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燈會

成都燈會

成都燈會是四川省古老的傳統民俗活動。基於元宵賞燈習俗,既在天府之國這塊沃土的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的基礎之上、又在兩千年燈節長期發展的傳統技藝的基礎之上,經過不斷創新而形成了自己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的中國最著名的燈會。南宋詩人陸游在《丁酉上元》詩中描述成都燈會盛況是“突兀球場錦繡峰,遊人仕女擁千重;鼓吹連天沸午門,燈山萬炬動黃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都燈會
  • 來源:元宵賞燈習俗
  • 舉辦地成都
  • 萌芽期西漢
  • 類型:民俗
  • 文獻記載:《丁酉上元》
簡介,歷史,活動,寓意,發展,燈詞,摘自《西遊記》,《青玉案·元夕》,永遇樂·元宵,蝶戀花*密州上元,燈詩,正月十五夜月,元夕,十五夜觀燈,感舊絕句,初春懷成都,丁酉·上元,燈市行,燈會欣賞,

簡介

成都燈會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是成都歷史文化名城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稱讚她是傳播文化的友好使者。成都燈會西漢萌芽,東漢有形,唐代熾盛,近代成會,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歷史。建國後至今已舉辦了三十六屆。如今成都燈會乘改革春風又較早地走出蓉城,衝出四川,推向全國,跨入世界。先後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長沙、福州、青島、武漢烏魯木齊、太原、重慶新加坡馬來西亞加拿大等省內外、國內外數十座大中城市展出,受到了國家領導人,所在地廣大民眾和港澳同胞以及國際友人的高度讚譽。對成都燈會,在北京人稱“華夏一絕”,在廣州譽為“中國燈會之最”,在深圳等地稱為“中國燈會之首”,在馬來西亞被譽為“天下第一燈”。成都彩燈在長期的發展中,融匯眾家之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精湛的製作工藝。彩燈藝人們除選用傳統的金屬和白糖、玻璃、蠶繭、貝殼、瓷器等材料外,同時還不斷採用現代的雷射、光纖、聲控、電腦程控等新技術、新工藝,使成都彩燈格外璀燦奪目,絢麗多姿。尤其是以成噸食糖、上萬件瓷器和玻璃瓶製成的巨型燈組,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嘆為觀止。被稱為成都燈會“三絕”。成都彩燈表現的題材非常廣泛,既有中國古典文學,又有西方名著;既有民間傳說故事,又有現代宇宙奧秘;既有飛禽走獸,又有奇花異草。成都彩燈融形、色、聲、光、動、高、大、奇、新、精和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人們稱讚她是“絢麗的詩,立體的畫、有聲的雕塑,流動的音樂”。成都市燈會辦公室成立於一九九一年,其指導思想和宗旨是:弘揚民族文化,以燈為媒,廣交朋友,宣傳成都,提高成都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為發展彩燈藝術,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我辦願與國內外兄弟城市和各界朋友一道,為進一步發展彩燈藝術,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促進對外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繼續努力。
成都燈會成都燈會
成都燈會的主要內容是安放在園林美景之中的各式燈彩,按不同的主題或故事內容分組陳設,最多時可以達到150組,每組又由若干個不同的人物或景物組成,同時有無數的串燈、燈籠、牌坊燈、工藝燈、書畫燈、壁燈、臉譜燈、皮影燈、水底射燈、空中玫瑰、火樹銀花等作為襯托,形成了一個上下輝映、八方閃耀、色彩斑斕、眩人眼目的彩燈世界。

歷史

成都燈會究竟能追溯到哪個年代,現尚無定論。據有關的文字資料來看,東漢順帝時沛國豐人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創“五斗米道”而舉行的“燃燈祭斗”儀式,要算迄今了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燈會。
漢晉時,每逢春月花開時,蜀郡的統治者都要“縱民遊樂,嬉戲西園。”同時燈紅火耀,以粉飾太平
唐人的《放燈日記》中有唐明皇在天寶十五年安史之亂時逃到成都,與道家大法師葉清善上街觀燈的記載。“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有《觀燈詩》云:“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這首詩道出了當時成都燈會的盛況。
前蜀皇帝王建常“出遊浣花溪,自夜達旦”,當時“問亦放燈,率無定日”。後蜀皇帝孟昶曾“上元觀燈於露台。”
《四川成都府志》上說宋“開寶二年,命明年上元放燈三夜,自是歲以為常。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皆早宴大慈寺,晚宴五門樓,甲夜觀山棚變燈……街道燈火之盛,以昭覺寺為最。“由此可見,燈會的規模又日漸擴大了。詩人田況的《上元·燈夕》寫到成都燈會“春霄寶燈燃,錦里香菸浮……人聲震霄遠,火樹華里稠”的熱鬧情景。陸游在《丁酉·上元》有“突兀球場錦繡峰,遊人仕女擁千重”、“鼓吹連天沸五門,燈山萬炬動黃昏”的關於成都燈會的妙句,以及在《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一詞中有“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藥市,元夕燈山”的記述。
成都燈會成都燈會
元代四川,因連續二十年的戰爭,赤地千里,十屋九空。但據當時的費著寫的《歲華紀麗譜》查證,元宵佳節時,大慈寺仍是統治者張燈遊樂之處。燈會結束後,往往還要舉行一個“殘燈會”。“殘燈會由二都監戎服分巡,以察奸監,既罷,故作宴以勞焉。”當然,此時的燈會說不上是民眾遊樂活動了,僅僅只是統治者荒淫生活的一個縮影。
到了明代,燈會又沿襲唐、並在燈會期間招來天下富商,大辦物資交流。《帝京景物略》記載“省直之商旅,夷蠻閩貊之珍異,三代八朝之骨董,五等國民之服用皆集。”入夜則放燈,伴之鼓吹雜耍,熱鬧可謂至矣!
清初燈會“正月初九謂之上九,是夕始放燈,日出燈。燈有獅、龍竹、走馬、鰲山、採蓮船等名……結棚張燈,光明如晝”。(見《華陽縣誌·風俗》)《錦城竹枝詞》中也有“上元燈會搭燈棚,走馬鰲山數萬擎”的描述。這時已出現幾丈高的鰲山燈,戲文故事燈以及琉璃燈、紫檀燈等精七的工藝彩燈。
民國時期的燈會發展成元宵燈會外,還有六月的荷花燈會,九月里的菊花燈會等。其中仍數元宵燈會最熱鬧的地方。以後,燈會逐漸移到西南郊的青羊宮,並作為傳統的民間盛會延續到今天。

活動

從1962年起成都恢復春節燈會,會期一個月。燈會期間,公園內有曲藝、雜技、雜耍表演;有各種地方風味小吃;還有鑄糖人的擔子,賣風車的草把子,每屆燈會遊人都在百萬人次以上。 成都一年一度的燈會在青羊宮舉辦。這一中國古老的民俗在成都得到很好的展現。燈會盛況空前,各種燈競相展示,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吊燈、掛燈、走馬燈、鯉魚燈、荷花燈、壁燈、鰲山燈、大花籃等等,有濃厚的民族地方特色。大多採用大眾所熟悉的川劇劇目、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市政建設、工業成就等,反映了成都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當代的主要建設成就。製作精美,是成都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展示了成都民間彩扎技藝和書法繪畫等高超的傳統藝術。
成都燈會成都燈會

寓意

明火燃點為燈,而取光明,在中國流傳有幾千年了。古《辭源》對燈釋為焚骨以取光明者也,它驅走黑暗,變夜為晝,可見燈是征服黑暗的勇士。民間曾流傳著許多關於燈的神話傳說。說那月宮的嫦娥每晚提燈出來照亮人間;佛殿的寶蓮燈,幫助三聖母和沉香母子團圓;《水滸》中的吳用利用元竹燈市人潮如涌作掩護,智取大名府;宋將馬知節,鎮守邊關,在元宵節開燈會擺酒宴,嚇退了前來進攻的敵軍;又如名將狄青正月十五夜用燈會、酒宴麻痹敵人,狄青席間稱病暫退,趁敵不備,奪取了崑崙關。廣東省東莞的榴花塔燈,更有一番講究:據說在宋朝末年,元兵南侵,宋將熊飛,敗至廣東東莞原籍,組織鄉民堅守在榴花堡山頭,英勇抗擊元兵,戰至彈盡糧絕,最後壯烈犧牲。後人為紀念此舉,遂在山頂上修建七級寶塔,第屆中秋登塔掛懸彩燈數百盞,光輝奪目。而後,民間藝人們仿此寶塔形象紮成彩燈,為後人傳誦,以燈為寄託人們的哀思和美好願望的象徵。
成都燈會成都燈會

發展

火為燈之源,燈為火之英。相傳,燧人氏鑽木取火,乃中華民族繁榮昌盛之始。約火以為燈,燈光明亮,以彰繁榮,故曰燈為火之英。有燈便出會,三朋四友,聚集燈前,觥籌交錯,舉酒詩興,縱論古今,這可能是人間歲歲年年辦燈會的緣由吧!大型燈會的興起,乃是繁榮的象徵。史載漢晉之時成都城樓下,每逢春月花時,蜀郡統治者都要“縱民遊樂,嬉戲西園”,張燈結彩,以象繁榮。“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觀燈詩》中所寫“錦里開芳宴……繁光遠綴天……”等句,則記敘了當時燈會之盛大,社會之繁榮。
成都燈會成都燈會
燈會又是時代的縮影。各個時代的科學技術、文化經濟狀況不同,燈的特點也就相異。自從有了電,燈會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不僅使以“火樹銀花不夜城”的觀念辦燈會,遠遠滿足不了觀眾的要求;還使得一般的聲、色、形、光、動的觀念,也得不到觀眾喝彩了。
既然如此,以精巧的製作反映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強烈的時代精神,便成為民眾鑑賞燈會的主要標準了。如北方燈的古樸典雅,蘇杭燈的雍容華貴,福廣燈的富麗堂皇,哈爾濱冰燈之玉潔等等,都各有其鮮明的地方特色。而成都燈,除了熔各地之長外,還兼以造型的優美,做工的精緻與立意之新穎見長。這裡不妨以的成都燈會為例。是龍年,成都燈會布置了48座、210條造刑各不相同的龍燈。其中35米高的“中華騰飛”巨燈,一條蟠龍繞柱而上,直衝雲霄。意喻著龍的傳人龍的志向,有力地表達了中華騰飛之志。而巧奪天工的製作,則更有力地突出了這個主題。“瓷龍戲珠”組燈的兩條龍共18米長,系用1.5萬件杯、盤,碗,碟,勺等瓷器餐具綑紮而成,四周還有20座九龍座燈,共有小龍180條。龍體閃閃發光,工藝之奇巧,令人驚嘆。類似這種燈很多,就是公園路徑兩邊的導遊燈,不少也是做工精巧的宮燈,有的甚至一座燈就是一台戲。
燈會水平的高低,也取決於它是否閃爍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繁榮之光。成都燈會許多組燈,除了採用機電控制外,還採用了電腦、電視、遠紅外線、雷射、光導纖維等當代最新科技製作。燈會中心廣場的《紅光騰飛》組燈,高17米,直徑10米,中間是一個大皇冠,上面是用玻璃組成的地球,再上是電視發射塔;下面除了有“紅樓夢”、“西廂記”,“秋江”,“天仙配”四組古人物戲組燈外,還有彩色錄像展現製作單位改革開放成就的電視。站到遠紅外攝像機跟前,觀眾還可以從螢屏上看到自己的形象。

燈詞

摘自《西遊記》

似重重錦繡,迭迭玲瓏。星橋影晃乾坤動,看數株火樹搖紅。六街簘鼓,千門璧月,萬戶香風。羨燈光月色,和氣融融。燈映月,增一倍光輝;月照燈,添十分燦爛。觀不盡鐵鎖星橋,看不了燈花火樹。雪花燈、梅花燈,春水剪碎,繡屏燈、畫屏燈,五采攢成。核桃燈、荷花燈,燈樓高掛;春獅燈、白象燈,燈架高擎。蝦兒燈、鱉兒燈,棚前高弄;羊兒燈、兔兒燈,檐下精神。……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永遇樂·元宵

落日熔金,暮雲合壁,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
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
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招,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鑷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蝶戀花*密州上元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矣,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燈詩

正月十五夜月

[唐]白居易
歲熟人心樂,朝游復夜遊。
春風來海上,明月在江頭。
漂亮的燈會漂亮的燈會
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
無妨思帝里,不合厭杭州。

元夕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感舊絕句

[宋]陸游
南市夜夜上元燈。西鄰日日是清明。

初春懷成都

[宋]陸游
我昔薄游西適秦。歸到錦城逢早春。
五門收燈藥市近。小桃妖妍狂殺人。

丁酉·上元

[宋]陸游
突兀球場錦繡峰。遊人士女擁千重。
鼓吹連天沸五門。燈山萬炬動黃昏。

燈市行

[宋]范成大
吳台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
春前臘後天好晴,已向街頭作燈市。

燈會欣賞

流光溢彩的成都燈會,每年都會為隆冬抹上溫暖的亮色,在娛樂越來越多樣化的年代,依然是成都人難以捨棄的傳統節目。2008年,在塔子山公園舉辦的第40屆成都燈會展出了大中型燈組70多組,燈廊5條,無論是數量、質量還是布局,都大大超過了往年,分為“40年燈組精品回顧展”“奧運會主題展”和“成都歷史風情、本土特色燈組展”三大部分,創造成都燈會氣勢和規模之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