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振錐面選礦機

懸振錐面選礦機,是一項發明專利,專利人是楊波、段希祥、羅雪梅、楊普國、劉守信、王燦霞、苷峰睿、蒲雪麗、梁冬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懸振錐面選礦機
  • 設計人:楊波;段希祥;羅雪梅;楊普國
  • 類型:發明專利
  • 專利號:200910263671
發明設計人,專利類型,申請號/專利號,專利說明,懸振錐面選礦機的簡介,第一、懸振錐面選礦機的分選原理,第二、懸振錐面選礦機的適用範圍,第三、懸振錐面選礦機的套用案例,第四、懸振錐面選礦機的工業化試驗案例,第五、懸振錐面選礦機的套用前景,第六、懸振錐面選礦機的發展歷程,

發明設計人

楊波;段希祥;羅雪梅;楊普國;劉守信;王燦霞;苷峰睿;蒲雪麗;梁冬梅

專利類型

發明專利

申請號/專利號

200910263671

專利說明

懸振錐面選礦機。本發明屬於不同比重礦物的重選設備,適宜分選粒度為100微米~10微米的礦泥。所述的選礦機的床身上帶有振動和旋轉機構,下層支架的帶電機滾輪裝在圓環形軌道上,下層支架固定有懸掛立柱,用懸掛鉤和掛繩懸掛上層支架,上層支架上又裝有與電機連線的偏心擺輪機構,床身的錐面坡度為3°~10°。本選礦機運動機構設計合理,分選粒度較細,耗水量少,占地面積小,設備使用壽命長,設備易大型化製造,且便於運輸及安裝。

懸振錐面選礦機的簡介

第一、懸振錐面選礦機的分選原理

“懸振錐面選礦機” 是依據拜格諾剪下鬆散理論和流膜選礦原理研製而成的新型微細粒重選設備。
當攪拌均勻的礦漿從分選錐面中心的給礦器進入盤面初選區時,礦漿流即成扇形鋪展開向周邊流動,在其流動過程中流膜由厚逐漸變薄,流速也隨之逐漸降低。礦粒群在自身重力和旋迴振動產生的剪下斥力的作用下在盤面上適度的鬆散、分層。圓錐盤的轉動將不同密度的礦物依次帶進尾礦槽、中礦槽和精礦槽。
分選錐面上礦層的分布符合層流礦漿流膜的結構,最上面的表流層主要是粒度小且密度小的輕礦物,該層的脈動速度不大,其值大致決定了粒度回收的下限,大部分懸浮礦粒在粗選區即被排入尾礦槽。中間的流變層主要由粒度小而密度大的重礦物和粒度大而密度小的輕礦物組成,該層的厚度最大,拜格諾力也最強。由於該層粒群的密集程度較高,又沒有大的垂直介質流速干擾,故分層能夠接近按靜態條件進行,所以流變層是按密度分層的較有效區域。隨著設備的轉動,部分礦物在中礦區洗滌水的分選作用下被排入中礦槽。最下面的沉積層主要是密度大的重礦物,顆粒粒度的分布規律靠近圓錐頂上方粒度細,越向排礦端粒度越粗。該層的細粒、微細粒重礦物容易與分選面附著較緊,不易被礦漿流帶走。所以設備運轉到精礦區時,經沖洗水的作用即可得到精礦。

第二、懸振錐面選礦機的適用範圍

“懸振錐面選礦機”是依據拜格諾剪下鬆散理論和流膜選礦原理研製而成的新型微細粒重選設備。特別適用於-37微米~19微米(400~800目)範圍內的微細粒礦物的選別,如鎢、錫、鉭、鈮、鉛、鋅、鈦等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鐵、錳、鉻,富集比高。在實際生產中可用於各種新、老尾礦,回收有價金屬礦物。

第三、懸振錐面選礦機的套用案例

目前,以68台選面直徑為4米的懸振錐面選礦機組構成的尾礦處理工藝的規模化工業套用已在雲南蒙自礦冶選礦廠建成投產運營一年多。投產以來取得了理想的效益,實際生產耗電小於0.7千瓦時;與礦泥搖床相比,直徑4米的懸振錐面選礦機其處理能力是礦泥搖床的8~10倍,-19微米(800目)粒級的錫礦石回收率比礦泥搖床高出10%以上。
現在選面直徑4米的懸振錐面選礦機工業機在雲南蒙自礦冶公司選礦廠日處理量約為2500噸的選礦廠尾礦(錫品位為0.1~0.3%)處理套用中,經過懸振錐面選礦機的選別後錫品位達3%,富集比達10倍以上,作業回收率達到70%以上,年回收錫所產生的價值超過6000萬元。

第四、懸振錐面選礦機的工業化試驗案例

1、廣西華錫集團鳳凰山選廠尾礦
利用直徑3米試驗室工業樣機對鳳凰山選廠兩種不同尾礦進行試驗:1號試樣為細泥多線搖床尾礦,錫品位為0.19%;2號試樣為全廠未脫硫的細泥,錫品位為0.43%。
當給礦量為12噸/日台,兩個試驗樣品均獲得了滿意指標,所產精礦富集比可達10倍以上,回收率40%以上,-37微米~19微米(400~800目)粒級回收率達80%以上。與礦泥搖床相比,懸振錐面選礦機對-19微米(800目)粒級的回收率至少高出10個百分點。
2、大紅山鐵礦尾礦
試驗樣品含鐵品位為20%,-37微米(400目)粒級占礦石總量的50%以上。經該設備一次選別,產出品位為57%的鐵精礦,回收率達40%。
3、東川因民鎮鐵礦選廠
直徑4米的工業機在東川因民鎮長豐源選礦廠的工業單機試驗中,搖床處理之後的尾礦鐵礦品位為26%,經過懸振錐面選礦機一次選別,產出品位達62%的鐵精礦。其中,單台設備每天處理21噸的鐵礦尾礦,回收1.5噸鐵精礦。

第五、懸振錐面選礦機的套用前景

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是貧、細、雜,即共伴生和貧礦難選礦多、礦石自然品位較低、單一大型礦床少等。由於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機制,採選技術、加工技術及設備相對落後等原因,礦產資源回收率低、單位礦產品的廢棄物產生量大,造成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浪費嚴重。
國內外現有大量的尾礦,這些尾礦中大多含有數量可觀的金屬和高價值礦物,如金、銀、錫、鐵、銅、銻、氧化鋅、氧化鉛等。例如:雲錫30多個尾礦庫就堆存2億多噸尾礦;廣西南丹有達幾千萬噸的尾礦。我國尾礦總量現已超過100億噸。
“懸振錐面選礦機”作為極具針對性的產品,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具有獨特性、唯一性、可靠性,代表著目前選礦行業重選領域最為前沿的技術水平。其具有以下套用優勢:
1、環保指數高:它屬於複合力場條件下的重力選礦設備,有別於浮選,不依賴於藥劑左右,所以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卻能改善生態環境;
2、套用空間廣:可用於有比重差異的細粒礦物分離,尤其是氧化或部分氧化狀態的礦物,套用空間廣闊;
3、能源消耗低:直徑4米的工業機電力功率約為0.7千瓦,且分選洗滌用水量少,可大大降低選礦廠的能耗成本;
4、處理能力大:懸振錐面選礦機的處理能力是傳統礦泥搖床的10倍以上,每台直徑4米的工業機處理鎢、錫、鉭、鈮、鉛、鋅、鈦等有色金屬,日處理量約為25噸;處理鐵、錳等黑色金屬約為40噸;
5、入選粒級寬:-100微米(150目)可不分級全量入選,指標穩定,減少輔助設施的基建投資;
6、基建投資小:設備震動性小,且安裝簡單,可大幅度減少基建投資。

第六、懸振錐面選礦機的發展歷程

懸振錐面選礦機是由包括楊波教授在內的昆明理工大學專家團隊鑽研十多年的成果。
懸振錐面選礦機項目的研究始於1995年。2006年首台直徑2米的實驗室樣機被開發出來,經過3年多的調試、改造和數十次試驗,2009年在廣西華錫集團進行工業試驗。2010年7~12月,在蒙自礦冶公司進行單機連選工業試驗,試驗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大規模、多方面的工藝改造,至2011年7月開始在蒙自礦冶公司選礦廠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安裝直徑4米的工業機,當年10月68台懸振錐面選礦機開始測試、投產,均達到或超過預期指標。至今已經正常運行了1年多時間,取得了理想的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