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介紹,人物生平,
人物介紹
人物生平
1896年入耶穌會初學修院;1903年11月來華,在上海震旦學院以及海關公學擔任教師,同時學習漢語;1907年進入徐家匯母心修院,攻讀神哲學;1910年1月10日,由天主教江南代牧區主教姚宗李(Jules Prosper París S.J.)祝聖為司鐸,遂繼續在徐家匯學習。
1911年,惠濟良被委派至上海董家渡的聖方濟各·沙勿略堂濟擔任傳教司鐸;1913年返回法國,接受耶穌會的特殊神修訓練;1914年回上海,擔任震旦大學哲學教授;1917年赴江蘇徐州視察教育,將原徐州本堂的“類思公學”改為“類思中學”,作為震旦大學的附屬中學之一。1919年改任張家樓天主堂本堂司鐸;1920年,受教區的委派,於浦東傅家宅修建玫瑰聖母堂。
1925年9月,惠濟良被委任為教區耶穌會總會院院長,兼管徐家匯天文台、聖母院以及天主教國小;1928年初,於徐家匯的教會男女國小中建立了兒童聖體軍。
1928年6月25日,教廷因姚宗李主教年老多病,遂委任惠濟良為天主教上海代牧區助理主教,協助教區管理;1928年7月2日,領銜Cercina城(古羅馬城市,位於今北非突尼西亞)主教;1928年10月3日,於上海徐家匯聖依納爵堂舉行了祝聖典禮,主禮為天主教獻縣代牧區主教劉欽明(Henri Lécroart S.J.),祝聖襄禮為天主教芝罘(煙臺)代牧區主教羅漢光(Adéodat-Jean-Roch Wittner O.F.M.)、天主教寧波代牧區主教戴安德(André-Jean-François Defebvre C.M.)。
1935年9月29日,惠濟良作為宗座駐華代表瑪利奧·蔡寧總主教的襄禮,於徐州耶穌聖心堂祝聖美國籍耶穌會會士邰軼歐(Philip Côté S.J.)為天主教徐州代牧區主教。
1935年11月16日,歷時十年的佘山聖母堂重建工程竣工,惠濟良主教為其祝聖。同年,參加中華公教進行會全國代表會議。
1936年初,惠濟良委託美國聖心女修會創建“震旦女子文理學院”。不久,又委託聖心女修會創建天主教金科中學。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惠濟良秉承宗座駐華代表蔡寧總主教的訓令,開放震旦大學、徐家匯中學、土山灣孤兒院、大通路天主堂、普慈療養院等為難民所,收容戰爭難民;並將震旦大學、廣慈醫院、安當醫院、曉明女中等借予中國政府設立傷兵醫院;支持法籍傳教士饒家駒於南市設立安全區。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此後,惠濟良對於日軍的態度趨於曖昧,默許日軍強征教產和安插日籍傳教士;特別是法國戰敗投降後,惠濟良對於日本占領當局的政策更加緘默和退讓,在義大利、德國傳教士的影響下,和日偽當局的接觸頻繁;1942年10月21日,惠濟良在日本的壓力下,為侵華日軍陣亡人員舉行追思彌撒。此後,日軍又砍伐佘山大殿周邊林木,建設軍事設施,封閉佘山大殿;惠濟良也未敢持任何異議。
1938年末,修復了在淞滬會戰中損壞嚴重的陸家嘴仁愛醫院。1939年,委託義大利慈幼會會士恢復濟靈救濟院。1940年8月,惠濟良於靜安地區大通路設立景德中學;1941年夏,恢復了教區國籍主母會,於浦東唐墓橋天主堂設立會院。同年9月,於徐家匯聖心報館創立黃鐘播音社,用於傳教廣播;1942年,設立聖彌額爾公學,招收流亡於中國的帝俄東方禮天主教徒和東正教徒子弟。
1941年2月5日,教宗庇護十二世接納惠濟良主教的意見,欽定“中華之後”為諸寵中保,於每年5月31日慶祝,附加八日紀念日。
1946年4月11日,教宗庇護十二廣世頒布“建立中國聖統”通諭,正式建立中國聖統,上海代牧區升格為上海教區,惠濟良被委任為上海教區第一任正權主教。
1946年5月8日,在惠濟良的請求下,教宗庇護十二世特準上海教區為存放於佘山聖母大殿內的“中華之後”像進行加冕。
1947年2月2日,天主教上海教區於董家渡主教座堂宣布成立,教廷駐華公使黎培里總主教頒發委任狀,“我們以宗座的全權,任命賽爾西那城(自1928年以來領銜Cercina城)主教奧斯定·惠濟良為上海教區正權主教。”隨即,惠濟良在黎培理總主教的監督下,宣誓就任上海教區主教。
1947年5月18日,惠濟良邀請教廷駐華公使黎培里總主教與南京教區于斌總主教共同為佘山聖母大殿內的“中華之後”像進行加冕典禮。
1948年9月8日聖母聖誕節,惠濟良病逝於上海。
惠濟良主教最後被安葬於上海南市董家渡聖方濟各·沙勿略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