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道德發展理論

成人道德發展理論(theory of adult’s moral de-velopment)是道德發展理論的一種。美國心理學家埃爾蒙1984年在科爾伯格道德發展理論的基礎上提出。該理論認為,成人道德發展按三種水平七個階段進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人道德發展理論
  • 外文名:theory of adult’s moral de-velopment
  • 提出者:美國心理學家埃爾蒙
  • 提出時間:1984年
  • 所屬範圍:道德發展理論
具體為:
(1)前習俗水平。階段1激進自我主義(radical egoism),個體對善的理解圍繞著個人願望的滿足與幻想的實現。善就是能為個體提供現實的身體體驗。“為善”與“產生好的體驗”之間沒有什麼區別。階段2工具性自我主義(instruental egoism),個體理解的善服務於自身的利益,包括情緒、身體、願望等。(2)習俗水平。階段3情感的相互關係(affective mutuality),善就是由積極的人際關係導致的愉快情緒體驗。其重要功能之一是幫助個體在自己與他人之間建立良好的情感聯繫。個體根據自己的感覺判斷好與壞。階段4個體性(individuality),善是自我選擇的利益與價值的表現。善的中心主題是“意義”,即個體所做的事必須考慮到對個人的價值與意義。此階段強調個體性。但必須與道德或社會規範一致。(3)後習俗水平。階段5過渡階段-主觀相對主義(transitlon stage-subjective relativ-ism),個體對善的理解不同於道德或社會規範。善是一個主觀相對的概念,取決於個體對特定活動、事件、個人等的心理感受。在權利與公正的前提下,善就是個體“感覺到的善”或其“信念中的善”。階段6自律(autonomy),個體視自身為一個自主體。善表現在創造性的有意義的活動中。這些活動不僅依賴個體較高的能力水平,還與個體的一般處世哲學一致。善是通過“對自己負責”與“對社會或人類負責”之間的平衡來實現的。階段7普遍整體論(universalholism),為自己服務的與為社會或人類服務的善在一個更大的概念下得以整合。個體把為自己服務的善理解為就是為社會服務的善,因為社會是由許多個相似的“自己”組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