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科寧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20世紀60年代由前蘇聯心理學家Д.Б.埃利科寧提出。認為兒童心理發展中的動機、需要、人際關係、道德、智力及操作技能方面在不同發展階段相互更替地占有主要位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埃利科寧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 套用學科:心理學
起源,研究內容,

起源

20世紀60年代由前蘇聯心理學家Д.Б.埃利科寧提出。認為兒童心理發展中的動機、需要、人際關係、道德、智力及操作技能方面在不同發展階段相互更替地占有主要位置。

研究內容

埃利科寧將兒童道德發展過程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①直接—情緒交往性交往階段(0~1歲)。兒童產生與周圍人交往的需要,富有情緒地對待成人;②對象——操作活動階段(1~3歲)。兒童模仿成人使用物品的方式,在與成人合作中學習語言和直觀——動作思維;③遊戲活動階段(3~7歲)。兒童在遊戲中掌握符號機能,發展想像力,理解人的行為,包括道德行為的一般意義,區別人與人之間的支配與從屬關係;④學習活動階段(7~11歲)。在學習中形成對現實世界和道德現象的理論態度,認識到道德規則的涵義,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計畫和反省;⑤通過社會公益活動進行交往階段(11~15歲)。少年在社會宣傳、文娛體育活動、公益勞動等社會公益活動中,根據不同任務和要求展開交往,從而認識自己和別人的特徵和品質,形成自覺遵守道德規則的能力;⑥學習——職業活動階段(15~17歲)。學生形成一定的職業興趣,形成相應的研究技能、制定生活計畫的能力和道德理想,開始具有較高水平的自我意識能力。
在上述各階段中,兒童道德品質和世界觀的形成主要是從以下三種需要和能力中產生的:勞動(包括學習勞動)的需要和能力;在高標準的道德準則和道德基礎上進行集體交往的需要和能力;深思熟慮地解決生活問題的需要和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