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相寺

慈相寺

慈相寺位於距離平遙縣城10公里處的冀郭村東北隅,古名“聖俱寺”。慈相寺之創建年代,至遲在唐肅宗時期(756—763)。宋仁宗慶曆年間始建麓台塔,皇祐三年(1051)改為慈相寺。宋末寺焚塔毀,金天會年間在舊塔址起塔,又修殿宇、樓亭十多座。現存除正殿與磚塔為金代遺物外,余者是清代重建之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慈相寺
  • 建築年代:唐代
  • 地理位置:山西省平遙縣冀郭村東北
  • 所屬類型:古建築
  • 所獲榮譽: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景點介紹,歷史沿革,主要建築介紹,

地理位置

慈相寺在山西平遙縣城東7.5公里的冀郭村北,原名聖俱寺,宋仁宗慶曆年間始建麓台塔,皇祐三年(1051)改為慈相寺。宋末寺焚塔毀,金天會年間在舊塔址起塔,又修殿宇、樓亭十多座。現存除正殿與磚塔為金代遺物外,余者是清代重建之物。

景點介紹

寺院坐北向南,前後三進院落。南枕丘亘,北臨櫻澗河,占地22427平方米,山水映抱,蔚為壯觀。中軸線上自南而北為山門、戲台、前殿、正殿和麓台塔,東西兩側有鐘鼓樓和廊窯。此外,寺內現存碑碣8通,古柏5株。
主建築大雄寶殿五間,殿頂懸山式,徹上露明造,用材碩大古樸。殿內現存“三身佛”坐像和壁畫100餘平方米,均系金代作品,而且是高手之作。
麓台塔平面八角形,高48.2米,九層樓閣式磚塔。塔座南為抱廈門,四周建窯洞16孔。塔身二至七層築斗拱,八、九層為素麵。塔頂為覆盆蓮瓣形,塔剎已毀。塔內空心,各層間有樓板、木梯,各層南北向開明窗。寺內所存宋慶曆六年(1046)《大宋西河郡聖俱寺麓台山碑》,高五米多,書法藝術極精,是研究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
2001年06月25日,慈相寺作為北宋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歷史沿革

慈相寺位於距離平遙縣城10公里處的冀郭村東北隅,古名“聖俱寺”。據寺內金明昌五年(1194)《汾州平遙縣慈相寺修造碑》記載:“始有大士由西極來,曰無名師,宴坐於麓台山四十載。唐肅宗召詣京師,待若惇友。上元初,示化於宮城之寺,詔還歸山。”金泰和元年(1201)《平遙縣冀郭村慈相寺僧眾塔記銘》載:“自有唐肅宗以來,其設寺額,本名聖俱。而是時主持教□者,即始祖無名大師也。”由此可知,慈相寺之創建年代,至遲在唐肅宗時期(756—763)。
光緒八年(1882)《平遙縣誌·古蹟志》記載說,宋慶曆年間,寺僧在聖俱寺建造麓台塔,收藏無名祖師骨灰於其下。據宋慶曆六年(1046)碑記載,當時的聖俱寺可容納僧眾千人,足見其規模之大。宋皇祐三年(1051),聖俱寺改名“慈相寺”。宋末火燹,慈相寺唯正殿和山門倖存下來。
天會年間(1123—1135),重建塔於舊址。從《冀郭慈相寺無名菩薩神聖眼藥圖》所見,塔之北部猶有殿堂(說明慈相寺背面的河床是後期南移了)。金大定年間(1161—1190),慈相寺大加修葺。金明昌五年(1194)增修殿堂。
據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慈相寺碑記》記載,數百年風雨侵蝕,慈相寺土崩瓦解,至順治六年(1649),又遭兵火之災,康熙時,塔後的殿宇被河水沖毀。乾隆四十六年(1781)整修了東西廊窯,次年維修了關帝廟(殿)。乾隆五十一年(1786)重修樂樓、山門。嘉慶十五年(1810)新建鐘鼓二樓。

主要建築介紹

慈相寺的總平面布局恪守了中國建築古制,坐北向南,強調中軸,嚴格對稱。宋代以後,塔的位置通常在正殿之後,麓台塔同樣如此。現存寺院占地約6000平方米,連同往年建築遺址,總占地面積18365.5平方米。今之寺院,由山門、樂樓(僅存高台基)、關帝廟及其左右之鐘鼓樓、正殿和東西廊窯、無名大師靈塔組成。
寺院最前端是山門,台基高築,面闊3間,進深1間,硬山頂。山門的明間為通道,與樂樓台基下之券洞相連。
關帝廟前地勢開闊,南距樂樓33.8米,其建築面闊3間,進深1間,前插廊,懸山頂,廟前有月台。鐘、鼓二樓緊連廟之東西山牆,平面近方形,樓台下築拱門,樓頂十字歇山造。
正殿為寺院主要建築之一,南距關帝廟21.77米,面闊5間,通面闊21.28米,進深3間,通進深15.80米,通高14.40米。懸山頂,七架椽構造,前乳栿後剳牽用四柱,前槽金柱採用移柱法。梁架徹上露明造。前檐斗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重拱計心造,出真昂,下墊華頭子。補間一朵。後檐斗拱把頭交項作。屋頂施灰色筒板瓦。門窗安置在下平榑垂線的乳栿之下,施用錛光手法加工,隔扇門直欞窗裝修。綜合以上結構特徵分析,此殿應為金代遺構,而且地方手法十分顯著。殿內現存彩塑3尊(三身佛),雖經後人裝飾,但軀體衣褶仍約略可見宋、金風格。兩山牆滿施壁畫,人物形象生動,線條簡練,應為金代遺作。
無名大師靈塔,即金天會年間(1123—1135)重修的磚塔,名麓台塔。塔距正殿15.6米,高48.2米,八角九層樓閣式。塔之基座為八角形,邊長13.5米,高1.3米,周圍夯築土牆。塔身第一層外圍有明清時增建的十六孔券洞式圍廊,在圍廊的正南方,出硬山頂抱廈3間,是為塔之入口。塔室呈八角形,內徑3.3米,牆上都為仿木構斗拱,斗拱以上,漸次疊澀內收,頂端留八角疊澀天井通二層。在塔室西牆壁有券門,採用穿壁式結構,通往踏道,在厚壁內折上,環繞半周登二層。二層以上,各層內部結構改為厚壁空筒式結構,安裝木過梁、木樓板、木樓梯,以供攀登。塔頂部,磚砌疊澀藻井。
塔身外形古樸,氣象宏偉,每層高度自下而上逐層遞減。出檐與平座均為疊澀和反疊澀的製作方法。第一層塔檐與平座已毀壞。第二層塔身四面做成假窗,檐部設普拍枋,上置轉角斗拱一朵,補間斗拱三朵,單抄雙下昂,昂做批竹式。瓜子拱為鴛鴦交首拱。第三層以上,斗拱逐層從簡,第八、九層,再無斗拱。各層塔身愈高愈短,從第三層開始,每層之東西南北四方各開一磚券直窗洞或假窗洞。塔頂施八角形基座,上置仰蓮,蓮瓣中托覆缽,覆缽上置寶珠。第二層塔之內壁,殘存早期的千佛壁畫,考其造型特點,應為金代作品。
慈相寺內現存歷代碑碣計9通(方),其中宋慶曆六年(1046)《大宋西河郡麓台山聖俱寺碑》、金明昌五年(1194)《汾州平遙縣慈相寺修造碑》、金泰和六年(1206)《慈相寺僧眾塔記銘》、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慈相寺碑記》以及年款殘缺的《無名菩薩神聖眼藥軼聞》等,史料價值尤為珍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