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健勇

戈健勇

戈健勇(戈建勇),藝名俗子、若木,韜公,號抱月居主,五味齋主,簡明樓主,1958年生於天津楊柳青,祖籍江蘇淮陰(今淮安)。戈健勇先生是在省內外聞名的著名書法家之一,自幼承家教習書,拜戚慶隆先生為師,受益於林散之沈鵬、陳大羽、尉天池言恭達孫曉雲徐利明諸位名家師友並常相往來,後刻苦鑽研、不斷提高,終於形成自己的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戈健勇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天津楊柳青
  • 出生日期:1958
風格特色,書畫成就,

風格特色

戈健勇先生的書法出入古今,博採眾長,又匠心獨運,自具新貌,精多種書體,尤其擅長行草及甲骨文。他從漢隸秦篆入手,主工行草,旁襲石鼓、二爨,從《張猛龍》、《張遷碑》、《禮器》、《喪亂帖》、《澄清堂帖》、《孔侍中帖》、《草書千字文》、《自敘帖》、《書譜》等一路走來。這些較為系統的練習,為他的人文精神和審美理想的構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戈健勇先生的楷書取法魏碑,得厚重體格,又有晉人的蕭散氣息,更兼弘一法師出塵之思,更有晚明張瑞圖、黃道周諸人縱橫捭闔、折衝樽俎的爽勁。透過奔放而又蘊藉的筆跡,還隱約可見黃賓虹、謝無量、弘一法師等人端倪,有著“童兒體”的稚趣與“方外高士”的逸氣……瘦硬的線條、靈動的體勢、反差的章法(字矩緊結、行矩疏朗與通篇“上齊下不齊”的組合),構成大疏大密、跌宕起伏、履險如夷的藝術效果。總體風格是不媚俗,不造作,有古意,有拙味,富情趣。健勇以行草之法入篆,追求生動多姿,於審美“二重性”多有穎悟。
行書作品行書作品
戈健勇先生追求正大之氣,他的作品洋溢著書卷氣與陽剛美,字裡行間汩汩奔涌的是個人情懷和美學意韻的涓涓清泉.功力與情性並重,傳承與變法相踵,逐漸形成自己的風貌,特別是其行草書,用筆靈動暢達,結體姿態多變,章法依勢而生,令人一見傾心,難以忘懷。從健勇的書跡看,講究情感的抒發,有著極好的“創意”,醞釀多種書體的融合,規整中見活潑、靈動中顯沉著,造型極具動感。戈健勇的書法作品,在外拓與內抑、放縱與收斂的對立統一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俊逸而不浮滑、厚實而不呆滯、簡樸而不稚嫩、平和而不寡味、儒雅而不躬卑的品質。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著名書法家沈鵬先生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評價他的作品:“健勇的作品以意為主,文人的書卷氣很濃,可以想像他的字外工夫是很深的。”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書法藝術創作研究中心主任,南京藝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徐利明教授對戈健勇先生書法的評價:“認為他的書法臨古較多,並能日見深入,創作又能“理直氣壯”,在尊重古法的基礎上自我作主,其氣勢、力度以及字型意態、墨色變化的豐富,他從晚明幾位浪漫主義書法大家的作品中汲取營養,進而上下縱橫,廣為取法借鑑,謀求融通。他的書法創作處在一個非常活躍的時期,可以斷言,健勇的書法藝術前程,則一發不可收也。我作為他的朋友,期待著他取得更大的成功!”戚慶隆先生評論(著名書法家、戈健勇恩師):健勇跟我相處不少年了,我們不是一個年齡段的人,但我們的相處已經忘記了年齡,這裡更重要的一點避開年齡相處就非常親切,因為有許多的為人處世,對社會、對藝術有許多看法,都是非常相似、相通的。觀點很容易混合到一起,這裡面有很多(看法)我是很尊重他的,在書法這個具體層面上,他跟我講了一個觀點,他是屬於內向型的、不張揚,他很願意甘於寂寞。我當時聽到非常順心,因為書法有兩點。一個既有激發審美情趣的激情但是需要有大量的時間在冷靜思考,面對枯燥的行動當中,所以我內心認為他會有很大的成果。他在書寫人生、書寫他自我表現的心態。他的書法,第一,舒展。這個舒展就是心胸,人的心胸要大。第二就是在整個運作過程當中,表現了一個對力的理解,對整體的分布來體現對美的追求,這樣的起頭,這個內涵都相互連貫的。寫得真好。一個作者的內心化,所以他應該以後會有大成就,因為他說心裡話、常常把心裡對世界、對人、對社會各種認識的提煉加深、提高,那他書寫的內容肯定是豐富的、也會被人認可的。嘯評論(中國書協理事、江蘇省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健勇是我的長兄和好友,我們相處多年。他非常重視和外地書家的藝術交流,我覺得作為一個藝術家來講,他一定要以開放的心態來對待藝術,書法發展到今天,它不僅僅是一個書齋的文化,隨著資訊時代的快速發展,各種書法的信息對每個藝術家來講,都會帶來很多現代的元素,各地重要的展示活動、各種藝術名家創新的動態,我覺得都是值得藝術家去關注的。從健勇的藝術本體來講,他首先是非常注重傳統技法的繼承,無論從他的行草書還是從他的甲骨文,最近他所重視的側重點發麵,我覺得他的傳統的書法修養方面,都是很深厚的,這個在當今的中青年書法家裡面還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注重傳統的基礎上,健勇也形成了自己書法藝術的獨特的面目。比如他的行草書,他既繼承了傳統的秀逸俊美的成分,又穿插了很多碑學的一種厚重、一種雄強的東西,在這點上他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結合點。 戈健勇先生在書藝上勤於鑽研、勤於探索,書道上勤於頓化、勤於感悟,多年的書法創作,不僅讓他在黑白線條間感受著藝術給他帶來的精神上的升華,在對人生的理解上,他也從這看似簡單的點線筆墨間,找尋到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詩情。做真人,寫法書,棄虛名,從平淡。他把書齋名“五味素舍”改名為“抱月居”,就體現了他對書法創作和人生態度的質的飛躍。“挾飛俠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不再拘泥於作品表象的藝術趣味,著力展現作品核心涌動的藝術靈思,在詩的品質里,由生活的真實,走向藝術的癲狂。戈健勇的詩意筆墨,以酸甜苦辣鹹這人間五味作階梯,一步一步體驗著書法創作給他帶來的痛苦和快樂。戈健勇先生的書法是他心靈的跡化,體現他的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在點畫、用墨、貫氣、骨力和結構、章法、意趣、精神上潛心專研,探訪屬於自己的個性特徵,力求和而不同,戈健勇先生認為一幅好的作品除卻品相上的高雅,結字、章法上的匠心和用墨上的獨到都很重要,哪怕是印泥的色彩、印章的內容和形狀、紙張的選擇都應該和所書的內容及自己的心緒氣質保持一致。這樣才能在彰顯個性特徵的同時,使作品具備局部的機敏和整體的大氣,從物化的表層上升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層面。
戈健勇先生鐘愛行草書,是因為行草書所表現的節奏、韻律、情緒、情調等感知,通過線條的剛柔、輕重、穿插、搏動、虛實的對比,能使人獲得飄灑靈動、風生水起的心靈震撼。在包容萬機的宣紙上,或水墨、或宿墨、或漲墨、或焦墨,在濃淡枯澀間應時而變,不作拘泥,使其創作的作品層次更明晰,內質更豐富。他讀殷商甲骨和《毛公鼎》以學其內涵和筆力,他研二王法帖以學其靈動和嚴謹,上追秦漢,下涉明清,手摹心追,仔細品研。他讀當代書聖林散之的草書作品和弘一法師的行楷作品,仿佛看見一個清癯的白髯老者,仙風道骨般拄著竹杖走在深山中的感覺。思想上的禪和悟,生活里的空和透,使他的書法不斷走向成熟、走向高遠。書山有路勤為徑。更深月夜中,書齋里充滿詩情的執筆行走,是戈健勇先生人生的快意。生命中有明月相伴,那縷清輝給他帶來的浪漫和寧靜便顯得曠達和年輕。在戈健勇先生的心中,生命中的風雨,也許是最美的曲線,這其中的愛和恨、喜和淚,才讓人刻骨銘心

書畫成就

由於戈健勇先生刻苦鑽研,多拜名家,故成名較早,三十年前即在江蘇省淮安、泰州,連雲港等地舉辦個人書展,曾受邀為全國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淮陰區劉老莊八十二烈士墓書寫碑文,為洪澤度假村、老子山等省內一批著名旅遊地題寫匾額。其作品多次參賽獲獎並人選由中國書法家協會等舉辦的國內、外重大展覽,並首批通過了國家文化部ISC2000藝術品價值標準評定,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法國、比利時、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與地區。曾獲得淮安市政府首屆藝術獎,被淮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書法)藝術明星稱號,有部分作品被國內部分文物館院收藏並作為國禮饋贈國際友人。並受邀擔任國內多家藝術機構重要職務。
作為藝術名品,其部分作品還被收入《當代著名書法家作品集》、《中國書法名家墨跡選》、《當代書法家大辭典》等數十部全國性專集,更有作品入選黃河碑林、神墨碑林,炎帝碑林,清風書壁,廣東西山碑廊等並被刻石勒碑,應邀為亞運會基金會捐贈書法作品24幅。近年來,戈健勇先生在書法藝術上始終勤於耕耘,先後出版了《戈健勇書法集》、我國著名東方藝術、文化和世界藝術、碑林文化推介機構《東方畫廊》還專題推出當代江蘇書法家《戈健勇書法》專輯。
翰墨表期盼
長卷顯真情
戈健勇“美麗淮安”
《行草長卷》捐贈儀式昨舉行

晚報訊 16.5米長、洋洋灑灑千餘字的行草長卷背後,是一位書法家對“美麗淮安”夢想的期盼和心聲,昨日下午,著名書法家戈健勇將其精心創作的書法作品“美麗淮安”《行草長卷》捐贈給淮安市博物館。
戈健勇祖籍淮安,1958年出生於天津,為當代江蘇省內外著名書法家之一,他曾榮獲淮安市政府首屆藝術獎,並被授予“書法藝術明星”稱號。戈健勇師從著名書法家戚慶隆,擅長行草及甲骨文。此次捐贈給市博物館的“美麗淮安”《行草長卷》所書內容,為淮安市副市長唐道倫為《美麗淮安》欄目撰寫的創刊詞,文章希望將歷史文化遺產豐厚的淮安,建設成為景觀優美怡人、生活便捷舒適和體現人文關懷的現代都市;希望通過《美麗淮安》欄目的建立,推進政務公開,搭建網友自由交流的平台,大力提升淮安城市特色、城市品質和城市形象,將淮安建設得更美麗。該長卷洋洋灑灑千餘字,其線條的錘鍊、結體與章法的經營,可謂渾然天成,體現書法家成熟的書法藝術面貌,是一幅難得的精品力作。
據市博物館相關人士介紹,“美麗淮安”《行草長卷》既能給人帶來書法藝術上的視覺享受,又因其作品的內在意蘊給人心靈的感悟,因此,無論從書法長卷的藝術形式,還是從“美麗淮安“的藝術主題來看,這幅作品是珍貴而獨具特色的,將極大地豐富淮安市博物館當代書畫作品的收藏內容。 晚報記者 曹盈 通訊員 陳永賢
讀戈健勇先生所書《美麗淮安》長卷
胥廣福
《美麗淮安》欄目創刊後,健勇研讀之餘,心嚮往之,寓之筆墨,從而成為洋洋灑灑千餘字、舒舒展展十多米的書法長卷。這既不是古代經生窮年累月隨意抄寫,乃至卷軼浩繁了無興味;也不是純然展示筆情墨趣,聊作個人案頭雅玩——而是揮翰寫心,表達生於斯、長於斯的540萬市民對“美麗淮安”夢想的熱切期盼。
健勇的長卷當然是“規定動作”,可線條的錘鍊、結體的經營與章法的渾成自是其多年風貌的折射。從中看出對二王書風浸淫良久,輕盈舒放的揮灑,營造了優美氤氳之氣,讓人如入桃花林中,不覺落英繽紛。而點畫搖曳之間,更有晚明張瑞圖、黃道周諸人縱橫捭闔、折衝樽俎的爽勁。透過奔放而又蘊藉的筆跡,還隱約可見黃賓虹、謝無量、弘一法師等人端倪,有著“童兒體”的稚趣與“方外高士”的逸氣……瘦硬的線條、靈動的體勢、反差的章法(字矩緊結、行矩疏朗與通篇“上齊下不齊”的組合),構成大疏大密、跌宕起伏、履險如夷的藝術效果。正如明人陳獻章所云:“法而不囿,肆而不流,拙而愈巧,剛而能柔;形立而勢奔焉,意足而奇溢焉……”讀健勇書法如欣賞高潮迭起的大戲,引人入勝,不能自拔。
書肇乎自然,既是取象天地萬物,也是情感“內宇宙”的蛻化。這幅長卷呈現的勃勃躍動之態,形跡背後是生命節奏的漾溢,是藝術功力與情感律動相融後生成的獨特況味。蔡邕雲“書者,散也”,“散”就是“不自檢束”,進入抒情狀態。可以想見,健勇在創作時一如林散之所言:“寫到靈魂最深處,不知有我更無人!”形質既具,性情見焉。蕭散靈動的作品氣息,是書家高蹈情懷與真摯人格的汩汩奔涌。健勇雅好翰墨,卻自稱“俗子”,仿佛置身紅塵,在瀰漫的霧霾里撥響淨潔的蓮韻。他對書法矢志不渝,勤耕不輟,書齋取名從遍嘗“酸甜苦辣鹹”的“五味齋”,到“清夜無人月作伴”的“抱月居”,無不昭示其為人的通透與執著。而正是“素心若蘭”,不但讓他收穫書藝的碩果,還贏得諸多良師的厚愛與親炙、同道的敬重與歡洽。
唐道倫先生論及美麗城市,強調景觀既要優美怡人,又要體現人文關懷。其實優秀的藝術作品也是既合乎法度,給人視覺愉悅,又講究內在意蘊,予人心靈啟悟。而這根神奇的導線貫通兩極,才讓健勇在“餘事書法”與“交通事業”間“灼灼其華”,實現詩意地棲居。而“懷著鄉愁的衝動到處去尋找家園”(德國詩人諾瓦利斯語)的芸芸眾生,期待的正是“詩意地棲居”——這樣的願景,不正是“美麗淮安”的題中之義?
作者系省國畫院特聘書法家,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畫報》特約撰稿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