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與志意。儒家傳統詩學的基本概念。“詩言志”的說法,屢見於先秦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情志
- 定義:情感與志意
情感與志意。儒家傳統詩學的基本概念。“詩言志”的說法,屢見於先秦典籍。
情志,是機體對外界環境刺激的不同情緒反應。其中有代表性的七種正常情志活動喜、怒、憂、思、悲、驚、恐稱為“七情”,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兩重性,既能有利於人,也能有害於人。同樣,人的情緒、情感的變化,亦有利有弊。如《養性延命...
情感與志意。儒家傳統詩學的基本概念。“詩言志”的說法,屢見於先秦典籍。《尚書·虞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舜典》系後人偽托,未必是最早的出處。此外,《莊子·天下篇》云:“《詩》以道志。”《荀子...
情志為病,具有先傷神、後傷髒,先傷氣、後傷形的特點。中醫認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素問·舉痛論》中說:“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情志養生》是2008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孟慶軒。內容簡介 所謂情志,即指喜、怒、憂、思、悲、驚、恐等人的七種情緒。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兩重性,既能有利於人,也能有害於人。同樣,人的情緒、情感的變化,亦有...
情志病是指因七情而致的臟腑陰陽氣血失調的一種疾病,包括癲狂、百合病、髒躁、郁證、不寐等。如不及時診治,常可罹患其他疾病。介紹定義 情志病,病名首見於明·張介賓《類經》,系指發病與情志刺激有關,具有情誌異常表現的病症。情志...
情志傷脾胃指,“思則氣結”,大腦由於思慮過度,使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消化液分泌減少。出現食欲不振、納呆食少、形容憔悴、氣短、神疲力乏、鬱悶不舒等。文獻記載 《內經》認為人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正常情況下...
1.《毛詩序》的“情志並存”與“以情言志”“以情言志”是《毛詩序》在“情”、“志”關係問題上的理論創見,也是其整體詩論觀念的基本框架。一方面它堅定地繼承“詩言志”傳統,認為許歌具有時代特性,不同時代有不同的作品,政治、...
情志護理,主要是通過護理人員的語言、表情、姿勢、態度、行為及氣質等來影響和改善病人的情緒,解除其顧慮和煩惱,從而增強戰勝疾病的意志和信心,減輕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種不良的情緒和行為。以及由些產生的種種軀體症狀,使病人能在最佳...
情志說,中國古代文論的一種創作觀念,是探討創作中思想與感情的相互關係的。定義 情志說,是中國古代文論的一種創作觀念,是探討創作中思想與感情的相互關係的。套用 語意出自劉勰《文心雕龍·情采篇》“為情造文”、“述志為本”...
情志失調證,中醫病證名。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過度,而引起臟腑精氣功能紊亂而致疾病發生或誘發的一種致病因素。病因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變化過於劇烈或持久。病機 情志活動由臟腑精氣應答外在環境因素...
中醫情志療法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套用在傳統中醫情志療法基礎上,結合西醫和心理學關於情緒刺激對心血管、神經等系統的影響,通過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大量案例詳細論證,總結出數十種疾病與情緒之間的對應關係,創新性地提出了通過釋放、化解和清除...
中醫治病善於用心理治療、失眠與心理失調有一定的關係,《景岳全書.不寐》中指出:“蓋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因情志所致的失眠因素主要是惱怒、驚恐、思慮。(1)惱怒傷肝,肝鬱化火。肝主疏泄,性喜條達...
情志抑鬱證是一個病症名稱。簡介 情志抑鬱為臨床最常見的情志症狀之一,以情志抑鬱為主要者稱為鬱證,亦可兼見於怒證、悲恐證等諸證之中。若情志異常得不到控制。則可發展成為精神錯亂,如癲、狂諸疾,其治療往往頗為棘手。而常與此...
《中醫情志學》是有關中醫情志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的第一部學術專著。首次構建起中醫情志學學科的理論框架:從核心概念到情志理論與假說,從情志表現到情志心理與生理,從情志病理到情志病證與防治,顯示了學科理論概貌和構成該學科知識的各...
《情志療法》是2002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共16章。內容簡介 本書共16章。1~4章,分別論述了情志療法的軌跡與發展前景、套用宜忌,機理、特點和治則,評介了17種基本的常用情志療法;5~10章為情志療法在臨床各科中對數十種...
情志傷肺是出自《紅樓夢》的一種人物情緒描述。憂和悲是與肺有密切牽連的情志,人在強烈悲哀時,可傷及肺。出現乾咳、氣短、咳血、音啞及呼吸頻率改變,消化功能嚴重干擾之症。《紅樓夢》中,多愁善感、悲憂傷身的林黛玉,就是很好...
《中華男士養生九法:情志養生法》內容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適合廣大需要保健養生的男士使用。內容簡介 《中華男士養生九法:情志養生法》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全面介紹了男性養生的方方面面,諸如補腎、補脾、健腦、藥膳、飲食、情志、...
情志養生法 《情志養生法》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摘要 本書介紹了男士情志養生的相關知識。內容包括:男士養生總則;男性心理健康的標準和自測;中醫情志養生的淵源和學說;各年齡階段男性的生理特點與心理特點等。
情志傷心,中醫術語。喜可使氣血流通、肌肉放鬆、益於恢復機體疲勞。但歡喜太過,則損傷心氣。如《淮南子.原道訓》曰:“大喜墜慢”。陽損使心氣動,心氣動則精神散而邪氣極。出現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疾呆等。《儒林外史》中,...
《情志療法》是2022年4月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共12章,作者包豐源。2023年10月28日,《情志療法》榮獲2023年度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學術著作三等獎 內容簡介 情志療法以中醫“百病生於氣”的情志致病理論為基礎,結合現代醫學和...
情志鬱結證,Emotional stagnation syndrome,屬於肝氣鬱結證,主要診斷資料參考高等醫藥院校相關教材中有關疾病的診斷要點,再分別由消化內科、乳腺外科、神經內科等提供部分檢測資料明確診斷。簡介 肝氣鬱結證、肝鬱脾虛證及脾氣虛證對照組118...
經行情志異常,中醫病名。是指每值行經前後,或正值經期,出現煩燥易怒,悲傷啼哭,或清志抑鬱,喃喃自語,徹夜不眠等證者,稱為“經行情誌異常”。亦有稱為“周期性精神病”者。女性多見,一般與月經周期有關。本病屬西醫學經前期...
《現代中醫情志學》是2011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麗萍。主要講述了情志相關概念、情志生理、病理以及臨床防治等多方面內容。內容簡介 張麗萍主編的《現代中醫情志學》包括情志學形成簡史、現代中醫情志學理論基礎、現代中醫...
《中醫養生·情志篇》是2020年7月1日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春泉、王泓午、徐一蘭。內容簡介 《中醫養生情志篇/寫給老百姓的中醫養生書系》沿襲了本系列書籍專業人士講科普的特色,對中醫情志養生的理論、方法及臨床套用...
情志傷腎 情志傷腎,驚恐可干擾神經系統,出現耳鳴、耳聾、頭眩、陽痿,其可致人於死亡。在生活中,通過驚恐的語言暗示,而把人真的嚇死的報導,已屢見不鮮。可見,恐則氣下的危險性。
指喜、怒、思、憂、恐五種情志的變動與五臟的機能有關。心志為喜,肝志為怒,脾志為思,肺志為憂,腎志為恐(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解讀 五志即分屬於五臟的五種情志活動,即心誌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悲,腎志...
喜、怒、憂、思、悲、恐、驚謂之七情,喜、怒、思、悲、恐謂之五志,統稱情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憂、悲、恐。”正常情志是人體(五臟)對外界刺激的情感反應,也是適應和調節內外環境...
基礎理論名詞。①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情志活動;②藥物配位的七種不同作用。概念 ①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情志活動;②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殺、相反七種藥物配伍。解讀 1、作為情志...
五臟所藏是說人的五種情志活動即神、魂、意、魄、志各藏於其所屬之髒,以發揮其情志作用,《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因此人的情志活動正常與否與五臟盛衰有密切關係。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