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饑渴

愛的饑渴

《愛的饑渴》是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1950年。

小說描寫女主人公悅子在丈夫去世後,堅守貞操,不再嫁人,但在家中她不時受到性格怪異的公公的引誘,天天處在驚恐不安之中。不久悅子暗中戀上了年輕力壯的園丁三郎,打算與他一起過幸福的日子。他們倆的情愛被公公發現後,女主人公心中十分苦惱,最後實在無法維持這種愛情,便用鐵鍬將心愛的三郎打死了。作者刻畫女主人公極其複雜的情感世界,以及她對愛的渴望。

小說發表後,在日本國內引起了強烈反響。銷量達到七萬冊。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愛的饑渴
  • 外文名稱:愛の渇き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日】三島由紀夫
  • 首版時間:1950年
  • 字數:118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女主人公杉本悅子因丈夫生前與其他女性的關係而備受折磨,丈夫驟亡之後,她寄身於公公彌吉的別墅兼農莊。不久,悅子與公公陷入了曖昧不明的肉體接觸。同時,悅子又暗中戀上了年輕力壯的園丁三郎,然而三郎與女傭人美代是一對戀人。當悅子最終明白三郎的心意後,對愛的渴望變成瘋狂,用鐵鍬將心愛的三郎打死。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三島由紀夫創作《愛的饑渴》有著特殊的時代背景。二戰結束後,美國占領日本,為防止日本法西斯死灰復燃進而威脅到美國,在美國盟軍司令麥克阿瑟的主持下對日本進行了民主制改革。在改革過程中,美國的政治文化,體制文化,教育經濟文化等傳人並影響著日本。在日本迅速走上現代化的過程當中,日本傳統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強烈衝擊,傳統文化被外來文化暫時取代。日本傳統文化有三個重要組成要素:儒學、武士道、神道教,宣揚忠貞、信實、順從、勇敢等道德標準,強調個人服從集體,是以家庭為核心的農業文化。而西方文化宣揚的是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利己主義,強調張揚個性,它瓦解傳統家庭代之以核心家庭,是一種商業文化。這種人為的文化衝突和斷裂造成人們普遍的心理矛盾和痛苦。人們迷失在物質的高度繁榮之中,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喪失了精神寄託和自我身份。
這種矛盾和痛苦體現在三個方面。三島及同時代日本人的矛盾和痛苦:作為太平洋戰爭中的年輕人,他曾短暫地體驗過確定身份帶來的慰藉,以及神聖天皇所體現的超越一切的理想。可是1945年戰敗後,他和其他同代人一起被趕入了戰後的虛空世界。這裡傳統喪失殆盡,歷史的連貫性被人為割斷。從20世紀60年代初期開始,他又決絕地拋棄了西方的理性主義、拋棄了追求限度和勻稱的希臘傳統,轉而擁抱陰暗、浪漫且充滿死亡氣息的極端民族主義審美觀。1968年7月他發表了一篇詳細討論身份問題的文章《為文化辯護》。他認為日本人的自我只能從日本文化中發現,而正統文化的唯一源泉在天皇。他在各種文化之間左衝右突,想找到一個平衡點,但卻最終沒有找到。
創作契機
1949年夏天,三島嬸母從關西上東京來,下榻三島家。嬸母的婆家是大孤近郊相當出名的農園主。她公公從實業界退下來後,開始用現代的園藝技術經營農園。
因此,嬸母向三島談了許多農園的故事。還談到了數年前僱傭的一個純真而年輕的園丁的故事。當然,嬸母和園丁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但是,這個園丁的故事卻突然在三島眼前閃現出一個故事的情節。至此,三島開始創作《愛的饑渴》這一部書。
可以說對於農園生活,三島是沒有切身體驗的。對沒有生活之切身體驗的涉取,是對作家的艱苦考驗。正如三島自己所說:“我老早以前就有意想寫一部描寫田園生活的小說,不過生於東京的我,在方言問題上頗為棘手。於是我就設定戰爭期間疏散到農村,‘被逼在田園裡的一群城裡人’,從而避免了不自然。這部小說也就利用了這樣的現實。”

人物介紹

悅子
悅子對愛有一種強烈的渴望,這是幼年的經驗造成的。悅子幼年喪母,和父親相依為命,但是青年時候父親也去世了。這種缺乏足夠親人之愛尤其是母愛的體驗,使她對愛格外渴望。母愛在人類生存中的重要角色是無可取代的,然而悅子在童年時期就失去了這種體驗,所以她渴望被愛的程度比任何人強烈。在她內心深處產生了害怕被遺棄的焦慮感,並且這種焦慮伴隨她之後的婚戀生活。正是這種焦慮,使她對任何有可能不被他人愛的舉動表現出強烈的嫉妒,比如燒毀丈夫情人的照片、偷看三郎、美代的日記等等。如果說她僅僅是因為缺乏性愛而導致一系列具有神經質的言行舉止的話,那么公公彌吉對她的性愛則可以消除或者緩解自己對性愛的渴望,但事實沒有那么簡單。三島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能深入人物內心,對人物最深層次的精神狀態進行剖析。事實上,彌吉對她的愛撫絲毫沒有消除她對三郎的愛。性慾可以被愛情所激發,然而也可以被孤獨的焦慮、征服或屈從的願望、虛榮心、傷害甚至破壞的欲望所激發。毫無疑問,悅子對彌吉的性慾絕對不是愛情,在與彌吉的性愛關係中,她不主動,但是也不會反抗,這是她渴望被愛的一種自然本能的反應。其實她對彌吉枯老的身軀某種程度上是厭惡的,她的不排斥一方面是自己生理上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是在某種程度上對自己所付出的愛沒有得到回報產生嫉妒心理的一種釋放甚至是報復。就像她故意燙傷燒傷自己的手指一樣,或許是這種在肉體上對自己折磨的痛苦才能夠讓她感受到自己真實存在的意義。
良輔
良輔是大阪實業家彌吉的次子,英俊瀟灑,受過良好的教育,事業上一帆風順,可謂青年才俊。按理說和出身名門,聰慧秀雅的悅子應該很般配,婚姻非常幸福才對。然而事實上這場婚姻對悅子來說是相當不幸的。良輔同她結婚不是出於愛而是因為她是戰國時代名將的後裔,財主世家的唯一繼承人。後來當這一切身外之物都成為泡影的時候,他就對她喪失了最後一點溫存。他經常夜不歸宿,在外面尋歡作樂,故意向妻子炫耀情婦所贈的領帶,將情婦的照片公然擺在臥室內。他對妻子不聞不問談不上絲毫關心,甚至以故意刺激妻子的妒嫉為樂。這樣的夫妻生活沒有絲毫溫馨可言,兩人在婚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良輔在娶悅子的時候就別有用心,看上的是她的地位和財產,這些東西的強大吸引力使他拚命追求悅子,然而一場戰爭毀滅了這一切,他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消失了,悅子這個人也就變得無足輕重。
三郎
三郎處於社會的底層,是個貧窮的僱工,沒有什麼文化,但強壯年輕,單純憨實,充滿了蓬勃的朝氣,與杉本家這種與傳染病醫院一模一樣的腐朽氛圍極不協調,因而很容易地打動了悅子的芳心。她在三郎身上看到了她自己以及與她同一階層人身上所缺的所有東西,這種東西是全然一新的,充滿了生命的激情與快樂的,也是原初的、自然的、美好的。無論是三郎那如古希臘雕塑一般健美的身體還是他那兒童一般天真的思想都讓她著迷。但是由於悅子和三郎在出身、社會地位、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巨大差異,導致他們不可能有共同的愛好,彼此認同的思維方式,共同的觀察世界,對待生活的態度,及意識發展方面的相似性。三郎的有些行為讓悅子無法理解,悅子的很多行為更是三郎不可思議。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愛的饑渴》是一部刻畫情慾的小說,反映了人性深層次真實的渴望,這是對愛的渴望,也是對自身存在價值被證實的渴望。
《愛的饑渴》與其說三島是以悅子為對象讚美了異性的愛,不如說他心中理想的愛的對象仍然是同性,是通過悅子表現了對年輕園丁的憧憬,以及其獨占欲所燃起的愛。總之,三郎是作者理想的愛的對象。他採取這種殺死三郎的結局,是為了結束對對象的愛,最後也只好抹殺愛的對象,以取得瞬間的實實在在的快樂。這是作者內在的深層意識的美的必然,是保持永恆的愛和觀念性的美的一種努力,只不過作者是通過悅子的眼來反映自己這種美意識罷了。這種生與美、愛與死對立的文學結構,具有強烈的浪漫色彩,是三島由紀夫特有的美意識。可以說,它成為其後三島文學和美學的母胎。
死亡不是毀滅一切,而是讓美好的事物永生。悅子就是這樣一種人。為了達到目的,她不斷地同命運抗爭,企圖擺脫命運的牢籠,她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包括殺死別人或者自殺。可以更進一步說,她的目的已經不是簡單地追求三郎的愛,而是證明自己生存的意義和價值。三島在談到自己創作的這部小說主題時,說道:“女主人公的特徵是,對她來說最不幸的預想簡直是不可能的(由於沒有想像力,完全缺乏對他的同情),但她夢想著能夠獲得更大的幸福。這種夢想折磨著她。她相信那樣的事就是妨礙幸福,就是否定現在。為了肯定現在,就要殺死三郎。殺死三郎的理由僅僅是由於自己不願成為自己以外的人。”肯定自我、肯定現在、肯定自己生存的意義,毀滅了她理想中的愛的物質形式,即三郎的肉體,而永生的是存在自己意識里的對幸福及存在價值的無盡的探尋。
努力探索人生的意義是人的原始促動力,而人的意義意志也會遭受挫折即“存在的挫折”,這就造成了一種永恆的矛盾:一邊是不停的追問,一邊是永遠沒有答案。因此說《愛的饑渴》的悲劇歸根結底是人自身的悲劇即人性的悲劇。尼采說過:知道為何活著的人,幾乎能夠忍受任何如何。在這個世界上,能有效地幫助人們在最惡劣的逆境中堅持下來的,莫過於對生命意義的認識。從這個角度來說《愛的饑渴》就不僅僅是個體反抗命運又注定失敗的悲劇,而是更深意義上的人的存在悲劇,人之為人而又不知人為何為人,人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失去了生命的原動力,這就是人的可悲之處,是人性的悲劇。
《愛的饑渴》的主人公悅子的尋愛歷程其實就是尋找生命意義和生命存在的過程。她不僅是因為她是一個有著特殊經歷的女人,她是日本人,她是二戰後的日本人而具有生存的痛苦,更是因為她是人,是人就會思考人之為人的意義,當這種思考沒有答案時,就會產生存在的挫折感,因此說《愛的饑渴》的悲劇已不限於特定的人,特定民族和時代的人,而是全人類的永恆的生存悲劇。

藝術特色

作品中敘事視角多方位的轉換,營造出立體豐富的表達效果,增強了戲劇衝突感。敘述者無處不在,推動物語世界不斷向前發展,逐步引導讀者走近悅子的內心,接近她痛苦、欣喜、嫉妒、解脫的真相,不斷豐滿悅子的形象。從表面來看,是悅子屢次尋求真愛及愛與性中的真實感受卻始終未果,最終親手殺死心愛的男人以求徹底的解脫;在深層次上,卻是作者假借“一位因性的不滿足而歇斯底里的女性”表達了自身的“饑渴”,是作者親自導演了這場戲劇衝突無比強烈的悲劇。
作品整體充盈著頹廢、倒錯、血腥的氣息。作品中豐中市的府營住宅、悅子家的家道中落、戰爭前後彌吉的巨大心理落差等戰爭要素的設定,給整個敘事環境籠罩了一層戰爭的陰霆。這些要素或通過敘述者以旁白的方式透出,或借謙輔之口轉達,看似故事背後敘事聲音的無意之舉,實則如草蛇灰線,牽動著故事的整個脈絡,奠定了作品的悲劇基調。

作品評價

正面評價
日本文學評論家奧野健男:“《愛的饑渴》是一部及重要的純文學小說。我毫不猶疑地推舉它是繼《假面自白》之後三島文學的傑作。是可以列為三島文學最好的第五部作品。從《假面自白》必然發展到創作《愛的饑渴》,這是三島由紀夫內心的呼喚,而且它是一部精彩的虛構”。“我所理想的小說,也許就是像《愛的饑渴》這樣的小說。如此構成故事、如此場面、如此展開情節,發展到最後的必然性,以及紮根於作者深層意識的性的願望和美的傾向,進而發展到倫理道德的必然性,兩者精彩地一致了。誠然,這樣完善的作品是罕見的,非三島由紀夫的手筆莫屬”。《愛的饑渴》“是《假面自白》的直接延伸,也是其發展。為了避免把同性愛表面化的危險,才極力謳歌通過女主人公悅子對美貌健壯的青年三郎的異性愛。三島由紀夫潛入悅子這個人物中,通過悅子的眼睛,把自己的美意識盡情地表現出來,。也就是說,悅子正是作者三島由紀夫的化身。”
文藝評論家花田清輝:它是一部模仿坦塔羅斯式痛苦的作品,直面了以絕望為生存價值的人們的悽慘生存方式。
日本文藝評論家、劇作家福田恆存:它是“戰後文學的代表作之一”,可與大岡異平的《武藏野夫人》並稱為當年度的最佳作品。
負面評價
日本作家中村光夫:雖然作品的前半部分甚是精彩,但殺死三郎卻讓人難以理解,儘管悅子代表了三島的理念,是“作者觀念在生活方式中的體現,然而白描有餘,著色不足”。

作者簡介

三島由紀夫(Mishima Youkio 1925-1970),日本小說家、劇作家。本名平岡公威,生於東京。1949年出版長篇小說《假面自白》,文壇地位確立。1970年11月25日寫完《豐饒之海》第四卷《天上五衰》後自殺。一生創作40部中長篇小說、20部短篇小說集和18部劇本集。主要著作還有《禁色》、《潮騷》、《近代能樂集》、《金閣寺》和《薩德侯爵夫人》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