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在講台上看你
- 作者:安寧
- 出版時間:2012年1月
-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 頁數:248 頁
- ISBN:9787515300405
- 定價:25 元
- 開本:16 開
作者簡介,安寧的作品,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自序,
作者簡介
安寧(真名王苹),巨蟹座女子,80後人氣作家。文風猶如個性,兼具柔軟溫情與犀利幽默。已出版長篇小說與作品集18部。代表作品:《藍顏,紅顏》《試婚》《見喜》《聊齋五十狐》《藝術學院》。曾獲2009年度冰心兒童圖書獎、2009年度北京市政府優秀青年原創作品獎等多種獎項。另有繁體版在台灣等地發行。生於泰山,讀於北京,居於青城。外語學士,文學碩士,電影學博士。曾任中學外語老師,出版社編輯,現為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老師、副教授。
安寧的作品
《寂寞時,我們遠離愛情》 (2006.2,北京出版社)
《只是路過你》 (2009.12,金城出版社)
《唐豆的煩惱》 (2010.4,廣東新世紀出版社)
《這么疼,那么愛》 (2010.5,山東文藝出版社)
《少年自私事》 (2010.10,蘇州古吳軒出版社)
《中國電影中的兩性關係(1978-2010)》(2011.5,南京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1、兩代“叱吒風雲”的人,在教室里相遇,一定會碰撞出比之前的任何師生,都更為耀眼的火花。所以,“在講台上看你”,這樣的看里,有窺視和對弈的味道,也有祛除媒體對於兩代人浮躁誇張的臆想和猜測的深意。
2、本書文風以幽默犀利尖酸刻薄為主,挑戰傳統觀念賦予大學老師的儒雅知性形象,並用不“寬容”甚至“嫉妒”的坦蕩態度,看待台下將80後逼迫至黯淡無光的90後們。這樣的態度,或許會讓一些讀者不悅,但也必定引起另外一些讀者的閱讀快感。
3、混跡期刊界長達10年的人氣作家安寧,被讀者稱之為80後一代人的“代言人”,她對於80後一代的觀察,因為其身處其中,便顯得格外真實動人,並能引起同齡人的共鳴。所以在對90後的觀察上,此書便因為有了身份上的對比,而顯得更為深刻且貼近兩代人心靈的距離。
4、此書雖然是以隨筆的“散漫”形式,從不同角度寫作小“專題”,但事實上有著提前規定好的非常統一的風格和完整主題。6個專輯,分別涉及90後大學生的課上觀察、愛情態度、與80後老師們的衝突和摩擦、80後老師們的小自私、90後的畢業與工作、兩代人的淡漠與寬容。這其中又以“大學第一課”開篇,以“最後一課”作結。6個大的主題,便將兩代人迥異的人生觀,詳細地凸顯出來。
圖書目錄
第一輯 80後種桃,90後收李
曾經種下的桃樹,以為會掛滿飽滿甜美、養陰生津的桃子,不想,結出的卻是不可多食、損傷脾胃的李子,而且,還讓更生猛的一代,全摘了去,嘗一口,便嘻嘻哈哈地丟掉,從沉默不言的“桃李”樹下離開,去往那更五光十色的生活。
第二輯 寧要愛情,不要導師
曾經被高中時的老師們,深惡痛疾、圍追堵截的愛情,就這樣成了一代人的心中,最光芒四射想要奔赴的大學,或者,哪怕無數次重修,並歷經千辛萬苦才能通過,也要義無反顧去學的課程。而我們這些自以為可以浸潤靈魂的老師們,最好的姿態,大約,是閃身讓路,給無所不通的愛情。
第三輯 誰在網上惡評了我
我永遠猜不出,哪個學生在甜甜地給予我一粒糖果之後,一轉身,跑到網上,跟朋友們指責我哪句話傷害了他的心。所以我只能神采飛揚地講完課後,等待著那些來自於網上的一隻又一隻的觸角,將我的林林總總的八卦隱私,一點一點,抓撓出來,一直到,網上網下,婦孺皆知。
第四輯 老師的那點小心眼
太陽下最光輝的那個職業,其中的人,未必就時時刻刻地高尚且無私,很多時候,自私虛榮起來,原本不分什麼職業的高低與貴賤。
第五輯 畢業後才應索要的分數
許多年後,假若他們在畫畫或者唱歌的時候,突然間想起某一首詩詞的意象,那么,這時的他們,應該記得向母校索要一個滿分的榮耀。這個分數,穿越時光,打在此時,才是恰好。
第六輯 只是一程相伴
這一程互為師生的緣分,大約,就像乘坐同一輛車去上課的同事們。彼此打一聲招呼,或者道一聲早安,閒聊幾句天氣,便可以度過這短短的30分鐘的行程,奢求更多,不過是徒增煩惱。
作者自序
這是我成為大學老師的第一年,也是曾經引以為傲的80後的我,突然間覺得自己老去的一年。因為,站在我面前的,是比我整整小了10歲的90後的學生們。
我們這一代,在這個喧囂的社會,尚不能“三十而立”,更新鮮的一群人,便如洶湧的波濤,在陽光下閃耀著不可一世的光華,前赴後繼地湧來。我有時候在講台上看著他們,會覺得憂傷,因為他們像極了兇猛的野獸,在暗夜裡,散發著光芒,對於看上去即將成為社會中流砥柱的80後一代,毫無畏懼。有時候,我也會生出微微的嫉妒,看他們如此地飽滿恣意,張揚跋扈;世界在他們的掌心裡,似乎可以隨時翻覆;而漸被鎂光燈冷落的我們,除了這樣難過地注視著他們不息奔騰,放肆喧譁,不知珍惜地蹉跎著著世上所有的好,根本就無計可施。
曾經被時代賦予了太多個性上抽象卻犀利的辭彙,譬如驕傲,任性,啃老,孤獨,虛榮,物慾,叛逆,自私等等,所以當90後們成長起來,這些元素,便自然而且愈加鋒利地,過渡給了他們。我一直以為他們會與我們一樣,反抗這些被強加的特質,猶如反抗種種呼嘯而來的輿論的壓力。可是,我發現,他們根本就對此毫不介意。這樣的不介意,是一種更不可阻擋的背叛的力量,它極具破壞性,與傳統的潮流,涇渭分明,格格不入。過往的歷史站在他們面前,是沉睡還是甦醒,與蓬勃向上的他們,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我一直仰慕這樣的態度:高傲的,隨意的,毫不猶豫的,從容不迫的,自信的,達觀的,能夠勇敢放下一切的。當80後一代,在被房子車子物價婚姻工作升職等等物慾化的東西,阻礙住,不知是該掙脫還是作繭自縛的時候,90後一代,對此根本就嗤之以鼻,不屑一顧。他們揮霍青春,嘲笑傳統,鄙夷嚴肅。世界不是他們的,可是世界卻用特殊的方式,如此寵愛放任著他們。
我想起十年前的自己,曾經有同樣青蔥閃亮的容顏。我從小城鎮走入大城市,我試圖與這個世界對話,平等地從容地對話,但總是失敗。我終歸沒有而今一代人物質豐裕、繁花似錦的青春,所以,寫下這些文字,偶有嘲諷,間或刻薄,我想不過是因為,我這樣嫉妒他們璀璨鋪排的年華。
可是,這又有什麼呢,80後一代,嫉妒90後一代,不過是說明,我們也曾經有過,這樣任人言說的飛揚跋扈的蔥鬱時光。當我在講台上注視著他們,我不過是在深情注視並眷戀著,曾經屬於我們的光華。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