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隆舞是在豐收年景和慶祝大典中進行的一種場面性舞蹈,是清朝宮廷舞蹈中最具滿族特點的舞蹈,留有民間舞蹈的深刻痕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慶隆舞
- 解釋:豐收年景和慶祝大典中進行的舞蹈
- 特點:留有民間舞蹈的深刻痕跡
- 記載:《竹葉亭雜記》
慶隆舞是在豐收年景和慶祝大典中進行的一種場面性舞蹈,是清朝宮廷舞蹈中最具滿族特點的舞蹈,留有民間舞蹈的深刻痕跡。
慶隆舞是在豐收年景和慶祝大典中進行的一種場面性舞蹈,是清朝宮廷舞蹈中最具滿族特點的舞蹈,留有民間舞蹈的深刻痕跡。...
瑪克式舞是清廷隊舞之一,於乾隆八年更名為慶隆舞。...... 瑪克式舞是清廷隊舞之一,於乾隆八年更名為慶隆舞。樂舞名。清廷隊舞之一。乾隆八年(1743)更名為...
喜起舞,樂舞名。即“慶隆文舞”。清代宮廷隊舞之一。...... 其舞制,參見“慶隆舞”。[1] 參考資料 1. 喜起舞 .中華文史網[引用日期2014-03-2] V百科往...
酒足飯飽,丹陛上進行以“武”著稱的慶隆舞表演,演員身著獸皮頭戴面具,追憶先民於白山黑水創業之艱難。與宴大臣則在大殿內跳起了文舞喜起舞,兩兩一對依次向...
腰鈴舞 源於滿族早期騎射生活。滿族文化慶隆舞 慶隆舞是在豐收年景和慶祝大典中進行的一種場面性舞蹈,是清朝宮廷舞蹈中最具滿族特點的舞蹈,留有民間舞蹈的深刻痕...
《清史稿》一百零一卷中記述:“乾隆八年,更名慶隆舞,內分大、小馬護為揚烈舞,是為武舞;大臣起舞上壽為喜起舞,是為文舞。”又載:“揚烈舞,用帶面具三...
據清代《律 呂正義後編》和《大清會典事例》所載,大三弦曾為清代宮廷宴樂樂器,在“番部合奏樂” 中只使用一支,而在表演《慶隆舞》時,樂隊中則要使用八支大...
樂舞名。清朝宮廷隊舞之一。乾隆八年(1743)皇帝巡幸盛京,筵宴宗室,而設此舞,以後每次宴請宗室時皆用之。其舞制與“慶隆舞”相同,但樂章不同,主題主要是讚頌...
樂舞名。清朝宮廷隊舞之一。亦稱 “德隆舞”, 乾隆十四年(1749) 第一次平定金川,舉行凱旋宴,增加“德勝舞”。以後多用於凱旋宴。其舞制與“慶隆舞”、“世...
參見“慶隆舞”。[1] 參考資料 1. 上元宴 .中華文史網[引用日期2014-03-5] 詞條標籤: 文化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次歷史版本 ...
《清史稿》一百零一卷中記述:“乾隆八年,更名慶隆舞,內分大、小馬護為揚烈舞,是為武舞;大臣起舞上壽為喜起舞,是為文舞。”又載:“揚烈舞,用帶面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