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要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就應當在日常親職教育中注意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只有相應具備了這些能力,孩子才會有了底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感召能力
- 外文名:Capacity to inspire
- 解釋1:人格魅力感召
- 解釋2:吸引他人的能力
所謂感召能力,也就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吸引他人的能力。通俗地說,也就是跑到哪兒,都可能會圍來一群人的能力。可以說,感召能力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反映,如果一個人沒有很強的綜合能力,則不可能具有感召能力。當然,感召能力不是人人都具有的,總有不少的人會心甘情願地擔當從眾的、隨大流的角色。但是,我覺得,如果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注意有意識地培養了孩子的感召能力,儘管不一定都能將孩子培養成具有很強感召能力的領導型人才,但最起碼在孩子長大後,不會是那種惟命是從、唯唯諾諾的人。
如何培養孩子的感召能力呢?
二是要鍛鍊孩子的領導才能。孩子在上學時擔任班幹部(哪怕是一個小組長),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滿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能鍛鍊孩子的決策能力和領導才能。我女兒現在在學校里顯露出較強的領導才能,其實與她在上國小、中學期間擔任過班長、副班長、組長、課代表等職務時所得到的鍛鍊不無關係。由於我女兒具有較強的領導才能,她在連續三年參加英語夏令營時,也都擔任了班長職務。所以,我曾經多次跟幾個當教師的朋友說:“如果我當老師,我會將班上每個同學都安排一個班幹部做做,我也會每周想著法子、變得花樣評選班上的先進,給這些先進發些小獎。”當然,作為家長,對孩子能不能擔任班幹部無能為力,但我們可以在家庭中營造這樣的氛圍。例如,我就聽說過有的家庭中開展“今天我當家”的活動,利用孩子休息在家的時間,讓孩子從買菜到做飯、到洗碗,從疊被子到掃地,全部由孩子來安排,而家長只是擔任一個配角。這種方法既能讓孩子體會到當家的辛苦,也能讓孩子的組織協調能力得到鍛鍊。
三是要激發孩子的表現欲望。只有將自己的才華表現出來,才可能去感召別人,所以,作為家長,應當在平時就要利用一切機會激發孩子的表現欲望。但是在現實中有不少的家長生怕孩子“表現”過程中可能會“出醜”,即使孩子表露出了“表現”的欲望,也不肯給孩子表現的機會。這其實對孩子感召能力的養成是很不利的。記得有一次,我的一個朋友來我家作客,因為他是從事外貿工作的,所以英語口語水平相當高。當他聽說我女兒的英語口語也比較好的時候,就有意讓我女兒“展示”一下。我女兒不敢在“關公面前舞大刀”,我笑著對女兒說:“沒關係。儘管叔叔的英語說得好,但他不可能笑話你的呀。正好你在展示過程中有什麼不太準確的地方,叔叔還可以給你指正呀。這樣的機會可是很難得的喲。”在我們的鼓勵下,我女兒用英語作了一個自我介紹。我的朋友聽後連聲讚嘆,他感慨地說:“我真的會認為你女兒是在大城市長大的了。”
四是要規範孩子的儀表舉止。要具有感召能力,僅有較強的綜合能力還不夠,還應當具有較好的素質和修養,還得有得體端莊的儀表和高雅的言談舉止。所以,家長在平時教育中也就要注意培養孩子這方面的修養和素質。首先來看儀表,一說到儀表,可能有的朋友就是想到了穿名牌服裝。其實,只有穿著得體才能顯示出端莊的儀表。孩子還是“純消費者”,我覺得不宜給孩子穿什麼名牌服飾。只要穿得合身、整潔就行。除了穿著外,還有髮型,現在有不少的孩子喜歡模仿名星的髮型,這其實並不大方得體。還有的女孩子不顧自己的學生身份,喜歡濃妝艷抹,甚至戴耳飾,這些也不是大方得體的裝束。作為學生,最普通的打扮是最得體的。其次再來看言談,現在有些孩子說話時學著一些港台明星的說話腔調,把本來說得不錯的國語說得離了譜,其實這也不好。言談應當清晰、簡練,中心突出,這樣才能讓別人聽得清楚、聽得明白。再次再來看舉止,說話時可以適當地輔之以一定的手勢,但手勢不能誇張、不能過分。只有這樣,也才能稱得上是“得體”。
五是要培養孩子的寬容大度。一個具有感召能力的人,絕對不是小肚雞腸的人,而是一個寬容大度的人。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就應當經常向孩子灌輸這種思想和理念。前不久,班上一個與她有點矛盾的同學不小心扭傷了腳,我女兒盡棄前嫌,主動跑到那個同學的宿舍進行問候,並說:“如果明天還不方便的話,那你明天就休息一天,我幫你向老師請假。”我女兒的這番話,讓那個同學很是感動。從此,她們也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