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卒,拼音shù zú,意為戍守的兵卒,出自《阿房宮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戍卒
- 注音:shù zú
- 本意:戍守的兵卒
- 出處:《阿房宮賦》
戍卒,拼音shù zú,意為戍守的兵卒,出自《阿房宮賦》。
戍卒,拼音shù zú,意為戍守的兵卒,出自《阿房宮賦》。...... 戍卒,拼音shù zú,意為戍守的兵卒,出自《阿房宮賦》。中文名 戍卒 注音 shù zú 本意 戍...
唐鹹通九年(公元868年)七月,駐守桂林的徐州、泗州兵八百人,因久戍不能歸鄉,由許佶等發難,殺都將,擁龐勛為首北歸。經湖南、浙西,入淮南。因反抗官軍鎮壓,...
敦煌戍主是隋代駐守敦煌一地的長官。當時駐守某地的長官被叫做戍主。具有優良的武勇素質。與史萬歲齊名,史萬歲則被稱為敦煌戍卒。根據《隋書》、《北史》、《...
基本信息【作品名稱】《邊游錄戍卒言》【創作年代】晚唐 【作者姓名】於濆【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更卒拼音gēng zú,釋義輪流服役的兵卒。...... 更卒實際就是力役亦承擔兵役。漢初規定,成年男子服兵役兩年,一年任地方兵,稱正卒;另一年任禁衛軍或邊防兵稱戍...
益州戍卒起義,宋鹹平三年(1000)初,益州(今四川成都)戍卒趙延順聚眾起義,推都虞侯王均為首領,建國號大蜀,年號化順。起義軍占領益州、漢州,各地農民紛起回響,...
唐安史之亂後,中原戍卒來源已斷絕,只好徵集本地少數民族人民充當,在今新和縣屬的通古斯巴什古城內,1928年,考古學家黃文弱曾在那裡發現“羅文羅”(織品)殘片及...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作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共兩首,其二最為著名。林則徐因主張禁菸而受到謫貶伊犁充軍的處分,被迫在西安與家人分別時為抒發自己的愛國...
龐勛(?-869),唐末桂林戍卒起義軍領袖。懿宗鹹通間,為桂州戊軍糧料判官。九年,桂州戍卒因久戍不歸,遂殺都將,起事,推勛為都將,自行北歸。尋攻占宿州、...
詞語解釋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花城》1981年第6期:“瓊 聽了最初露出興奮喜悅的歡躍,繼而卻沉入無言的默思中...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徵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徵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宿州)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
以下兩對句依舊寫景,以“雪晴”、“月明”襯托戍卒的鄉思。末句摹聲,寫胡笳聲傳人戍卒耳中後所引起的心理反應。“愁絕”二字為詞眼,將戍卒戍邊的愁苦之情和...
“楚人一炬”出自唐朝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是指西楚霸王項羽入關之後將秦王朝極其奢華的阿房宮燒毀的情景,原句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六鎮之亂,又稱六鎮起義(沃野鎮,懷朔鎮,武川鎮,撫冥鎮,柔玄鎮,懷荒鎮)。指的是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鎮戍卒和各族人民發起的動亂...
“漢家能用武”這一首詩反映了戍卒食用匱乏,投降的胡人卻豐衣足食的情況,批判了唐朝統治者窮兵黷武的舉措。全詩表達了詩人對戍卒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表達了...
“春風不度玉門關”是一句詩,出自唐朝王之渙的《涼州詞》,描寫了邊塞涼州雄偉壯闊又荒涼寂寞的景象。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