吃飯、看電影。嘻哈一場、自嘲一場,生活又要重頭開始。
深夜,回到依然簡陋的房間,盤算著我能帶走的物件:一床被子、一個音樂盒、兩本書,以及瓶瓶罐罐的護膚品。3個多月了,我甚至沒在這間房裡備下一塊抹布,或一個好用的拖把。
stage 1
記得剛來武漢,人生地不熟。我常把自己關在房間,任孤獨啃噬。
新的工作,意味著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我面臨諸多不適,甚至一度懷疑自己的選擇——來武漢,是對的還是錯的?
彼時,我所在的媒體“長江新聞”,還處在最好的時光。它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正沐浴著希望和激情。
同事們來自全國各地,且大部分是辭職而來,他們年輕、富有活力,正懷抱著夢想。
香就是其中一位,她高高瘦瘦,長發,單鳳眼。第一天來就與我相識。她沿著長江日報大門的樓梯往下走,滿臉憂鬱。香說那邊不放人,辭職手續也拖著不辦,但她一定要來長江新聞,即使手續沒辦完。
她之前在海南的一家報社供職,可是報紙的效益早已江河日下。
我們沿著北湖正街找餐館吃飯,然後逛夜市。琳琅滿目的小商品、熱鬧的人流,梧桐樹下的武漢之夜,被映照得異常歡騰。
stage 2
後來,我開始出差。去北京、橫店等,採訪演員、採訪幾位將軍。
在家宅久了,我甚至害怕出行,害怕在人海里茫無頭緒地找人。我不會自己買車票、認不清捷運路線,不會用手機定位。我只是一名文學愛好者,因為愛寫,朋友便喊我來,成為長江新聞一名特稿記者。
我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叫王朋朋。
什麼都得學習。這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有時候覺得無望,有時候又覺得興奮。我得習慣著一個人行走。
在盛夏的北京街頭,我背著背包,穿過大半個城市,去買書、去見採訪對象;在橫店,我和一大群陌生的演員成為朋友。我用最快的速度寫稿,然後和領導探討稿件的寫法、修改方案。
每一天都是新鮮的,每一天都在進步。我開始喜歡這樣的生活。
變故始於改名。8月底的一天,我們的大領導突然說要宣布個訊息:長江新聞將被注資一個億,同事們一陣歡呼。
而另外一個訊息讓人黯然:長江新聞將改名為“九派新聞”。為什麼要改一個這么醜的名字?公司幾乎沒有人喜歡這個Low逼名字,但還是改了。
我記得那時,工作群里發布了很多圖片,行政部門為獅子座同事準備了大蛋糕,辦公室還貼上了彩帶,大家將蛋糕抹到臉上,互相逗樂。一切都很祥和、美好。
就像一齣悲劇電影,總有歡樂場面作為襯托。
那會兒,我正住在7天酒店,為接下來的採訪做著功課。我想,等我回去了,一定要結識每一位同事,和他們一起瘋、一起笑。
stage 4
沒有人預計到事情會越來越糟。
原計畫9月8日上線的APP推遲上線。12日,公司空降了一名“董事長”,一名“CEO”。
15日晚,同事香在微信里問我,采編部門領導可能都辭職,你們部門不會受到影響吧?
那時我在北湖正街,剛採訪完一個小商販,街上人群擁擠,後面的人推搡著我,我幾乎拿不穩手機。草草看了香的話,心不在焉地說,能有什麼影響?
是啊,這么大一個公司,能發生什麼大不了的事。但風暴還是來了。
這天,采編團隊領導和新來的領導發生衝突,說了狠話、拍了桌子。從同事口耳相傳的言論中得知,分歧主要來自方向性的問題,采編團隊堅持做原創新聞,新來的領導卻堅持做所謂的“大數據”,抓取新聞(說白點就是轉載新聞)。
兩撥人一拍兩散,我們采編團隊的大領導撂挑子了。那兩天,公司幾乎陷於癱瘓。
香仍是滿面愁容,說怎么辦,剛剛辭完職,如果失業,怎么有臉回去?是啊,怎么辦,我在一片反對聲中來到武漢,怎么有臉回去?
部分同事在辦公室失聲哭了。
灰頭土臉、狼狽無比,還不能向任何人說起。我依然像往常一樣給家人打電話、和長沙的朋友聊天,裝做什麼事都未曾發生。可是有無數個問號淤在心裡,怎么辦?
這就像一場博弈,大領導以撂挑子相要挾仍不能有什麼改觀,最後被安置在長江日報集團另一家報社。而九派新聞被新來的領導接管。
stage5
接下來發生的事,如同一場凌遲。
首先是不準再做監督類報導,且壓縮記者出差的比例。部分記者被安排在辦公室做編輯,轉載其他網站的新聞。9月23日,“九派新聞”APP正式上線,而公司內部,早已人心渙散。
10月,所有記者出差凍結。
平台上更新的報導,大部分是轉載的新聞,偶爾幾篇原創,也是10月前采來的報導,或是記者閉門造車,寫出的綜合稿。
她抱怨那個招她來的同事,明明這就是個火坑嘛。那個同事就坐在她旁邊,把頭埋在雙臂間,默然無語。
我們還一起看電影,吃飯,打牌,出遊。我們像是一群開心的倒霉蛋。可是年底了,去哪找工作好呢?始終有個痛點在。這是個悲劇,更是個笑話。
如果不需要原創內容,我們的存在就失去了意義。
工作變得越來越糟。我們喝酒,紅的,白的。喝完就倒在床上,笑,或者哭。
靜說失業了她就回家種地,家裡還好多玉米地。她25歲,來自山西,之前在一家報社工作。說完,她把頭埋在深藍色的被窩裡,腿懸在床沿上,哭起來,哭得身體一抖一抖的。
10月19日,公司制定出一份簡易表格,讓同事填“是”或“否”。九新聞派將從長報集團獨立出去,搬去光谷的一個什麼鬼地方,願意跟九派的人填“是”,否則填“否”。
至於填“是”,未來待遇、做什麼,以及填否意味著什麼等問題,新任的領導並沒有跟員工說明的意願。
有同事起草了份“申請書”,請求公司領導能將公司產品及以後的工作性質加以明說,然後讓大家簽名。
還有同事請求召開全體員工大會,因為自公司變革以來,沒有召開過一次大會,沒有一個人見過總經理。
這些要求被不了了之。所有的人都覺得被坑了,卻又找不到說理的地方。
武漢,一如他既往的那樣自負,以為能掌控BBC的敘事方式就可以愚弄世界(Fooled theWorld);湖北,一如他既往的那樣野蠻,以為奪取錄音筆就能Hold住全場。
套用一句媒體同行的話說:
我們知道了他們在說謊,他們也知道自己是說謊,他們也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我們也知道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說謊,但是他們依然在說謊。
別人都已通過大橋安全過河,他們還在假裝摸著石頭過河。
stage6
武漢的天氣已然進入深秋,冬天就在眼前了。所幸我已不是原來的我,這個我,已變得更為強大、獨立、灑脫。
我不想再浪費自己的時間。
我並沒有好的去處,但即使沒有去處,我也不願呆在這個地方。
11月12日,我背上行囊,坐上了離開武漢的高鐵。我以為自己的心情應該是失落的、羞恥的、狼狽的。但其實我是輕鬆的、釋然的。我再次結束了一段生活。
我甚至拒絕了領導給我介紹的工作。我不會再冒然地去選擇一份工作。
在我心裡,工作不是你能給多少工資或我能做多少事,不是你背後說我變態我背後說你無能。工作應是一種價值上的彼此認可。喜歡做的事,工資再低我也願意,不喜歡的事,工資再高也無濟於事。
我更加珍視我的自由與感受。
很感謝家人沒有責怪我,也感謝朋友沒有嘲笑我。讓我即使站在人生的最低處,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去武漢是對的還是錯的?時間終是給出了答案,我從來沒後悔過自己的選擇,經歷一些磕碰,生命才會更加厚重。
關於未來,希望,仿佛又回到我的手中。我想先和朋友一起做個自媒體(醞釀中),去呈現我們想呈現的人或事——雖然生活諸多磨難,但生命仍需背負小小的使命感。
期盼喜歡我的人能繼續喜歡我,不喜歡我的人能慢慢嘗試接受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