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鴻生命:徐悲鴻的生前死後》以細膩悠揚的筆觸、翔實豐厚的史料再現了徐悲鴻動人的一生。《悲鴻生命:徐悲鴻的生前死後》中講述了徐悲鴻的藝術生涯,解析了他的代表作品,評述了他的繪畫思想;同時,作者還向讀者真實展示了徐悲鴻坎坷的情感經歷,彰顯了他一以貫之的愛國主義情操。
基本介紹
- 書名:悲鴻生命:徐悲鴻的生前死後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頁數:357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文學
- 作者:傅寧軍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2009643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悲鴻生命:徐悲鴻的生前死後》完整載入徐悲鴻照片,精雅賞析徐悲鴻畫作!最完備的徐悲鴻傳記,帶你走入藝術大師的動人世界!還原徐悲鴻為人。告訴你,他對藝術的求索,對愛情的追尋,對祖國的摯戀!
作者簡介
傅寧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著有長篇報告文學《大學生村官》、《悲鴻生命——徐悲鴻的生前死後》、《此岸,彼岸》、《李敖:我的人生不可複製》、《科學之劍:院士寫真》、《走進澳門》等十餘部。中篇報告文學《親歷震區:誰在感動我們》、 《生存之道》、《讓微笑燦爛成春》、《蘇通大橋:人生能有幾回搏》等數十部,以及散文集《淹沒在江濤中的書簡》。作品被收入《中國紀實文學年選》、《中國報告文學年選》、 《中國非虛構年選》、《中華散文精粹》等多種選本。曾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報告文學大獎、徐遲報告文學獎、江蘇紫金山文學獎、南京市政府文學藝術獎。拍攝電視紀錄片百餘部,其中,擔任總撰稿的8集紀錄片《血脈》獲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長篇紀錄片獎”。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南京市作協副主席。南京文聯簽約作家。
圖書目錄
開篇 尋覓先賢
第一章 萬里雲霄一羽毛
一 鄉土的饋贈
二 千里良駒
三 私奔東瀛
四 京城礪志
五 名校與名師
六 歡樂與痛苦
第二章 耿耿星河月在天
七 噴薄欲出
八 教授之家
九 美麗的懸念
十 講台內外
十一 新居悲歡
十二 熱血男兒
十三 亂世離情
十四 傷心家國
第三章 坐看春盡落花時
十五 籌賑星洲
十六 大師的痕跡
十七 印度覓蹤
十八 在泰戈爾故鄉
十九 喜馬拉雅山
二十 亂世之戀
二十一 世事無常
第四章 豈有蛟龍愁失水
二十二 嘉陵江畔
二十三 漂泊歸舟
二十四 情感的歸宿
二十五 磐溪易水
二十六 離婚前後
二十七 一展抱負
二十八 不拘一格
第五章 百載沉疴終自起
二十九 多事之秋
三十 稟性難移
三十一 無悔的抉擇
三十二 時代的呼喚
三十三 甘苦自知
三十四 大師遠行
三十五 死而復生
第六章 遺世獨立,御風而行
三十六 未了的心愿
三十七 一脈相承
三十八 大師與大師
三十九 芳香如故
後記
第一章 萬里雲霄一羽毛
一 鄉土的饋贈
二 千里良駒
三 私奔東瀛
四 京城礪志
五 名校與名師
六 歡樂與痛苦
第二章 耿耿星河月在天
七 噴薄欲出
八 教授之家
九 美麗的懸念
十 講台內外
十一 新居悲歡
十二 熱血男兒
十三 亂世離情
十四 傷心家國
第三章 坐看春盡落花時
十五 籌賑星洲
十六 大師的痕跡
十七 印度覓蹤
十八 在泰戈爾故鄉
十九 喜馬拉雅山
二十 亂世之戀
二十一 世事無常
第四章 豈有蛟龍愁失水
二十二 嘉陵江畔
二十三 漂泊歸舟
二十四 情感的歸宿
二十五 磐溪易水
二十六 離婚前後
二十七 一展抱負
二十八 不拘一格
第五章 百載沉疴終自起
二十九 多事之秋
三十 稟性難移
三十一 無悔的抉擇
三十二 時代的呼喚
三十三 甘苦自知
三十四 大師遠行
三十五 死而復生
第六章 遺世獨立,御風而行
三十六 未了的心愿
三十七 一脈相承
三十八 大師與大師
三十九 芳香如故
後記
後記
這部書稿,是我人生中的一個意外收穫。
在徐悲鴻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前夕,我有幸作為總撰稿,參加八集電視紀錄片《徐悲鴻》的製作過程。這是第一部全面推介徐悲鴻生平的電視之作,也是徐悲鴻故鄉江蘇的一系列紀念工程之一。我們幾乎是白手起家,不帶任何框框,也不帶主觀色彩,只是不停地追尋,用事實說話,用畫面說話。等到首映式在人民大會堂開過了,片子在央視播出了,又在台灣播出了,我還沉浸其中,滿腦子裝著一個個的人與事。
其實,“苦苦尋覓”的第一步,是茫然而艱辛的。
在此之前,我並不比一般人對徐悲鴻了解得更多。我曾在北京街頭不知所措,因為不止一次遭受冷遇,也曾在不信任的目光中懷疑自己。
我不是美術圈裡的人,與徐悲鴻家族毫不沾邊,只不過有一種弘揚民族文化的熱情與執著,也許執著就是一份燭照人心的通行證。
我與眾人一樣,對徐悲鴻似乎熟悉,又似乎陌生。
說熟悉的,只是那些有關徐悲鴻的概念與符號,紛紛揚揚,不勝枚舉。而陌生的,恰恰是一個尋訪者大展身手的空白地帶。人們熟知徐悲鴻,在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因為不必再冠以任何頭銜,就足以引來眾多的關注。我與友人說到徐悲鴻,他們總是發一通議論,不管是對於他的畫,還是他的私生活,各有各的說法,但沒人說不知道。似是而非的熟悉,鼓舞我撥開重重迷霧,尋找一個真實的先賢。
於是,一個難點變成了一個起點。
徐悲鴻並非一個聖人,也有他的喜怒哀樂,有屬於他自己認知世界、解決矛盾的方式,有他我行我素的個性。性格即命運,他的性格成就了他的輝煌,也曾給他種下不幸的種子。而他的偉大正是在於真實,在於他對人對事的坦誠。
如今在世的徐悲鴻的親人和學生,大都年逾古稀,“搶救”刻不容緩。在這些發自肺腑的講述面前,我用心地傾聽。每一個講述者的記憶中保存著一個徐悲鴻。我只是一個記錄者,絕不是發明什麼,而是在發現。其實所有的一切,已經存在,或者說早已存在,只是需要我們拭去塵埃,還原真相。
長達兩個年頭,我的生命在與徐悲鴻生命貼近。
數不盡的好話,打不完的電話,馬不停蹄的追蹤。隨著採訪的深入,線索越來越多。幾乎所有的線索,我都不放過。一幅畫、一首詩、一處景、一段已經逝去的往事、一個與他有關的人物,都可以牽動一段情愫,展開一幕逝去的畫卷。
可以用“大海撈針”形容尋找的艱辛,有時一個線索引出另一個線索,一個人物引出另一個人物。然而耕耘與收穫在此,是成正比的。
在國內外的深入追尋,給我一種跨越地域、縱橫往昔的大感覺,審視與發掘徐悲鴻也有了歷史視角。確實,展現健在的這些徐悲鴻學生的故事,也是一種真實。問題是僅僅就此止步,難以述說一個真實的徐悲鴻。因此,我們尋找徐悲鴻,不能被這條離我們最近的路所局限,還需要去走遙遠的旅途。雖然有些當事人不在了,但可以尋找他們的後人與知情者、研究者,還有徐悲鴻一生走過的地方。
原先模糊的文字資料與一些片斷的回憶,尋訪之中越來越清晰。似乎徐悲鴻剛轉身而去,我們這些後來的人就趕到了,與之心靈對話。
徐悲鴻生於十九世紀末,而我站在二十一世紀初。
其間相隔一百一十多年,又跨越了三個世紀。
這是一次舉步維艱的長途跋涉。
還記得,我們所乘坐的國際航班,一大早到達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隨即驅車直奔塞納河畔的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那是徐悲鴻就讀的法國美術名校。八點多開始採訪,檔案館、圖書館、老教室、藝術長廊、校園雕塑、大廳壁畫……巴黎的緯度高,直到晚間十點了,天色居然還沒有黑。我們連軸轉,忙得不停,頭昏腦漲,經陪同的翻譯提醒,我們才想起法國與中國有六小時時差,其實當時已是中國下半夜四點鐘了,難怪覺得這么疲憊。不過,盤點現場發掘的新內容,苦與累都值啊。
與我有過無數傳真往來,而在巴黎頭一次見面的旅法畫家彭萬墀先生,看著我與同事滿頭是汗,跑前跑後,非常吃驚地說:“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還是一杯茶、一支煙,你們幹活賣力,跟法國人一樣,這么講效率!”
我們的印度之行,有許多險象環生的經歷。
走在這片土地上,時時感到的是那神秘的異鄉色彩。
徐悲鴻應泰戈爾之邀赴印度國際大學做訪問學者,畫出《愚公移山》等鴻篇巨作,我在著力找尋老照片背後的往事。趕到第二大城市加爾各答時,離印度國際大學所在的聖地尼克坦(和平鄉)還有三百多公里路程,而次天下午我們要離開加爾各答,只有連夜乘車趕到聖地尼克坦,次日上午才能將採訪完成。 當地華人朋友勸我們三思,因為社會治安不佳,出加爾各答之後會有一長段偏僻之地,路兩旁都是樹叢,幾乎沒有人煙。
就在我們前一天去過的印度教寺廟,發生了驚人的爆炸血案。印度宗教紛爭,我們弄不清複雜原因,危險確實就在身邊。但我們如果不是連夜趕路,明天一早就不能開始採訪,一個重要的機會也就失去了。說服了這位華人朋友,我們一行人冒著危險星夜上路,穿過那一大段黑壓壓的叢林,半夜到達聖地尼克坦。那位華人朋友說:“我不敢跟你們說,一路上都攥著一把汗,就怕哪個樹叢中衝出人來!”
聖地尼克坦更讓我難忘。半夜住進一個蚊蟲飛舞的小旅店,窗戶是木格的,居然不裝玻璃。早上睜開眼睛,只見牆上竟爬著一隻蜥蜴!
次日上午七點,天蒙蒙亮,印度國際大學敲鐘上課,我們趕去採訪,從中國學院到泰戈爾紀念館,再到校長辦公室,感受著徐悲鴻當年在印度的情景。我們本以為躲過了印度最熱的夏季,不料趕上雨季,卻也是燠熱異常,酷暑未消。這所大學除了校長室,其他地方一概不裝空調,我們衣衫被汗水濕透,幾乎沒幹過。體格強健的攝像師中暑暈倒,我也搖搖欲墜,忙掏出藿香正氣丸大口吞食,才算逃過一劫。
這就是徐悲鴻留下足跡的紅土地。
徐悲鴻的成功並非一種偶然。除了他與生俱來的天分與勤奮刻苦外,人生的啟蒙老師父親徐達章、不乏中西淵博學識的康有為、聘請徐悲鴻到北大任職的蔡元培、為他爭取留學名額的北洋政府教育總長傅增湘、在法國相識的江蘇同鄉周恩來、與徐悲鴻有君子之交的李宗仁、與徐悲鴻多次通信的毛澤東,以及許多一代大師與風雲人物,都給予徐悲鴻以幫助與影響,並與之交相輝映。
至於徐悲鴻在時代轉型時期的努力與困惑,我也作了真實記錄。建立新中國到現在,已經半個多世紀,當年極左思想的傷害,殃及無辜者甚多,包括徐悲鴻,以及對徐悲鴻有成見的人。而秉筆直書,可以讓我們了解一個時代的局限,也更珍惜如今開明的政治環境與學術氛圍。
描述徐悲鴻一生,不能迴避一個話題,那就是他的婚姻與戀情。否則,他的一生是不完整的。與徐悲鴻度過最後歲月的廖靜文,在大風大浪有怎樣的驚人之舉?而曾經勇敢私奔、與徐悲鴻共度留學時光的蔣碧微,是怎樣一個女中強人?曾經受到徐悲鴻賞識、同情、愛憐的孫多慈,又是怎樣一個才女?徐悲鴻的情感世界如此複雜,猶如迷霧纏繞。而蔣碧微與孫多慈都去了台灣,人們知之甚少。
幸運的是,我不僅從歷經風雨的廖靜文口中,聽到了徐悲鴻與她本人的情感故事,而且聽到她對蔣碧微與孫多慈平靜而客觀的評價。後來採訪時,我在無意中又遇到蔣碧微與孫多慈在台灣的學生與故舊,得知了她們離開大陸後的最後歸宿。徐悲鴻的情感世界固然是私人化的領地,但是描述徐悲鴻,不能不觸及,以便讓後人能立體地了解徐悲鴻。他生命中的這三個女人,才貌出眾,見地不凡,都是難得的知識女性。本著不迴避、不獵奇、不渲染、不傷害的原則,還原真相,成為我的敘述主旨。
採訪的過程就是尋覓的過程,尋覓的過程也是發現的過程。與一個個名人打交道,自然不會一帆風順,但我絕非慕名而來,只是因為他們曾與徐悲鴻有過這樣或那樣的關聯,有些名人當年並沒有名呢。一旦話匣子打開,他們就像變了一個人,還原到最本真的狀態,回憶著他們所了解所感知的徐悲鴻。散落在某個角落的細節會陡然跳將出來,驚喜在意外中不時地湧現,收穫每每超出了我的預期。
隨著零零碎碎的素材的整理,我對徐悲鴻從不可觸及的遙遠到有血有肉的親近,感覺要寫出一個真實的徐悲鴻,很難局限於常見的傳記文學的體例。照理說,人物的生命線與事業線並行不悖,常常同時畫上句號。而徐悲鴻的生命雖然中止,他的藝術與事業不曾畫上句號,我想寫出他的生前,也寫出他的身後。徐悲鴻經歷三個世紀至今,身後的故事與生前的故事相比,同樣跌宕起伏,同樣別有滋味。
在完成紀錄片的時候,無法融入畫面的內容,時常縈繞在我的心頭。隨後我有意識地深挖,使得有文學意義的線索,得以充分地展開。然而,我也有些擔心,如此真實地寫作,如此坦誠地直言,能不能被出版社接受?
欣慰的是,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二〇〇六年,經歷了漫長寫作與修改的這部書稿,終於被人民文學出版社選中。當時的約稿編輯彭沁陽、責任編輯楊渡表現出了編輯的專業素質,社領導對此書出版也給予了鼎力支持。報告文學評論家丁曉原的評論《行走中的歷史本真書寫》在《文藝報》發表。這本書還得到了李炳銀、何西來、傅溪鵬、劉茵、田珍穎等諸位文學界專家的熱情鼓勵。後來,它榮獲了第三屆徐遲報告文學獎。
時隔六年,二〇一二年初夏,人民文學出版社擬重版此書。有意思的是,我的這部書稿修訂重版的時候,仍是同一個作家,仍在同一個出版社,沒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大門,責任編輯已經從五。後、六。後,變為現在接手的七〇後,而編輯思想也從純粹的文字敘述為主,衍生為圖文並重的現代出版理念。記得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網站上,我讀到一篇關於此書的評論,寫得情真意切、文采卓然,對於史實與作品都有心得。經查閱,文章發表於《中國文化報》。事情總是這樣有因緣,它的作者王一珂也就是現在這部書修訂新版的編輯。
也就在二〇一二年盛夏,一年四季中最熱的時節,南京成為赴台灣“自由行”的又一個城市。我和同事踏上了赴台灣的採訪之路。與前一次赴台不同,我們此次走的是“小三通”,從廈門五緣碼頭乘船到金門水頭碼頭,不到一個小時,四天后再從金門坐飛機到台北,也不過個把鐘頭。在台北坐車經過台灣師範大學,門楣上的繁體字激活了我的記憶,徐悲鴻在中大時聘請的國畫大師黃君璧,就曾在台灣師範大學任職,而與徐悲鴻有情人未成眷屬的孫多慈,也曾在這所台灣高等學府執教美術……
於是,我在重版修訂中,增加了台灣與徐悲鴻有關的人與事。沒到過台灣的徐悲鴻,在台灣有這么多的擁躉,確實絕無僅有。一個視藝術為生命的藝術大師,他的同事和世交在台灣,他的眾多弟子在台灣,他的素不相識的崇拜者在台灣。可以說,徐悲鴻就活在當今的台灣,成為他的藝術生命延伸的一個重要分支。
這部書初版六年來,我似乎並沒有離開徐悲鴻。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持續升溫,如火如荼地令人驚嘆。徐悲鴻無疑在藝術上有足夠的自信,他生前就有預感,他的畫作會被更多的人接受與喜愛。然而,一生甘於清貧而執著於藝術的徐悲鴻,也許並不會想到,儘管他的畫作流傳在外甚少,精品更是罕見,但只要出現就一個勁地飆升,拍賣價從幾百萬元到幾千萬元,甚至突破億元大關,成為投資者追捧的一大熱點,也成為藝術品市場的風向標桿。
徐悲鴻目光犀利,遠遠地凝視著這個他所摯愛的世界。
當然,徐悲鴻的畫作因為不可複製性,值多少錢都不為過,時常就是無價之寶。問題在於,當人們只是留意徐悲鴻畫作的價格的時候,當徐悲鴻的畫作變成某些人財富的象徵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更多地關注徐悲鴻人生與藝術,他留下的是一個穿越世紀的精神世界,是一位藝術大師的思想、品格與追求。
在此,我感謝廖靜文館長的畫作圖片授權,感謝徐悲鴻紀念館的理解與支持,感謝接受我採訪的徐悲鴻親屬、學生、故舊與學者專家、海峽兩岸幫助我的友人、與我一同完成電視片的同事。同時,感謝無錫市委宣傳部、無錫市文聯、無錫廣電集團、宜興市政府、宜興徐悲鴻紀念館、宜興屺亭街道等來自徐悲鴻故鄉的熱情幫助。
在書稿上一版的後記末尾,我這樣寫道:“徐悲鴻生命的豐富與多彩,在中國藝術家中是少有的,我的追尋難免疏漏。我期待著得到讀者的批評指正,以便今後修改完善。”這絕非是客套,而是由衷之言。這些年,不少讀者在閱讀後讀出了書中的誤差,包括時間、地點與用詞的核實,輾轉發到了我的信箱,使我受益頗豐,意外而又感動。正是這份感動,給我以寫作的動力,也給我以不竭的激勵。
二〇一一年,歷時近四年、耗資二十五億元改擴建的中國國家博物館,重新聳立在天安門廣場東側。在博物館西大廳的正面牆上,一幅寬三十六米、高十二米的浮雕,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參觀者的目光。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幅場面宏闊、人物眾多、意境深遠的大型浮雕,出自於徐悲鴻傳世油畫巨作《愚公移山》。
徐悲鴻體現著堅韌不拔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但願,作者、編者和讀者,我們都能成為徐悲鴻的知音。畢竟我們文化歷史的天空中,每一顆璀璨的星座都是民族的驕傲。
二〇〇六年五月三稿於南京明故宮
二〇一二年九月修訂於紫金山之麓
在徐悲鴻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前夕,我有幸作為總撰稿,參加八集電視紀錄片《徐悲鴻》的製作過程。這是第一部全面推介徐悲鴻生平的電視之作,也是徐悲鴻故鄉江蘇的一系列紀念工程之一。我們幾乎是白手起家,不帶任何框框,也不帶主觀色彩,只是不停地追尋,用事實說話,用畫面說話。等到首映式在人民大會堂開過了,片子在央視播出了,又在台灣播出了,我還沉浸其中,滿腦子裝著一個個的人與事。
其實,“苦苦尋覓”的第一步,是茫然而艱辛的。
在此之前,我並不比一般人對徐悲鴻了解得更多。我曾在北京街頭不知所措,因為不止一次遭受冷遇,也曾在不信任的目光中懷疑自己。
我不是美術圈裡的人,與徐悲鴻家族毫不沾邊,只不過有一種弘揚民族文化的熱情與執著,也許執著就是一份燭照人心的通行證。
我與眾人一樣,對徐悲鴻似乎熟悉,又似乎陌生。
說熟悉的,只是那些有關徐悲鴻的概念與符號,紛紛揚揚,不勝枚舉。而陌生的,恰恰是一個尋訪者大展身手的空白地帶。人們熟知徐悲鴻,在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因為不必再冠以任何頭銜,就足以引來眾多的關注。我與友人說到徐悲鴻,他們總是發一通議論,不管是對於他的畫,還是他的私生活,各有各的說法,但沒人說不知道。似是而非的熟悉,鼓舞我撥開重重迷霧,尋找一個真實的先賢。
於是,一個難點變成了一個起點。
徐悲鴻並非一個聖人,也有他的喜怒哀樂,有屬於他自己認知世界、解決矛盾的方式,有他我行我素的個性。性格即命運,他的性格成就了他的輝煌,也曾給他種下不幸的種子。而他的偉大正是在於真實,在於他對人對事的坦誠。
如今在世的徐悲鴻的親人和學生,大都年逾古稀,“搶救”刻不容緩。在這些發自肺腑的講述面前,我用心地傾聽。每一個講述者的記憶中保存著一個徐悲鴻。我只是一個記錄者,絕不是發明什麼,而是在發現。其實所有的一切,已經存在,或者說早已存在,只是需要我們拭去塵埃,還原真相。
長達兩個年頭,我的生命在與徐悲鴻生命貼近。
數不盡的好話,打不完的電話,馬不停蹄的追蹤。隨著採訪的深入,線索越來越多。幾乎所有的線索,我都不放過。一幅畫、一首詩、一處景、一段已經逝去的往事、一個與他有關的人物,都可以牽動一段情愫,展開一幕逝去的畫卷。
可以用“大海撈針”形容尋找的艱辛,有時一個線索引出另一個線索,一個人物引出另一個人物。然而耕耘與收穫在此,是成正比的。
在國內外的深入追尋,給我一種跨越地域、縱橫往昔的大感覺,審視與發掘徐悲鴻也有了歷史視角。確實,展現健在的這些徐悲鴻學生的故事,也是一種真實。問題是僅僅就此止步,難以述說一個真實的徐悲鴻。因此,我們尋找徐悲鴻,不能被這條離我們最近的路所局限,還需要去走遙遠的旅途。雖然有些當事人不在了,但可以尋找他們的後人與知情者、研究者,還有徐悲鴻一生走過的地方。
原先模糊的文字資料與一些片斷的回憶,尋訪之中越來越清晰。似乎徐悲鴻剛轉身而去,我們這些後來的人就趕到了,與之心靈對話。
徐悲鴻生於十九世紀末,而我站在二十一世紀初。
其間相隔一百一十多年,又跨越了三個世紀。
這是一次舉步維艱的長途跋涉。
還記得,我們所乘坐的國際航班,一大早到達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隨即驅車直奔塞納河畔的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那是徐悲鴻就讀的法國美術名校。八點多開始採訪,檔案館、圖書館、老教室、藝術長廊、校園雕塑、大廳壁畫……巴黎的緯度高,直到晚間十點了,天色居然還沒有黑。我們連軸轉,忙得不停,頭昏腦漲,經陪同的翻譯提醒,我們才想起法國與中國有六小時時差,其實當時已是中國下半夜四點鐘了,難怪覺得這么疲憊。不過,盤點現場發掘的新內容,苦與累都值啊。
與我有過無數傳真往來,而在巴黎頭一次見面的旅法畫家彭萬墀先生,看著我與同事滿頭是汗,跑前跑後,非常吃驚地說:“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還是一杯茶、一支煙,你們幹活賣力,跟法國人一樣,這么講效率!”
我們的印度之行,有許多險象環生的經歷。
走在這片土地上,時時感到的是那神秘的異鄉色彩。
徐悲鴻應泰戈爾之邀赴印度國際大學做訪問學者,畫出《愚公移山》等鴻篇巨作,我在著力找尋老照片背後的往事。趕到第二大城市加爾各答時,離印度國際大學所在的聖地尼克坦(和平鄉)還有三百多公里路程,而次天下午我們要離開加爾各答,只有連夜乘車趕到聖地尼克坦,次日上午才能將採訪完成。 當地華人朋友勸我們三思,因為社會治安不佳,出加爾各答之後會有一長段偏僻之地,路兩旁都是樹叢,幾乎沒有人煙。
就在我們前一天去過的印度教寺廟,發生了驚人的爆炸血案。印度宗教紛爭,我們弄不清複雜原因,危險確實就在身邊。但我們如果不是連夜趕路,明天一早就不能開始採訪,一個重要的機會也就失去了。說服了這位華人朋友,我們一行人冒著危險星夜上路,穿過那一大段黑壓壓的叢林,半夜到達聖地尼克坦。那位華人朋友說:“我不敢跟你們說,一路上都攥著一把汗,就怕哪個樹叢中衝出人來!”
聖地尼克坦更讓我難忘。半夜住進一個蚊蟲飛舞的小旅店,窗戶是木格的,居然不裝玻璃。早上睜開眼睛,只見牆上竟爬著一隻蜥蜴!
次日上午七點,天蒙蒙亮,印度國際大學敲鐘上課,我們趕去採訪,從中國學院到泰戈爾紀念館,再到校長辦公室,感受著徐悲鴻當年在印度的情景。我們本以為躲過了印度最熱的夏季,不料趕上雨季,卻也是燠熱異常,酷暑未消。這所大學除了校長室,其他地方一概不裝空調,我們衣衫被汗水濕透,幾乎沒幹過。體格強健的攝像師中暑暈倒,我也搖搖欲墜,忙掏出藿香正氣丸大口吞食,才算逃過一劫。
這就是徐悲鴻留下足跡的紅土地。
徐悲鴻的成功並非一種偶然。除了他與生俱來的天分與勤奮刻苦外,人生的啟蒙老師父親徐達章、不乏中西淵博學識的康有為、聘請徐悲鴻到北大任職的蔡元培、為他爭取留學名額的北洋政府教育總長傅增湘、在法國相識的江蘇同鄉周恩來、與徐悲鴻有君子之交的李宗仁、與徐悲鴻多次通信的毛澤東,以及許多一代大師與風雲人物,都給予徐悲鴻以幫助與影響,並與之交相輝映。
至於徐悲鴻在時代轉型時期的努力與困惑,我也作了真實記錄。建立新中國到現在,已經半個多世紀,當年極左思想的傷害,殃及無辜者甚多,包括徐悲鴻,以及對徐悲鴻有成見的人。而秉筆直書,可以讓我們了解一個時代的局限,也更珍惜如今開明的政治環境與學術氛圍。
描述徐悲鴻一生,不能迴避一個話題,那就是他的婚姻與戀情。否則,他的一生是不完整的。與徐悲鴻度過最後歲月的廖靜文,在大風大浪有怎樣的驚人之舉?而曾經勇敢私奔、與徐悲鴻共度留學時光的蔣碧微,是怎樣一個女中強人?曾經受到徐悲鴻賞識、同情、愛憐的孫多慈,又是怎樣一個才女?徐悲鴻的情感世界如此複雜,猶如迷霧纏繞。而蔣碧微與孫多慈都去了台灣,人們知之甚少。
幸運的是,我不僅從歷經風雨的廖靜文口中,聽到了徐悲鴻與她本人的情感故事,而且聽到她對蔣碧微與孫多慈平靜而客觀的評價。後來採訪時,我在無意中又遇到蔣碧微與孫多慈在台灣的學生與故舊,得知了她們離開大陸後的最後歸宿。徐悲鴻的情感世界固然是私人化的領地,但是描述徐悲鴻,不能不觸及,以便讓後人能立體地了解徐悲鴻。他生命中的這三個女人,才貌出眾,見地不凡,都是難得的知識女性。本著不迴避、不獵奇、不渲染、不傷害的原則,還原真相,成為我的敘述主旨。
採訪的過程就是尋覓的過程,尋覓的過程也是發現的過程。與一個個名人打交道,自然不會一帆風順,但我絕非慕名而來,只是因為他們曾與徐悲鴻有過這樣或那樣的關聯,有些名人當年並沒有名呢。一旦話匣子打開,他們就像變了一個人,還原到最本真的狀態,回憶著他們所了解所感知的徐悲鴻。散落在某個角落的細節會陡然跳將出來,驚喜在意外中不時地湧現,收穫每每超出了我的預期。
隨著零零碎碎的素材的整理,我對徐悲鴻從不可觸及的遙遠到有血有肉的親近,感覺要寫出一個真實的徐悲鴻,很難局限於常見的傳記文學的體例。照理說,人物的生命線與事業線並行不悖,常常同時畫上句號。而徐悲鴻的生命雖然中止,他的藝術與事業不曾畫上句號,我想寫出他的生前,也寫出他的身後。徐悲鴻經歷三個世紀至今,身後的故事與生前的故事相比,同樣跌宕起伏,同樣別有滋味。
在完成紀錄片的時候,無法融入畫面的內容,時常縈繞在我的心頭。隨後我有意識地深挖,使得有文學意義的線索,得以充分地展開。然而,我也有些擔心,如此真實地寫作,如此坦誠地直言,能不能被出版社接受?
欣慰的是,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二〇〇六年,經歷了漫長寫作與修改的這部書稿,終於被人民文學出版社選中。當時的約稿編輯彭沁陽、責任編輯楊渡表現出了編輯的專業素質,社領導對此書出版也給予了鼎力支持。報告文學評論家丁曉原的評論《行走中的歷史本真書寫》在《文藝報》發表。這本書還得到了李炳銀、何西來、傅溪鵬、劉茵、田珍穎等諸位文學界專家的熱情鼓勵。後來,它榮獲了第三屆徐遲報告文學獎。
時隔六年,二〇一二年初夏,人民文學出版社擬重版此書。有意思的是,我的這部書稿修訂重版的時候,仍是同一個作家,仍在同一個出版社,沒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大門,責任編輯已經從五。後、六。後,變為現在接手的七〇後,而編輯思想也從純粹的文字敘述為主,衍生為圖文並重的現代出版理念。記得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網站上,我讀到一篇關於此書的評論,寫得情真意切、文采卓然,對於史實與作品都有心得。經查閱,文章發表於《中國文化報》。事情總是這樣有因緣,它的作者王一珂也就是現在這部書修訂新版的編輯。
也就在二〇一二年盛夏,一年四季中最熱的時節,南京成為赴台灣“自由行”的又一個城市。我和同事踏上了赴台灣的採訪之路。與前一次赴台不同,我們此次走的是“小三通”,從廈門五緣碼頭乘船到金門水頭碼頭,不到一個小時,四天后再從金門坐飛機到台北,也不過個把鐘頭。在台北坐車經過台灣師範大學,門楣上的繁體字激活了我的記憶,徐悲鴻在中大時聘請的國畫大師黃君璧,就曾在台灣師範大學任職,而與徐悲鴻有情人未成眷屬的孫多慈,也曾在這所台灣高等學府執教美術……
於是,我在重版修訂中,增加了台灣與徐悲鴻有關的人與事。沒到過台灣的徐悲鴻,在台灣有這么多的擁躉,確實絕無僅有。一個視藝術為生命的藝術大師,他的同事和世交在台灣,他的眾多弟子在台灣,他的素不相識的崇拜者在台灣。可以說,徐悲鴻就活在當今的台灣,成為他的藝術生命延伸的一個重要分支。
這部書初版六年來,我似乎並沒有離開徐悲鴻。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持續升溫,如火如荼地令人驚嘆。徐悲鴻無疑在藝術上有足夠的自信,他生前就有預感,他的畫作會被更多的人接受與喜愛。然而,一生甘於清貧而執著於藝術的徐悲鴻,也許並不會想到,儘管他的畫作流傳在外甚少,精品更是罕見,但只要出現就一個勁地飆升,拍賣價從幾百萬元到幾千萬元,甚至突破億元大關,成為投資者追捧的一大熱點,也成為藝術品市場的風向標桿。
徐悲鴻目光犀利,遠遠地凝視著這個他所摯愛的世界。
當然,徐悲鴻的畫作因為不可複製性,值多少錢都不為過,時常就是無價之寶。問題在於,當人們只是留意徐悲鴻畫作的價格的時候,當徐悲鴻的畫作變成某些人財富的象徵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更多地關注徐悲鴻人生與藝術,他留下的是一個穿越世紀的精神世界,是一位藝術大師的思想、品格與追求。
在此,我感謝廖靜文館長的畫作圖片授權,感謝徐悲鴻紀念館的理解與支持,感謝接受我採訪的徐悲鴻親屬、學生、故舊與學者專家、海峽兩岸幫助我的友人、與我一同完成電視片的同事。同時,感謝無錫市委宣傳部、無錫市文聯、無錫廣電集團、宜興市政府、宜興徐悲鴻紀念館、宜興屺亭街道等來自徐悲鴻故鄉的熱情幫助。
在書稿上一版的後記末尾,我這樣寫道:“徐悲鴻生命的豐富與多彩,在中國藝術家中是少有的,我的追尋難免疏漏。我期待著得到讀者的批評指正,以便今後修改完善。”這絕非是客套,而是由衷之言。這些年,不少讀者在閱讀後讀出了書中的誤差,包括時間、地點與用詞的核實,輾轉發到了我的信箱,使我受益頗豐,意外而又感動。正是這份感動,給我以寫作的動力,也給我以不竭的激勵。
二〇一一年,歷時近四年、耗資二十五億元改擴建的中國國家博物館,重新聳立在天安門廣場東側。在博物館西大廳的正面牆上,一幅寬三十六米、高十二米的浮雕,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參觀者的目光。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幅場面宏闊、人物眾多、意境深遠的大型浮雕,出自於徐悲鴻傳世油畫巨作《愚公移山》。
徐悲鴻體現著堅韌不拔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但願,作者、編者和讀者,我們都能成為徐悲鴻的知音。畢竟我們文化歷史的天空中,每一顆璀璨的星座都是民族的驕傲。
二〇〇六年五月三稿於南京明故宮
二〇一二年九月修訂於紫金山之麓