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惠遠古城
- 行政區類別:城
- 所屬地區:新疆
- 地理位置:新疆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瀕臨河流:伊犁河
新舊城,修建歷史,
新舊城
內有規模宏大的將軍府、參贊大臣衙署、領隊大臣衙署、理事同知和撫民同知衙署等。當時的惠遠城也是駐軍重鎮,乾隆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的3 年時間內,從熱河、涼州、莊浪等地遷調滿洲、蒙古官兵4370名及鳥槍步甲400名到惠遠。城內城外有不少軍事設施、軍器庫、軍局、火藥局, 還有官兵操練武藝的教場。城內設有學校10所、官學、私學、義學均有設定,還專門辦有俄羅斯學校、培訓外交人材。1851年《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簽訂後,沙皇俄國還在惠遠設領事館。此外還有負責鑄造錢幣的寶伊錢局。
清代頗重宗教文化,惠遠城內外寺廟林立,清真寺、喇嘛廟是少數民族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此外建有昌壽宮、關帝廟、真武廟、八蜡廟、龍王廟、城隍廟、火神廟、風神廟、劉猛將軍廟、文昌宮、魁星閣、社稷壇、先農壇、道觀等等。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平定了準噶爾蒙古貴族叛亂,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設定統一管理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天山南北軍政事務的機構——“總統伊犁等處將軍”(簡稱“伊犁將軍”)。次年,修築了惠遠城,為其駐地。從那裡起直到清末的149年裡,惠遠城成為新疆的軍政中心。“惠遠城”為乾隆皇帝親自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