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意識生命學
- 外文名:Theory of consciousness-life science
- 提出人:呂松濤
意識,運動及其規律,理論意義,現實意義,
意識
- 意識的定義
- 意識的功能
借用佛教唯識宗的兩個概念:“能”和“所”,意識具有“能”和“所”兩個部分,“能”就是意識的主體、能力,也叫“能取”;“所”就是意識的客體、對象,也叫“所取”。“能”之後產生“相”,在這裡“能”等於“所”,“所”等於“能”,二者合一。“能”與“所”皆不可單獨存在。
- 意識的特點
第一,意識具有統一性。人類擁有同一個意識,不存在第二個意識,人與人的意識之間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聯繫,統一在一起的。
第二,意識具有生成性。一方面,統一的意識產生個體不同的意識,另一方面,宇宙萬物都因意識的生成作用產生和存在。
第三,意識具有能量性。統一的意識中的生成作用,需要能量作為生成的動力。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腦細胞就是腦內一個個“微小的發電站”。
第四,意識具有物質性。物質是意識能量的載體,是意識的外在形態。
第五,意識具有不間斷性。意識的生成作用不是分段的,而是不間斷的。意識是因果作用下永恆的起滅,這種因果作用無始無終、即因即果。
第六,意識具有差異性。意識雖然是統一的,然而因為先天種子的不同,以及受到時空、後天不同的信念、環境等的影響,意識生成的個體千差萬別。
運動及其規律
- 意識的運動即意識糾纏
意識糾纏假借“量子糾纏”喻意,意識糾纏有兩個維度,一個是時間維度,一個是空間維度。
所謂空間維度,從社會學上說,個人的意識並不是孤立的,而是與父母、家庭、學校、社會、環境等等息息。
意識糾纏具有多種形式,最為核心的糾纏即“慈悲喜舍”與“貪嗔痴慢疑”的糾纏,這種糾纏具有巨大的能量,而且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呈現為一種無序的狀態,這種無序的狀態表現為能量的內耗。“慈悲喜舍”與“貪嗔痴慢疑”的意識糾纏決定了一個人的生命軌跡,如圖1所示:
- 對意識糾纏規律的把握即“信念範式”
意識種子在五運六氣的作用下展開,同時釋放巨大的能量,而且是沒有共同矢量的能量,以至於讓生命的能量白白浪費。讓意識糾纏無序的能量走向共同矢量的關鍵即“信念範式”。
“信念範式”是以真修實證為前提,以人們各維度信念碎片為基礎元素,整合湧現而成的一體貫通的結構化的信念體系模型或模式。它是指導個人人生最核心的價值體系,是一套能指導並落實於個人生命的系統。它是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理論、範例、方法、手段、標準的統一,是激勵一個人按照自己的範式去觀察、思考與行動的核心動因。信念範式強調的不是信念的正確性與系統性,而是其內部整體性與一體貫通,是一套綜合的結構化體系。
“信念範式”把一個人的生命能量凝聚為一個點,整個生命所包含的“意識種子”與“五運六氣”都圍繞這個點運行。“信念範式”即生命的靈魂、生命的“一”、生命的“道”。有“信念範式”的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是充滿希望的;擁有捨我其誰的魄力;伴隨電光火石的興奮;帶有迫不及待的緊迫感。有“信念範式”的人的生命道路是堅定不移的;是真修實證的;是有創新價值的;是包含理法方藥的。“信念範式”讓每一個人“安身立命”,最終實現生命的回歸。
理論意義
意識生命學是引導“身心困惑”的現代人實現“安身立命”目的的一門學問。每個鮮活的生命經過意識生命學的指導,都可以實現自然屬性的我與社會屬性的我的和諧統一,都可以在“安身立命”中擺脫焦慮、痛苦、疾病,最終實現“生命困惑”的突破。
現實意義
意識生命學的根基,是對於人的研究,尤其是個體生命覺醒與實踐的研究。這項研究的主要對象,模組,內容,範圍均早已有之,那么它的歸宿也必將是人,是每個人安身立命的處所。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被各種問題所牽引前進。無論這些問題是物質層面的需求,還是精神世界的探尋,都是個體生命持續迸發能量,規劃自我生命的關鍵要素。這些問題,最終都會成為人類的意識糾纏,生命糾纏。這種糾纏,會在不同的生命個體身上體現,它會凝聚成為牽引生命前進的動力。而這種動力的釋放標的,就是生命軸,它是意識生命學在現實世界的真實體現,也是身心關係由內到外的一種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