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史前城址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包括位於成都市新津縣龍馬鄉的寶墩古城址、位於郫都區古城鄉的郫縣古城址、位於溫江區萬春鎮的魚鳧古城址、位於都江堰市青城鄉的芒城古城址、位於崇州市上元鄉的雙河古城址及燎原鄉的紫竹古城址等,是迄今所知我國西南地區發現年代最早、規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年代距今約4500~4000年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都平原史前城址
  • 城址群位置:四川省成都市
  • 年代:約4500~4000年
  • 所屬時代:新石器時代
  • 批准時間:2001年
  • 級別批次: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歷史價值:考古學上新的發現和突破
城址,城址群--包括,寶墩古城址,郫縣古城址,魚鳧古城址,芒城古城址,雙河古城址,紫竹古城址,考古發掘,

城址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包括四川省成都新津縣龍馬鄉的寶墩古城址、郫都區古城鄉的鄲縣古城址、溫江區萬春鎮的魚鳧古城址、都江堰市青城鄉的芒城古城址、崇州市上元鄉的雙河古城址及燎原鄉的紫竹古城址等,是迄今所知中國西南地區發現年代最早、規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年代距今約4500~4000年左右。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是四川考古學上一次全新的發現和突破。對於建立四川地區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文化發展序列、探索長江上游地區文明起源等問題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成都平原史前城址
2001年,成都平原史前城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址群--包括

寶墩古城址

位乾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城西北的龍馬鄉寶墩村,地形奇特,在一馬平川的綠色沃野上凸現出一圈不規則的脊樑似的黃土埂子。埂內阡陌縱橫,溝渠交錯。溝底和兩側往往會發現一些散碎的磚瓦器物。1995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考古系及日本早稻田大學聯合對寶墩村進行考古發掘,經四個月發掘後確認,黃土埂子圈起的地方是距今約四、五千年的古城遺址,散碎的磚瓦器物是蜀地先民早在四、五千年前就進入文明的物證,比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年代還要早,屬成都平原古蜀文明的最早階段。
寶墩古城遺址系龍山時代古城遺址,對探索長江上游地區的文明起源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是繼廣漢三星堆藏坑之後,四川地區又一重要發現,在中外考古界引起了轟動,並在1996 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排名第三。

郫縣古城址

地處成都平原腹心地帶的郫都區古城鄉,當地老百姓傳說為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養馬的“養馬城”。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城垣長650、寬500米,面積32.5萬平方米;城址中部發現有面積達550平方米的禮儀性建築。文化層堆積有新石器時代晚期、漢代和宋代三個時期的堆積。以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層最豐富,厚達80厘米,可分上、下兩層。城內有房址,房址地面起建,呈方形,挖基槽,作木骨泥牆。出土遺物主要是陶器和石器。下層夾砂陶和泥質陶多半,上層則以夾砂陶為主,褐陶多見,灰陶較少,紋飾以繩紋、方格紋、戳印紋為主,器形以外折沿花邊口罐、盤口形器、喇叭高頸罐、寬折沿深腹罐為常見,也有少量帶耳器,另有陶紡輪。石器均磨製,有斧、錛、鑿等。

魚鳧古城址

城址位於溫江區萬春鎮魚鳧村,當地老百姓傳說是古蜀王魚鳧的都邑所在地,習稱“魚鳧城”。城址呈平面呈不規則的六邊形,面積40萬平方米。經調查、鑽探,了解到城垣呈西北至東南向,南垣長約600米;東垣呈外弧形,長440米,西垣長370米,東北垣長280米,城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南垣東端一處現存高3.5、頂寬15.5、腳寬30米,牆建於台地邊緣,牆的構築方法為斜坡堆築形式,牆下有一層小卵石層,可能為牆基。牆外側也有卵石與土層相間的層位。系人工所為。城址中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漢代和唐代三個時期文化層,以新石器時代文化堆積最豐富,集中在城址的東部和北部。所出陶器以夾砂褐陶為主,夾砂灰陶、泥質灰陶和泥質褐陶較少,還有少量黑皮陶。夾砂陶多見繩紋裝飾,另有少量戳印紋及圈足上的鏤孔;泥質陶主要飾戳印紋、附加泥條上戳印、篦劃平行線紋、水波紋及少量弦紋和瓦棱紋。以小平底器器底施旋轉樣繩紋最有特色。器形以夾砂花邊口罐、小平底假圈足敞口罐,泥質喇叭口高領罐、寬折沿罐為代表。還有少量盤口形器和帶耳器,其中圈足器較獨特,石器以小型為主,多為磨製,主要有錛、斧、鑿和穿孔石器。

芒城古城址

城址位於都江堰市青城鄉芒城村,當地老百姓俗稱“芒城子”,傳說為明末張獻忠於匆忙中修建的“忙城”。城址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為內外雙圈城牆,內外城牆間有壕溝,面積約12萬平方米。城內堆積有新石器時代和宋代兩大時期的文化層。以新石器時代文化層為主,可分5層,遺物以陶器為主,還有一定數量的石器。陶器種類較少,製法以手制加慢輪修整為主,泥質陶所占比重較大,陶色多紅褐和橙黃色,灰陶相對較少,陶質較軟,代表性器物有喇叭口高頸罐、寬折沿盆和寬折沿罐、器蓋及少量帶柄圈足豆。器表以素麵為主,紋飾中主要見兩三道平行劃紋及由劃紋組合成的幾何紋、少量凹弦紋等。夾砂陶中以外褐內灰或內黑陶居多,紋飾以繩紋為主,另有戳印紋,器形以外折沿紋唇花邊口罐和圈足器為代表,還有一定數量的盤口形器。石器均磨製,有斧、錛、鑿。

雙河古城址

城址位於崇州市上元鄉芒城村雙河場,當地俗稱“下芒城”。古城面積約15萬平方米,城址基本呈正南北方向,城垣分內外兩圈,內、外圈間距約15米,東垣內圈城垣保存最好,長約450米,城垣最高達4米,結構與都江堰芒城相似。對該遺址進行試掘時,發現人工柱洞14個,內有礎石;其平面大致呈“十”字形,面積超過60平方米,與挖溝槽埋柱的木骨泥牆式房屋有較大的差別。此城址地層堆積較薄,遺物較單純,陶器變化較小;較有特色的出土器物是一件三孔石鉞和呈透明狀的燧石質石片石器。

紫竹古城址

位於成都平原西部崇州市區西南13公里處的燎原鄉紫竹村,東北距西河8公里,距岷江21公里。城址平面呈長方形,面積近20萬平方米。城垣分內、外兩圈, 呈“回”字形,與已發現的都江堰芒城、崇州雙河古城平面形制相近。城垣一般寬15米左右,內、外城垣間距約10米,現存高度約1——1.5米。對紫竹古城的試掘工作,先後在城址內東南部、西南部布探方發掘,並對西垣內圈、北垣內圈城牆進行解剖,試掘面積121平方米;清理寶墩文化灰坑9個,紅燒土堆積1處,柱洞1個。灰坑平面形狀分不規則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和三角形幾種,其中以不規則形灰坑較為常見。6號灰坑坑口為第3層所壓,7號灰坑打破6號灰坑,6號灰坑打破生土。平面形狀為不規則形,西部有一近方形的淺坑。灰坑長328厘米、寬200厘米,坑口距地表深25厘米、距坑底深46——80厘米。坑壁不規整,有直壁、亦有斜壁,底大致平。灰黑色填土,濕潤,略呈沙性;雜有較多炭屑。灰坑周邊壁、底結合處,有內凹的小坑,或為腳窩。出土物極為豐富,有寶墩文化陶圈足尊、夾砂矮圈足、喇叭口高領罐、繩紋花邊罐、篦劃紋泥質陶壺底片、橋形耳、紡輪和石錛等遺物。紅燒土堆積位於1號探方西北角,為第3層所疊壓,打破第4層。平面形狀略呈圓形,直徑約2米,堆積厚約15厘米。該堆積全由紅燒土塊組成,土塊堅硬,經火燒烤時間較長,可能是一灶坑所在。清理部分沒有其它文化遺物出土。

考古發掘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於20世紀60年代、80年代考古調查時相繼發現。發現有用於防禦的高聳城牆、禮儀性大房址、乾欄式建築、木骨或竹骨泥牆房址、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和種類多樣的灰坑,出土了大量磨製精細的石器和裝飾精美的陶器。這些古城址建築技術相同,文化性質單一,是寶墩文化的中心聚落遺址。寶墩古城平面呈長方形,面積達60萬平方米。郫縣古城地處成都平原腹心地帶,平面也呈長方形,總面積30餘萬平方米,城址中部發現有面積達550平方米的禮儀性建築。魚鳧古城,平面呈六邊形,面積40萬平方米。芒城古城,為內外雙圈城牆,內外城牆間有壕溝,面積11萬平方米。雙河古城、紫竹古城,其平面也均呈長方形,面積分別為11萬平方米、20萬平方米。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