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嘗試教學法”是指學生在輕鬆、愉快、和諧的環境中,先試後導,先練後講,學生在嘗試探索中由學會到會學,進而達到樂學;由要我學達到我要學,促進學生持續、和諧發展。培養學生的嘗試精神、探索精神、合作精神,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魯家寶,現任河南省羅山縣教育體育局教學研究室教研員,兼任中國教育學會嘗試教學研究會理事,聯合國中國可持續發展(ESD)項目”“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國小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研究員;省“優秀教師”、“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家級“優秀教研員”魯家寶老師聯依據“愉快教育”理念,結合著名教育專家邱學華教授創立的“嘗試教學法”的教育思想,聯繫本地實際情況創立了“愉快嘗試教學法”。
魯家寶於1990年2月調到龍山鄉教育管理站任數學教研員。上任伊始,他深知自己的業務素質、教育教學能力不僅決定著全鄉的教改動向、教學成績,更重要的是關係到新世紀人才的培養。當看到幾歲的學生仍然背著沉重的書包,天真爛漫的孩子仍然夜以繼日的做作業,他由衷而感嘆:這不啻於對祖國下一代的摧殘,也是教育事業的悲哀!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作為教研員的他應責無旁貸。說起容易,做起難,全鄉教師那么多,思想之保守,觀念之陳舊,要想進行課堂改革談何容易!他便橫下一條心——拼。教師肩負培養人才、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這是人類的共識。但與時俱進,更需要有新型的教師,著眼於以人為本,著眼於以學生髮展為本。博學是他的前提,勇於改革創新才是他的目的。工作實踐中也形成了他的性格——不甘落後,敢為人先。為了改革創新,他首先廣泛收集材料、積累經驗,一方面深入研究各級各冊教材;一方面經常走進課堂,在評課中加強對教材的理解;一方面博覽各種報刊,豐富自己的教育理論等。1993年他有幸拜讀了到我國著名的教育專家、教法改革家邱學華撰寫的《嘗試教學法》專集後,領悟到這種教法對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大作用。於是,他就潛心鑽研、攻讀嘗試教學法的理論,決定從教學方法改革作為突破口,面對嘗試教學理論的學習,既是一個領悟過程,又是一個吸收和創新的過程。在實踐中他體會到:學生只有在一個輕鬆、愉快、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之中,才樂於嘗試,嘗試才能成功,成功才能創新。為此,他率先提出一個大膽構想:在嘗試教育思想指導下,結合愉快教育理論開展“愉快嘗試教學法的研究”實驗,課題一經申報,被列入國家“八五”規劃重點研究課題的子課題。由於該課題的實驗在縣、市、省實屬獨創,乃至在全國也是第一個創立者(《中華教育研究》2008年3期有介紹。
明確一個觀點——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愉快的環境中嘗試學習;遵循兩大原則——有指導的嘗試原則,同樂、全面、和諧的原則;體現“三個為主”——學生為主,嘗試為主,練習為主;把握“四個時機”——激發嘗試興趣,創設愉快情境,促進合作交流,體驗嘗試成功。使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愉快中嘗試,在嘗試中成功,在成功中創新,在創新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形成“愉快——嘗試——愉快”的良性循環。
突出一個理念(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先試後導,促進學生持續、和諧發展);實現兩個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抓住三個中心(學生、情景、活動);落實四化目標(觀念現代化、目標立體化、設計活動化、評價多元化);達到五種效果(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能力強起來、教學實起來、質量高起來);做到六個帶進(把尊重帶進課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不“諷刺”學生;把方法帶進課堂,讓學生圍繞“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不“強制”學生;把激勵帶進課堂,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不“鎖住”學生;把民主帶進課堂,讓學生自己表達思維方法、思考過程,不“代替”學生;把創新帶進課堂,讓學生自己提問題,不“桎梏”學生)。
1995年10月召開了“羅山縣首屆嘗試教學法研討會”;1997年7月中國教育學會嘗試教學理論研究會理事長邱學華教授,讓魯家寶教研員選派一名教師參加在湖北省宜昌市舉行的“迎香港回歸‘華夏杯’課堂教學觀摩會”上作課,他指導的青年教師趙麗為大會作的一節課,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學者、骨幹教師近二千名與會者的高度評價;2000年3月又召開了“羅山縣嘗試教學法經驗交流會”,他主編的《引來清泉水,滋潤一方土——愉快嘗試教學法經驗材料彙編》一書全縣交流;2004年10月、2006年10月分別在寧波、玉溪召開的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全國“嘗試教學研討會”,魯家寶教研員指導的青年教師胡奮進、何瑞林老師參加課堂教學優質課評比均獲得一等獎;“愉快嘗試教學法”的基本內容均在魯家寶教研員與邱學華專家合編的《嘗試·成功·發展》、《嘗試·開拓·創新》、《教育論壇》等書刊公開出版發行,多次被邀參加在北京、杭州、濟南、張家界、玉溪、十堰等地召開的全國性學術研討會,並分別在上海、西安研討會上作課題實驗經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