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雷山概況,平台簡介,創始人簡介,公眾聲音,案例圖文,《苗族魂》專欄,《燕歸來》專欄,前景發展,
雷山概況
雷山縣位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東臨台江、劍河、榕江縣,南抵黔南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西連丹寨縣,北與凱里市接壤。距省府貴陽184公里,距州府凱里42公里。全縣總面積1218.5平方公里,轄5鎮3鄉,共154個行政村,1305個村民小組。2012年末總人口(戶籍)153031人。縣境內世居苗、漢、水、侗、瑤、彝等6個民族,苗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4.78%,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92.32%。雷山縣以苗族為主的民族風情濃郁、古樸典雅,富有極其深遠的文化內涵,被譽之為苗族的民族文化中心。
平台簡介
“愛我雷山”是雷山縣本土最權威的便民惠民微信公眾平台。推送全縣最具特色的吃喝玩樂旅遊資訊,接收雷山最新時事新聞,分享全球最具有高大上的圖文。功能服務:①普通服務:每天一條“高大上”訊息;②高級服務:回復相應數字序號即可查詢你所需要的服務。
創始人簡介
滕鈺文,男,苗族,1992年10月生,貴州雷山人,中共黨員。著名苗族文化學青年學者,移動自媒體我愛雷山 愛我雷山創始人。《苗族魂》雜誌(微刊)主編。2013年加入雷山縣苗族研究學會;2014年申請加入貴州省苗學會。滕鈺文的一篇文章《蚩尤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研究——以貴州省為例》得到主、承辦方的高度重視,會上諸多領導、專家學者對《蚩尤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研究——以貴州省為例》讚不絕口,並把滕鈺文稱為“中國90後首位苗族青年學者”,這位苗族小伙子成了貴州省唯一的90後苗學學者。
公眾聲音
認識一個學長,或許他也鐘愛那座小城,他的動態總是離不開雷山,後來就索性加入他的微群並關注leishan2013《我愛雷山》微信訂閱號。據說是雷山縣本土有且唯一的最權威的便民惠民微信公眾服務平台,是諸多公眾免費訂閱的“報紙”、“雜誌”、“電視”等功能齊全的便捷化手機移動新媒體。
案例圖文
《苗族魂》專欄
特約音樂教師瑤東方:雷山戀歌
文/瑤東方
雷山之美其實是離不開山的!而春天裡的雷山就更加別致了,她給我的感覺總是能用美麗回答一切,心情尤其容易舒暢起來。
由於雷山就座落在苗嶺主峰雷公山的腳下,其地屬北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區,加之雷公山山體高大,帶來了垂直方向上的氣候差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成了典型的概括。這便構成了高山灌叢、山地常綠落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三個垂直植被形態。
在這些琳琅滿目而又絢麗的眾多植被中,我最情有獨鐘的是雷山的杜鵑花,在雷山,春天裡的杜鵑花是能夠映山紅的,偶爾若再聞到杜鵑於其間“布穀 布穀”的啼叫就更是讓人心曠神怡……
每每春暖花開時節,整個雷山便成了紅、粉等各種杜鵑花的海洋,街邊、路邊、山上、小溪邊都能見得到杜鵑,紅的如霞醉火,粉的似少女擺唇。周圍還有一些綠油油的天然叢草和怒放的野花,集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古樸的民族風情於一體,錯落有致、生機勃勃,形成了愜意的自然景觀,無不讓我聯想到雷山濃郁而又深遠的文化內涵。
當然,賞杜鵑花時,白居易的“閒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其容勺藥皆嫫母。”詩句是會常在我嘴裡吟詠的。我還喜歡到山坡上去採擷一些野生的杜鵑花直接送嘴裡生吃或是帶回家中來泡開水喝,雖其味辛、苦,性寒,但相傳是能夠起到鎮咳、平喘和降壓等作用的。真的,我體驗多次了,效果不錯,我還美其名曰這叫“天然療法”呢。
記得二十年前我第一次到雷山時,結識了一個捧著一束杜鵑花來和我見面的苗家女孩:敏敏。她很漂亮,眼睛楚楚動人,這個堅韌、嫻靜的女子,不焦躁、不造作,像一朵深紅的杜鵑美麗卻不妖嬈。我有意無意的靠近她,煞有介事地欣賞她的美麗。初次相識,年少輕狂的我讓這位杜鵑花兒一樣的苗家女孩面含幾絲羞澀,心存了幾縷防範。也許真是青春不需要養分,真誠不添加虛假,隨著接觸的增多,她對我的好感驅散了誤解。敏敏的活潑、聰慧像山泉一樣汩汩流出,就像山上的杜鵑花一樣,不需要任何修飾地滋長著。
年少、純真讓我們後來成了朋友,情誼象杜鵑花一樣如火如荼地盛開,那時的我們一起習詩、作畫,一起傳送著那些長長長長貼得有郵票的信件。我很快樂,在我的人生里有了這么一位漂亮的山妹子!
後來每一年的四月份我都要到雷山去看杜鵑花,當春風拂過時,花兒就隨風搖曳;當陽光照耀著它時,它就像個著了盛裝的苗家少女看著外面的世界;當春雨淅淅瀝瀝地飄著時,杜鵑花就吮吸著雨露,又仿佛象似個小姑娘。
在我的感覺里,雷山的杜鵑花是奪目耀眼的,如一團團火。這裡的“風水”孕育出來的杜鵑花雖沒有玫瑰那樣高貴華麗,也沒有丹桂那么香氣四溢,卻能讓我認為這是樸素之美,也是自然之美!
喜愛杜鵑花不僅只是因為她熱烈、奔放,不爭艷,不嬌貴,更令我讚嘆的是她對生存環境要求不高,只要到一定的海撥高度,無論土質肥沃或貧瘠,有無人類的施肥除草,她都能茁壯成長,迎寒怒放,且漫山紅遍,燦似彩霞,炫目動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杜鵑花很像我們人類中倔強的另類,無論生存環境何等惡劣,它們都能逆勢求生,並能生機蓬勃,長出粗壯的乾,開出燦爛的花。
杜鵑在非花時節,枝丫錯落,翠葉有序,在自己的空間中默默地舒展著枝葉;花開時節,她卻又色濃燦爛,形態恬淡溫馨,從容不迫,一如她那平民性格。也許正是杜鵑這種置身惡劣環境而展示出的頑強生命力;這種兼從容和雅致於一身的品質,使她在數十年前就己成為中國革命精神的象徵了,體現著革命者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氣概。
前些日子,我背井離鄉來雷山工作,從凱里駕車到雷山的途中,我一路看見杜鵑正踏著春天的節拍,迎著高山料峭的涼風,像一片片彩霞把山岩峭壁輕輕依偎,鮮紅艷麗的花朵在林莽荊叢間輕搖漫舞,一切是那么的可以讓我馳騁想像,讓我蕩漾著無限的愜意與盎然……
多么美好!綠葉仿若做底色是戎毯,晃動間的那些杜鵑花兒夾雜在其間成了繡花,天然雕琢的“苗繡”啊!襯在陽光下,如蝶兒翩翩飛旋,即使這不是山丹丹花開,卻也應是一片織造錦緞的樣子了喲。
抵達雷山報到之後,我聯繫上了多年失去音訊往來的那個叫敏敏的苗家女孩。那個柔弱卻不缺乏頑強和勇氣如杜鵑花般的女子,如今已為人妻母了。可她那淡然篤定、信心堅強、溫婉甜美的風韻還依然寫在她那雙楚楚動人的眼睛裡。
下班後,我約敏敏在山暝澗里的一家小飯館聽風聲、水響……
把酒敘舊——
文/方久銘
貴州特別是黔東南,是苗族聚居的地方。他們除了保留著自己傳統的生活方式與文化風俗之外,講究風水也是其一大特色。
風水是什麼?風水就是一種氣場,風水就是人與環境的相處關係。好的風水宜人宜居,對人的生活與健康,都有好的影響,使其生生不息,薪火相傳,苗寨的構建無不體現這樣的風水理念,而且這些理念又演化出獨特的文化習俗。
一、擇地而居,生存為上。
據說苗族是從中原遷徙而來的。他們選擇苗嶺這樣的居住地,首先考慮安全避亂,避免外界騷擾。身處深山野嶺之中,創建一片世外桃源,不但能自給自足,而且還能自娛自樂;比如施洞的“接龍賽舟”,小黃寨的侗族對歌等等,都是增進交流與感情的活動。這些理念與習俗,都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這個民族的薪火相傳和文化繁榮。安全與生存,乃風水的至要因素,而苗族正是遵循了這個理念。
二、依山而建,傍水而居。
這裡的寨子多依山而建,層層疊疊,絕不輕易侵占一寸土地,首先保證口糧供應;而且無論在寨子裡還是田地里,都很難見到墳墓;墳墓多建在偏僻荒遠之角落,死人絕不與活人爭地;保證了耕地面積不會減少。寨子又都位於江河水邊,首先保證飲水之需,即使大旱的年份,也可以取水自保。而且寨子多選在山環水抱之地,藏風聚氣,宜人宜居,其先人在選址建村時,一定考慮了這樣的風水因素。
三、木屋輕巧,通風采光。
山坡上建房,由於地勢陡峻,若用磚石,則一面牆壁必然靠土,房內難免潮濕,而採用吊腳樓的方式,把木屋架在山坡上,則有效避免了潮濕的問題,也避免了蛇蟲的騷擾,而且通風采光,冬暖夏涼;居住在這樣的吊腳樓里,身體健康,心情舒暢;這也是巧妙的風水傑作。
四、糧居分設,防火安全。
在森林茂盛的地方,而且居住多為木屋,消防是一大問題,但苗族把它處理的非常妥當;這就是採取糧居分設的原則,把糧倉設在村外,與民居保持一定的距離,即使糧倉或民居不慎起火,那也不至於傷及彼此;而且糧倉與穀物加工結合在一起,一邊是高大的禾晾架,一邊是豐盈的糧倉,其中還有糧油作坊;這也是聰明的風水設計。更為奇特的,是禾晾架上的桿子,竟然是為抬棺木準備的;當一家人有死亡時,就把他家禾晾架上的桿子取下一根,用來抬棺材,缺的這根,便不再補上。故明白人一看禾晾架,就知道這家哪個成員已經去世了。
五、拜樹為神,崇尚自然。
苗族素來以樹為神,每寨都有樹神,而且還要定期舉辦隆重的祭祀活動。有的寨子比如岜沙,還有生命樹;所謂生命樹,就是當一個人出生時,家裡就為其種下一棵樹,這棵樹就是他的保護神,必須非常尊重,不能砍伐;待到此人去世後,則用這棵樹製作棺材下葬。有人以為這些都是迷信,其實你到實地考證一下,這並非迷信,而是尊重自然愛護環境的一種表現,也是絕佳的風水理念。正是這樣一種理念,才實現了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保留了良好的原生態環境,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物質與非物質遺產。
苗寨還有很多值得尋幽探秘的物質遺產與非物質文化,有待專家學者與旅遊人士,前來考證研究。
《燕歸來》專欄
假如我會遇見你
文/無常
我到過很多地方
見過不同風景不同的人
走在喧鬧的大街上
我一個人。
我仍然很努力地想要把這些印在腦海里
或許記得一些也會忘掉一些
沒關係
還有很多故事可以講。
你知道我是個不喜歡熱鬧的人
我寧願一個人在靜寂的林蔭路上
慢慢走,慢慢逛。
街角或許會有一家小小的咖啡館
名為舊時光
捧一杯咖啡,靜坐窗前
感受歲月靜好。
也許會在心血來潮時刻
與好友騎著腳踏車到處走。
假如我會遇見你
我會把這一切講給你聽
你會認真聽我講完
然後微笑。
但終究是假如
我終究不會遇見你。
前景發展
雷山縣有卓越進程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為建設成一個較完善的縣城城鎮體系,一個集休閒、健身等吃喝玩樂的具有明顯特徵的民族文化旅遊縣城。雷山縣城將要打造成多元化、布局結構合理化、空間形態特色化的旅遊城市。而正是把雷山縣城建設成為集休閒、娛樂、有課集散功能為一體,具有鮮明苗族文化特色的旅遊城市和苗族文化活動中心。所以,《我愛雷山 愛我雷山》微信公眾平台的開通為集雷山苗族文化、風俗民情、民眾生活為一體的生活服務類平台,打造雷山人民便捷生活,旅客方便諮詢。目前有資深的運營團隊,工作室正在註冊中。《我愛雷山愛我雷山》微信公眾平台秉承“高效、便捷、傳播”的企業文化而存在,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為旅客提供最新旅遊資訊,傳播雷山苗族風采,傳承雷山苗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