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儒家傳統詩學的概念)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情感與志意。儒家傳統詩學的基本概念。“詩言志”的說法,屢見於先秦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情志
  • 定義:情感與志意
《尚書·虞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舜典》系後人偽托,未必是最早的出處。此外,《煮員挨莊子·天下篇》云:“《詩》以道志。”《荀子·儒效》云:“《詩》言是其志也。”春秋時代外交場合有“賦詩言志”的風尚。所以“詩言志”被視為古代詩論的開山綱領。“詩達慨只鑽言情”始見於劉歆的《七略》:“《詩》以言情,情者信(一作性)之符。”(《初學記》卷二十一引)但以上這些引文中所說的“詩”都是專指“三百篇”,所謂茅煮嘗“言志”是用詩而非作詩。《毛詩序》(作籃汽煉者可能是後漢人衛宏)則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明確地把言志和作詩聯繫在一起,給“詩言志”確定了後來通行的含義。而且同時提及“情”,以“情動於中而形於言”來說明詩的發生。《詩大序》因相傳為孔子弟子子夏所作,故被儒者奉為圭臬。西晉陸機作《文賦》,提出“詩緣情而綺靡格拒承”的新說,受到後人的指責,以為違背詩人之旨,將詩歌創作引入歧途。“言志”與“緣情”成為兩種對立的詩學觀。但唐人孔穎達則力圖消除“情”、“志”的區別。其《左傳疏》稱:“煉屑在己為情,情動為志,情、志一也。”又其釋《毛詩序》云:“包管萬慮,其名曰心;感物而動,乃呼為志;志之所適,外物感焉。言悅豫之志,則和樂興而頌聲作;憂愁之志則哀傷起而怨刺生。《藝文志》云:‘哀樂之情感,歌詠之聲發’,此之謂也。”他所理解的“志”實際上就是“情”。明代的一些文學家,為了擺脫儒學的束縛,倡導跨旋贈頌主情說,強調情而淡化志。情志之辨在中國文學理論史上是一個重要論題。見言志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